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 第一节 地质灾害课后检测能力提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地质灾害一、选择题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2.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地质灾害的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二者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可以减少滑坡的发生频率解析:第1题,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内力作用下,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在重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滑坡。地震也可能诱发滑坡灾害,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第2题,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恢复植被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滑坡的发生频率。答案:1.D2.D2016年夏季四川多地发生了滑坡和泥石流。结合下图回答3~4题。3.图中所示四川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2A.高山冰雪大量融化B.人类在沟谷堆积碎石C.地形起伏大,降水变化率大,多暴雨D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4.关于图示地区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地处板块内部,地质灾害较少B.受地形影响,西北部高原面上滑坡、泥石流较少C.盆地西部边缘山地,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D.东南部由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地质灾害少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盆地周围的山区及与盆地的交界处,泥石流多发;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区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四川盆地周围山区永久性积雪冰川少。第4题,受地质、地貌、气候影响,图示地区北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盆地西部地质灾害以泥石流为主;东南部此时段地质灾害较少,主要是受副高影响,暴雨较少;西北部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绝对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泥石流较少。答案:3.C4.B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5~6题。5.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碎6.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塌方解析:第5题,气温日较差大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且该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不是很大。第6题,植被破坏后,地面因缺乏植被保护,易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答案:5.D6.B读某地区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7~8题。37.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8.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第7题,该地多滑坡、泥石流。根据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结合该地的地形、气候特征可推知,该地地形崎岖,松散碎屑物多;全年降水丰富、地表基岩广布不符合该地实际或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第8题,根据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护坡工程可有效地防御该地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而修建水利工程,清除河道淤泥属防御洪灾的措施。答案:7.C8.D下面为某地区某种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B.地震和滑坡C.火山和泥石流D.地震和火山10.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4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C.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势起伏大解析:第9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图中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最高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和台湾山脉处,因此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第10题,甲、乙、丙分别为武夷山、雪峰山、南岭,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为山区,坡度大,地势起伏大。答案:9.A10.D二、综合题11.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从地形、降雨条件分析泥石流多发区的自然特征。(2)图中A地山脉分布并不广泛,为什么是泥石流多发地?(3)图中B地并不是多暴雨地区,却是泥石流多发地,其原因是什么?解析: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陡峭的沟谷;②大量松散的堆积物;③充足的水。在山区、高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因风化作用,地表多碎屑物质,如果植被覆盖较差,水土保持能力弱,一旦遇到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就易形成泥石流。答案:(1)地势起伏大,坡度陡,且多碎屑物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2)A地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植被缺乏,多碎屑物质;A地气候大陆性强,降水变率大。(3)B地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水流;B地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松散物质。12.新华社昆明2017年7月25日电云南省民政厅25日通报,今年5月入汛以来,多次强降雨致云南频发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目前已造成全省313.17万人次受灾、35人死亡、10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0.43亿元。读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5(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原因。(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4)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解析:(1)图中A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影响泥石流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和植被条件等方面分析。(2)图中B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结合泥石流的主要影响原因及B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即可。(3)可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植被和地形坡度的影响方面分析。(4)针对影响泥石流的主要人为原因,可从植被的保护和加强对坡地的保护等方面分析。答案:(1)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4)加强植树造林;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13.根据题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喜马拉雅山地区尼泊尔境内发生了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后一个月内4级以上余震265次。地震造成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伤亡惨重。(1)简述本次地震的成因和危害。(2)分析本次登山队员伤亡惨重的原因。解析:(1)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处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多发。地震产生的强烈地震波损毁交通桥梁、建筑等,给尼泊尔带来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尼6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地震还可引发雪崩、滑坡等次生灾害。(2)4、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降水较少,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旺季,登山人员多;本次地震造成的雪崩等次生灾害加剧了登山队员伤亡的危害性。答案:(1)成因: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危害:地震给尼泊尔带来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损毁交通桥梁、建筑等;引发雪崩、滑坡等次生灾害。(2)4、5月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旺季,登山人员多;本次地震造成的雪崩等次生灾害加剧了危害性。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