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板块五 现代中国 第15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板块五现代中国分期第一阶段(1949—1956年)第二阶段(1956—1978年)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曲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政治(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及万隆会议,初步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并步入了世界外交舞台(1)“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权利,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新突破;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中日建交,接着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十六字法制建设的方针,1982年的多党合作十六字方针,使民主制度得到重建和完善,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的决议使基层民主也得到发展(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理论,促使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3)新时期的不结盟外交,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作用,为祖国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1)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有计划(1)中共八大的决议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2-地开展经济建设打下基础(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及“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开始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3)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4)“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遭到严重挫折改革开放的决策,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改革开放的深化(“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文化(1)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2)新中国确立了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1)“两弹一星”使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为世界农业科技做出重大贡献(2)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3)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发展(1)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2)载人航天技术增加了国防力量(3)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颁布了《义务教育法》第15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考试说明命题角度备考指导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1.(2019·江苏单科,1.从考查的内容看,本讲分-3-治制度的建设新政协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2014·江苏单科,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原则及意义内政(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和外交(对外关系)两大领域,涉及三大版块,是近几年高频考点,“内政”以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为主(重点关注三大制度),兼顾祖国统一大业(重点关注台湾问题);“外交”以成果为重点,分三个时期错开考查,复习备考应注意时事的间接影响2.从考查的技巧看,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往往以某一知识为背景,以新文字材料为呈现方式,贴近时事命题,考生需掌握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一国两制”的含义等内容,感悟其历史和现实意义3.从考查的方向看,“内政”突出成就,侧重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建设的理解,以增强“制度自信”;“外交”往往会受时事的影响,由现实回溯历史,一定程度上体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3.“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九二共识”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4.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1.(2017·江苏单科,1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016·江苏单科,1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日内瓦会议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1.(2019·江苏单科,13)中美关系正常化2.(2015·江苏单科,12)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要的外交活动(2018·江苏单科,12)新时期的外交理念-4-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考点一新中国的成立及三大新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核心词: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区域自治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2)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5-(2)职能①建国初期,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3)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4)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前提: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3)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作用①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②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产生了深远影响。③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考点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核心词:依法治国、基层民主选举1.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纠正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3.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1)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被正式写入宪法。考点三“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核心词:一国两制、港人治港1.理论(1)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2)形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6-2.实践(1)香港、澳门的回归:洗刷了民族的百年国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①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②阻碍:“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考点四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核心词:“一边倒”、“求同存异”、不结盟、多边外交1.新中国建立初期(1)背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实行遏制政策。(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3)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①条件: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力相对削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作用加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③意义: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外交胜利,国际地位提高;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2)中美关系正常化①条件: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力相对削弱;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受到苏联威胁。②标志:1972年尼克松访华,于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③发展:1979年元旦,中美两国正式建交。(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建交。3.改革开放以来(1)政策:不结盟、对外开放。(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7-(3)活动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③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考向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视角1以政协会议的筹备为切入点,考查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考题1】(2013·江苏单科,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关联主干新政协会议与新中国的成立寻找题眼1949年的新政协会议旨在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安排在港民主人士北上及民主人士参加筹备新政协的主要目的是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错点诊断民主党派恢复其各级组织主要由各民主党派自己进行,与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举动无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在1956年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于1953年答案A视角2以妇女地位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影响【考题2】(2014·江苏单科,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8-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关联主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寻找题眼由题干中的时间“1953年6月”“当选的代表”等信息可知,新中国的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了落实错点诊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政协制度为政党制度;材料并未体现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的问题答案A视角3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及影响【考题3】(2012·江苏单科,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关联主干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寻找题眼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反映了他们期盼回大陆探亲的愿望强烈错点诊断台湾同胞期盼返乡探亲与普遍认同“一国两制”构想并无必然联系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