记者工作心得体会范文记者的工作经历本文简介:工作随笔“记者就是无冕之王”,每个还没有入行的人都会跟你灌输这样的思想,弄的人很容易产生假象:记者走到哪里别人都会敬你三分。事实却并不总是那么尽人意。究其原因,我对此的认识是,如果你真的是具有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质,不论年轻还是资历老,都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当你只是徒有虚名地佩戴了“新记者工作心得体会本文内容:工作随笔“记者就是无冕之王”,每个还没有入行的人都会跟你灌输这样的思想,弄的人很容易产生假象:记者走到哪里别人都会敬你三分。事实却并不总是那么尽人意。究其原因,我对此的认识是,如果你真的是具有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质,不论年轻还是资历老,都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当你只是徒有虚名地佩戴了“新闻工作者”的帽子,很遗憾,滥竽充数的人迟早会被发现,并施以封杀的重罚。我是一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社会阅历不够,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或者与人交流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因为无知而导致的尴尬局面。比如,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好像抓住的都不是对方的主要信息,我也害怕从自己的嘴里说出不够专业的话,因而恶性循环我变得沉默寡言。再比如工作的时候,在采访对象眼里,他们所说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重要的,节目的内容必须每一项都涉及到,在我看来,真的是不知道如何取舍,分不清主次,当然,稿子写出来就是泛泛而谈了。几乎每天我都在担心,自己成了仅有一顶帽子的新闻工作者。工作两年多,已经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这样尴尬的场面,而每一次“突围”过后却都没有留下些有价值的战利品,供自己在下一场战役中借鉴使用。现在想想,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具备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的素养——会倾听。最近迷上了一档访谈类节目,叫《幸福魔方》。其实,按照我的个人行为习惯,是不可能会喜欢上这类节目的,然而一次不经意的一眼,却让我对她充满了好奇。也让我开始从混沌中变得清醒,开始学会用脑子思考问题。舞台中央,灯光分明,一座玻璃屋赫然在目,中有两人,一位是主持人,另一位是“当局者”,这可能是一位因为被误会、被误解甚至被误途的“当局者”,因深陷其中,方寸或乱,终成“当局者迷”。这时候,“当局者”需要一个安全的港湾,需要得到保护,又不能被隔绝视界,还需要一个陪伴者在一旁抚慰不安的心灵,帮其沟通外界各关联的元素:坐在四方的亲人、同学、同事,甚至是专家,还有连线的网友,以其找回全新的幸福之门。在这安全的港湾,迷茫的当局者,自己或者透过主持人,安定地和大家沟通,从“一点”伤心的往事开始,将来龙去脉贯穿成“一条线”,从一个“横断面”寻找突破,最后构成一个智慧“立体”的思维,得以释怀,幸福之门由此打开······《幸福魔方》的节目形式大概就是这样了,应该说是属于访谈类节目的突破性创新了。然而真正吸引我的,还是那位敏锐、沉稳、淡定和大气的主持人陈蓉。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到她的雅致;听她讲话的时候,她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和现场的驾驭能力,让我有种瞠目结舌的惊讶。我也第一次很认真地用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把自己放入到她所处的主持环境中,感受她主持的魅力也体验到了主持的难度。然而她总是能够巧妙地应对每一个不定因素的袭击,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她就是核心,她驾驭着整个“战场”。第一次看《幸福魔方》时,陈蓉正处于一个极其混乱的家庭纠纷场景。在一般的访谈节目当中,也许主持人会不知所措尴尬等待导演组的救援;也许主持人会柔声细语地对自己或者说是大部分人认为受伤害的一方进行宽慰。陈蓉,却是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而在电脑前看节目的我,已经被这场家庭纠纷中无理取闹的那一方气得有点晕了。我很奇怪,这个主持人难道没有情感吗?而当她很轻松地向在场的各位当事人梳理着他们的矛盾所在时,我才明白,原来陈蓉并不是没有感情。相反,她控制了自己感情的宣泄,很理智地在倾听着各方的说法,很理性地分析着矛盾产生的缘由。她很明白作为一个访谈类节目的主导者,自己的言行会影响到观众的心理,更会影响的节目的录制,只有自己学会倾听,理性地剖析矛盾被,问题才可能得到最圆满的解决。生活,就是我们不断地倾听。成长,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会倾听。倾听动听的音乐,倾听鸟儿的歌声,倾听山峰松涛的天籁之音,倾听大海潮汐的汹涌澎湃。倾听恩师的教诲,倾听父母的叮咛,倾听陌生人的忠告······,任何一种听,都需要用思辨的方式去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分析判断才能有所收获。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很简单也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而对于我来讲,也许是因为自身的胆怯,和社会接触少了,表达少了,思考能力也随之下降了,进而影响了我的“听力”,专题稿件也就显得凌乱不堪了。不过庆幸的是,我的大而化之的写稿风格,让领导头疼了,也很荣幸地得到了请专家们亲自改稿的机会。前辈说,帮我改稿子完全是在帮我写稿子。虽然是在批评,但是心里还是挺舒服的,因为,有很多东西,同样一个题材,两个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角度,我就能够分析自己稿件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很遗憾,工作两年,现在才开始认真思考问题,但我也很庆幸,在我25岁的时候,我终于对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时尚·女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叫《25岁,上帝找你谈一次灵魂》。上面说到,“25岁是一个主旋律的年纪,豆蔻渐远而魅力渐至,灵魂已经基本成型。如果你看得足够远,你之后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和25岁的想法息息相关。”25岁了,在清楚地认识到之前自己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有哪些教训和后悔之后,跟前25年说句“拜拜”,用这个对自己最清醒的认识来鞭策自己,用心经营好今后的每一天。??本文来自论文格式记者工作心得体会本文关键词:心得体会,记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