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双测过关(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解析:选C通过材料中的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可知这段材料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事情。楚庄王在周王所在地的近郊进行阅兵炫耀武力,有问鼎中原的意思;周王面对挑衅,无奈只能派人慰劳。可见,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情况,故选C项。2.春秋初期,秦、楚、燕、吴、越等国被视为夷狄。后来这些国家不仅参加晋国主持的会盟,楚、吴、越还以自身实力主持中原会盟。该变化表明()A.诸侯国间的夷夏之防逐渐淡化B.南部各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C.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走向统一D.各诸侯国实力逐渐趋向均衡解析:选A据材料春秋初期,秦等国被视为夷狄,到后期参加、主持会盟,可以得出诸侯国间的夷夏之防逐渐淡化,故A项正确。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使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B.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D.主要在于水利工程兴修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4.“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A.推行县制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编制户口解析:选B材料信息反映了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因此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军队战斗力提升的内容不符。5.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②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③农业产量的提高④人口的大量增加-2-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铁农具用于生产,战国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生产力提高;各国开始变法以求在争霸、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能体现“变”,故此题选A项。6.学校德育宣传栏中写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依据所学推测这句话出自()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故选B项。7.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解析:选DA、B、C三项均属于法家主张,与儒家主张无关,排除;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恢复社会秩序,为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故D项正确。8.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体现了大变革的时代,故选A项;B项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汉时期;C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D项民族关系的发展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二、非选择题(共14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列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3-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摘自《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3分)(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7分)(3)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前两幅图片反映了已经使用铁制农具、牛耕,第3幅图片反映了征收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已经出现。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归纳出连坐法、奖励军功等措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私有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秦国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第(3)问,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实质或领域,可知二者为因果关系,然后加以阐释。答案:(1)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铁制农具、牛耕;征收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已出现。(2)措施: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作用: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兴地主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3)联系: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材料二商鞅变法是在材料一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和新剥削方式产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变法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社会转型。B级——选考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之际,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B.农业和工商业繁荣C.中心城市人口众多D.货币流通十分广泛解析:选A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4-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其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故选A项。2.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解析:选A“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即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干涉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事务。裔、夷是指少数民族,夏、华即“华夏”。这句话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其后孟子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发展了儒家民族思想,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说明战国时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单纯强调“华夷之防”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故A项正确。3.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就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与其相符的是()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B.民贵君轻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解析:选CA项主张不要轻易变法,与题目中“商鞅就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不相符,故A项错误;B项是孟子的观点,与商鞅无关,故B项错误;C项强调变法的重要性,是商鞅的观点,故C项正确;D项是墨子的观点,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4.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自由的时代。“宽容”“自由”主要指()A.百家争鸣B.商业繁荣C.士的兴起D.诸侯纷争解析:选A百家争鸣,各派别相互诘难和辩论体现了思想和学术的自由,经济的发展和士的兴起是百家争鸣的物质条件和阶级条件,不是表现。诸侯纷争体现的是血腥和残酷,而非宽容和自由。二、非选择题(共14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5-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摘编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材料二《诸子百家关系图》,摘自《世界:一部历史》(1)上述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6分)(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儒、墨、法各执一端”和材料二著名思想家所属派别得出学派众多;由材料一“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和材料二中不同学派代表的关系得出思想传承发展及各派思想之间吸收融合;由材料二中不同学派的百家争鸣,到公元前200年韩非思想的推行可知多元到统一趋势。第(2)问,本题可以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学派众多是因为社会变革的需要;各种思想之间相关联是因为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思想传承发展的原因是中华文化同源;各种思想最终统一趋势是由于国家统一趋势增强。答案:(1)诸子百家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2)社会变革的需要;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华文化同源;国家统一趋势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