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程标准学习重点核心素养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和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概述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理解其演变趋势。分析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认识评价其选官制度变化的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掌握汉代内外朝制度、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内容。归纳汉至唐中枢机构变化的因素,认识其变化特点及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概括汉至唐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内容及特点。理解汉至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分析其变化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影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知识点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曹魏时,创立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2)随着士族的没落,这一制度无法继续。【概念阐释】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的制度。东汉末年,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为“中正”,负责对当地士人进行考察并评定为九等(九品),再由政府按等选用,依品授官。后来,评定士人品级只论其门第而不论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为世族地主控制政权的工具。2.科举制(1)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2)唐朝: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影响: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2-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4)废除: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构图解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史料实证】汉至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史料一汉代……“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史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史料三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研读](1)史料一反映了汉代的察举制及其选官标准。(2)史料二是九品中正制及其选官标准。(3)史料三反映了科举制及其影响,说明科举制由中央确定统一标准,自上而下地决定取舍。[思考](1)依据史料一分析汉朝是如何选拔官吏的。提示汉代通过察举制来选拔人才,以品行和才学为标准。(2)史料二体现的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提示九品中正制由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3)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有何变化?意义如何?提示变化:统一的选官标准、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3-(1)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以才学为主。(2)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渐趋严密、科学。(3)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4)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大都起到了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知识点二三省六部制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1)形成①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②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2)影响①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②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③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提示】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相权三分,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职掌分明;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史料实证】汉至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史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史料二唐朝三省六部制工作流程图-4-[研读](1)史料一反映了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唐朝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分割相权。(2)史料二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工作流程,注意图中三省六部的各自职责和工作流程的箭头指向。[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提示演变:汉武帝设中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2)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提示中书省草拟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汉唐时期中枢机构演变的特点(1)相权不断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加强。①两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丞相的权力。②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①在“汉承秦制”的基础上,汉朝又创立了中外朝制度。②魏晋至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逐步形成并完善健全,对后世影响深远。知识点三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的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概念阐释】均田制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5-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作为中国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的均田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历时约三百年。3.唐初:租庸调制(1)内容: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为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概念阐释】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度(1)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度,租庸调则是赋税政策,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沿革历史时期不同(2)联系:租庸调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正是由于均田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为两税法取代。4.唐中后期:两税法(1)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实施: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3)内容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②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影响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史料实证】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史料一“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共调随乡土产绫绢施各二文,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宗籍属宗正者,及诸亲五品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悉免课役。”史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间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住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纯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欲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役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摘自《旧唐书·卷118》[研读](1)史料一反映了唐代租庸调制的内容及特点。-6-(2)史料二反映了唐代两税法的有关内容。[思考](1)根据史料一归纳出该税制的四个特点。提示按丁征税;以实物税为主,或实物地租;纳绢代役,称为庸;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2)史料二所反映的税制在哪些方面比史料一所反映的税制进步?提示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比按丁征税合理,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贵族、官僚、行商均要征税,扩大了纳税面,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对两税法的评价(1)作用①两税法统一了税制,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②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唯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扩大了征税面,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④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⑤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2)局限性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权力基本在地方,而科举制公开考试,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7-三省六部制较好地处理了分割相权、减少决策失误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它是古代中国中央官制成熟的标志。历朝皇帝通过变更中央官制,使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放松,直到两税法的实行,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两税法把中唐极端紊乱的税制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但是实行中的弊病也很多。1.东汉初年,国家规定对于被察举人员“务授试以职”。即对于确认的被察举人员,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试用,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这样做法表明当时()A.地方政府把持了选官的权力B.考试选官的方式得到广泛推行C.国家注重所察举官员的素质D.地方察举不实的现象十分严重解析:选C。由材料中政府对被察举的人员先授官试用,合格才能举荐中央可知,当时国家对官员素质的重视,故C项正确。2.王定宝在《唐摭言》中提道:“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的意思)望之起家,簪绂(显贵的意思)望之继化。孤寒失之,其旗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该材料主要揭示科举制的实行()A.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选B。由材料中平民通过科举制发迹,显贵之家依靠科举制延续其地位可知,科举制是进入仕途的主要通道,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故B项正确。3.“他们因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又由于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而有意识地把商议军国大事的权力和部分执行权交给近臣掌握。”据此判断“他们”是()A.中朝成员B.三省长官C.宰相D.监察官员解析:选A。根据“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交给近臣掌握”等信息可知,“他们”是中朝成员,故A项正确。4.下面为秦朝和唐朝的中央机构权力运行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A.秦朝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B.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C.唐朝缺乏监察更易出现权臣D.都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解析:选B。就两张图对比而言,唐朝的机构设置更加全面,因此无法得出秦朝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的结论,故A项错误;秦朝三公九卿制和唐朝三省六部制,都通过分权来强化皇权,避免相权过于集中,故B项正确;唐朝不缺乏监察机构,故C项错误;材料图片体现的是中央权力的划分,不涉及地方,故D项错误。5.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