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苏联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按时序归纳列宁和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做探索及成就。(时空观念)2.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辩证认识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影响。(唯物史观)3.以相关史料为依据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点。(历史解释)4.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践,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家国情怀)知识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妄图扼杀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2)国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目的(1)前期: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2)后期: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3.内容(1)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2)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3)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4)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4.评价(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轻巧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知识点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府亟须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3)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2.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3.内容(1)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2)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4.意义(1)理论意义: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实践意义: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易错提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新经济政策则首先将着眼点放在了发展生产力上,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知识点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1.形成过程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2.主要特征(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3.影响(1)积极:到二战前,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也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存在严重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4.扩展: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体制。[概念阐释]斯大林体制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政治体制是指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新经济政策的“新”史料一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新经济政策。政策主要提到七点: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①;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苏联简史》[解读]史料一中①处信息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前提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4-[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说明苏联经济政策调整的表现。【提示】恢复发展私人小企业;允许农民自由支配余粮;允许自由贸易;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史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②。——《大国崛起》解说词[解读]史料二②处信息反映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之一是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思考](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对马克思主义有哪些突破?【提示】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新经济政策“新”的表现、实质及历史作用1.表现(1)所有制: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4)过渡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2.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历史作用(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政治经济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2)探索出了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3)从实践上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和教训史料一现在我国经济状况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已转移到工业方面了①。……要推进整个经济,所需要的正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业上。……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②……我们必须以尽快的速度扩大我国工业,把工人数量增加一两倍,我们必须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而且越快越好。——《斯大林全集》-5-[解读]根据史料一①②处信息可知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思考](1)史料一体现了苏联模式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模式对苏联兴衰的影响。【提示】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高速度;农业服务于工业。影响: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造成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史料二关于苏联模式的两幅漫画:[解读]史料二中③④处信息体现了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思考](2)结合史料二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概述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提示】问题: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和教训1.影响(1)积极方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苏联模式”开辟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借鉴。(2)消极方面:后来逐渐僵化,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战后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成为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2.教训(1)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均衡发展。(3)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广大农民的利益。(4)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必须结合起来。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1.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行政体制。2.过渡思想的对比: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6-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外的敌人,但是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维埃政权得到支持和巩固。3.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苏联模式”,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全盘集体化A[根据材料“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可知,当时苏俄处于战争的非常时期,实行非常政策,故选A项。]2.1921年,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C[俄国在十月革命前经历资本主义阶段,故A项错误;列宁主张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不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粉碎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国情,故C项正确;“重建”的手段是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故D项错误。]3.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7-A.苏俄的社会性质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C.苏俄生产力水平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使苏俄的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引起了一些政治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调整生产关系,故C项正确。]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A[材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A项;B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C、D两项是苏联模式的影响,均排除。]5.有学者认为:“在苏联模式形成期间,苏联用强制手段确立了国家对农民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该机制()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实现了稳定的社会过渡D.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支持D[材料反映了苏联模式形成期间的农业政策中粮食的义务交售制,此机制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因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故A项错误;义务交售制排斥了市场作用,因而不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义务交售制实行期间,农民利益受影响,对社会稳定过渡不利,故C项错误;义务交售制用农产品换取资金,以支持工业建设,故D项正确。]6.学者莫斯统计,(苏联)从1927年到1933年间,高等教育招生(往往是技术学院)增加了3倍,其中工人阶级家庭出身的学生人数从总数1/4增加到了1/2。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农业集体化的推动B.工业化建设的需要C.与美争夺世界霸权D.经济危机趋于缓解B[根据材料“1927年到1933年”“技术学院”,斯大林执政期间,推行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故选B项。]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材料二我们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