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辛亥革命对应学生用书P51[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下列两幅图,反映了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些因素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①民族危机的深重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碍③清政府腐败无能④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C解析从图中看不出④,排除带④的选项。故选C项。2.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这主要是因为()A.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C.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D.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答案B解析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B项正确。A、D两项表述错误,C项在同盟会成立前就已存在,排除。3.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片段,它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现了辛亥革命的主要历程。图中的①、②应是()-2-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C.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D.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同盟会成立,在兴中会成立之后、黄花岗起义之前;1911年武昌起义,在黄花岗起义之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前。故C项正确。湖北军政府成立于武昌起义之后,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发生于黄花岗起义之后,故D项错误。4.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的集中报道可能()A.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B.出现在1895年C.与八国联军侵华有关D.与辛亥革命有关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点燃革命之火”“武汉”指的是辛亥革命开始于武汉,“排满兴汉”是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表现。所以,这些报道可能与辛亥革命有关,故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于广西桂平,并非武汉,A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不是1895年,B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主要是在华北地区,未波及武汉,C项错误。5.下面的文物之所以作为一座丰碑被后人缅怀,主要是由于()A.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B.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3-D.同盟会发动了最早的武装起义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中“武昌起义”这一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发生的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巨变。故选A项。6.“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这一材料()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答案C解析“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说明清王朝瓦解是从内部开始的,故选C项。7.《清帝为变端四起人心动摇引咎罪己谕》说:“川乱首发,鄂乱继之。今则陕湘警报迭闻,广赣变端又见。区夏腾沸,人心动摇。九庙神灵,不安歆飨,无限蒸庶,涂炭可虞。此皆朕一人之咎也。”清帝罪己所针对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辛亥革命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川乱首发,鄂乱继之”可知,描述的是发端于四川,首义于湖北的辛亥革命,故选C项。8.2009年,江苏淮安出土一批铜钱。这批铜钱均为机器压制,背面印有五色旗图案。这批铜钱的铸造时间可能是()A.明朝中期B.清朝前期C.清朝末年D.民国初年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以五色旗为国旗,故选D项。9.中国近代史上,在法律上宣告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确立的历史事件是()A.湖北军政府成立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C.武昌起义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4-答案B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在法律上宣告了中华民国为民主共和政体,故选B项。A、C、D三项都未提及法律文件,也未体现中国政体的变化,均排除。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是因为它()①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②在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③体现了民主派的建国主张④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一座丰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之所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革命性、民主性,关键是因为它体现了中国近代民主派的建国主张,在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一座丰碑。而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排除①,故选D项。11.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A.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B.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C.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在社会思想领域的影响,即封建等级思想逐渐消失,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逐渐觉醒,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并未实现人民当家作主,D项错误。1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铲除了封建制度B.确立君主立宪制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迫使清帝退位答案D解析“光荣革命”即未流血的资产阶级革命。1912年2月,在袁世凯等人的逼迫下,清帝下诏退位,堪称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故选D项。1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个“句号”主要是指辛亥革命()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5-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可知,这主要是指从秦朝到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故选C项。14.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A.发动了武昌起义B.终结了清朝统治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C解析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只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无法说明“从君主到民主”的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终结了清朝统治”未指明“君主”的内核,不够准确,故B项错误;“推翻封建帝制”告别了君主,“建立中华民国”提倡了民主,与材料观点相符,故C项正确;《临时约法》的颁布不能说明“从君主到民主”的社会转型,无从体现对君主制的否定,故D项错误。15.如图是在重庆市云阳县发现的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A.清朝已覆灭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答案D解析材料中委任状签署时间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五日”,此时清朝尚未灭亡,封建势力未被打倒,A、B两项错误;C项在题干及图片中没有体现;江苏巡抚程德全投机革命,被任命为内务总长,这说明辛亥革命反封建并不彻底,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6-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二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陈独秀《偶像破坏论》(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3)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答案(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2)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这一迷信。(3)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析第(1)问,结合武昌起义及其爆发的背景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紧扣材料,并结合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一历史功绩来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