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掌握1889年日本宪法的颁布背景、内容、特点、性质、作用。2.理解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3.认识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1.重点: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2.难点: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和影响。一、1889年日本宪法1.背景(1)明治维新期间,农民负担沉重,发动很多暴动。(2)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掀起“自由民权运动”。(3)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日本政府第一任内阁首相。2.目的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3.颁布1889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4.内容(1)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但又宣称“天皇神圣不可侵犯”。(2)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3)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前者由皇族和华族组成,后者由纳税人选举产生,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有财产资格和年龄限制。议会权力很有限。(4)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内阁大臣辅佐天皇行使权力,只对天皇负责。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上成为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5.评价(1)进步性①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也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②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2-(2)局限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为天皇所掌握。[特别提醒]《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特点(1)从颁布背景来看:以天皇名义颁布,是钦定的方式。(2)从内容上看: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3)从性质上看: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4)从影响来看:它确立了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二、崛起为东方强国1.条件(1)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宰割中国。(2)明治政府加紧推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2.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3.表现(1)经济上①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②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2)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3)外交上:1894年和英国签订条约,英国放弃治外法权,美国等国也同日本签订了类似条约。4.意义20世纪初,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侵占琉球①1872年,把琉球群岛变成自己的藩属②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冲绳县侵略朝鲜①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鲜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侵略中国①1874年,侵入台湾,后获清政府50万两白银赔款②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③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20“学思之窗”,思考: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提示】由于幕府统治的腐败使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产生了富国强兵的思想,并积极投身到明治维新的过程中,实践着富国强兵的政策,使日本的经济、军-3-事实力大大增强,最终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同时,富国强兵政策的贯彻也使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走上了疯狂的对外侵略的道路,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评价明治维新[史料一]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1)如何理解史料一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答案提示】“告别旧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西方文明;建立新式军队;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等。“尚未到达新日本”: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人民不能完全获得自由和权利。[问题剖析]史料一实际分析的是明治维新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告别了旧日本”可以回答改革的积极作用;“尚未到达新日本”主要应联系改革的保守性、局限性。[史料二]1890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敕语》。从它颁布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教育敕语》说:“尔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和、朋友信、恭俭律己。时守国法,一旦危机,则义勇奉公,以辅翼天壤之皇运。”——《福泽谕吉第十卷》(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敕语》对日本社会的影响。【答案提示】提升了日本国民的素质,为日本在东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向日本人民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将日本教育纳入军国主义政策的轨道;为日本培养了一支具有武士道精神的“皇军”,为日本对外扩张提供了民众基础。[问题剖析]史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在教育方面改革的双重性。一是积极方面可联系“国体之精华也”的信息概括;二是消极方面可结合“望尔臣民……以辅翼天壤之皇运”的信息回答。明治维新的评价-4-积极性局限性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工业的发展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君主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国际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强国行列;为亚洲国家提供启迪和经验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总评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性质明治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1.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国内环境(1)政治体制:封建领主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以大阪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改革的主观因素(1)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2)方针正确:长州、萨摩等藩,采取割据富强的方针,有强大的武装力量。(3)人民群众: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4)国家政权: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5-了改革的顺利进行。[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1889年日本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2.明治维新一方面使日本避免了沦为西方列强半殖民地的命运,另一方面却把日本引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将周边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3.日本是东方国家中受到西方冲击后,经过改革成功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典型,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启迪和经验。1.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帝国是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这一规定说明日本1889年宪法()A.使日本政体发生了巨大变化B.使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C.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D.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抓住某些关键字眼,如“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据此可以判断C项符合题意。]2.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已崛起为东方强国,其相关表现不包括()A.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B.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C.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D.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A[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表现在经济、军事、政治、国家主权等各个方面,但19世纪末的日本仅仅是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因而A项与史实不符。]3.明治政府继承了幕府末期的富国强兵政策,但随着国力的强大,对其弱邻心怀叵测,“失之于欧美,取之于邻国”的打算日益膨胀,企图充当“东方鹰犬”。这表明,日本的富国-6-强兵政策逐渐变质为()A.天皇专制政策B.“脱亚入欧”政策C.对外侵略扩张政策D.“文明开化”政策C[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增强,觊觎弱邻,大肆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充当“东方鹰犬”,对中国和朝鲜进行侵略扩张的野心已昭然若揭,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4.右图反映的历史事实与日本发动的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八幡制铁所A.日本侵略琉球B.日本侵略朝鲜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它是由甲午中日战争后从中国得到的巨额赔款投资兴建的。]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材料二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来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和速度也不同。——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1)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解析】第(1)问,应理解“紧闭”二字,主要指的是落后因素。第(2)问,共同原因应点出两国所面临的时代背景;结果不同的原因应考虑领导者、文化传统、群众基础等因素。-7-【答案】(1)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和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神话: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2)共同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严重。结果不同的原因:领导力量实力对比不同;民众对改革态度不同;文化传统对变革的态度不同。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