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课后检测能力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节人口的迁移[基础巩固]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工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解析: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为迁出国,发达国家为迁入国。故A正确。第2题,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人均收入低,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就业率高。移民外迁主要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故C正确。答案:1.A2.C读重庆市人口迁入情况统计图,完成3~4题。3.关于重庆市迁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以市内迁入人口为主②外省迁入人口中以周边省份居多2③迁入人口量最多的是湖南省④从沿海省份迁入的人口多为务工人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人口迁入对重庆市的影响有()①促进第一、三产业的发展②缓解当地居民就业压力③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④增加社会保障压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重庆市市内迁入人口占了迁入总人口的74%,同时从外省迁入人口中,邻近的湖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份迁入较多。第4题,迁入重庆市的人口中,主要以青壮年为主,进城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城市社会保障压力,比如住房、交通、医疗卫生,占用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当地人就业压力。答案:3.A4.C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读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回答5~7题。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省第一位人口流出地第二位人口流出地第三位人口流出地第四位人口流出地第五位人口流出地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6.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7.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灾害B.经济因素3C.人口政策D.宗教信仰解析:第5题,四川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与广东不相邻;四川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第五位。同时,也可得出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论。另外,广东人口流出也很多,其位于东部经济地带。第6题,从表格中省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流出省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因此推断,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第7题,经济因素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答案:5.B6.C7.B8.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人口比重都在下降。材料三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变化。(1)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三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解析:(1)“孩子上学”属文化背景因素,“我们村挺富的,我想转回去当农民”属经济因素。(2)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出人口的流动方向,结合材料三可判断出人口流动的特点。(3)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造成原居住地劳动力减少,但同时会加强与外部的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答案:(1)文化背景、经济因素。(2)人口流动特点:人口流动数量快速增长。人口流动方向:由中、西、东北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能力提升]4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迁移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B.T2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C.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D.T2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B.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C.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D.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解析:第1题,从图中读不出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中T2时期人口迁入率增加,因迁入的以青年人为主,因此老年人口比重下降,B正确;T1时期人口迁出率大于迁入率,人口总量不断减少;T2时期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差值加大,人口机械增长加快。第2题,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就业压力不断减小;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受人口迁移率影响;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劳动力数量减少,制约经济的发展,C正确;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促进经济发展。答案:1.B2.C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3~4题。3.1990-2010年,下列地区中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54.人口数量变化给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交通压力增大B.就业压力增大C.促进资源开发D.劳动力数量减少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①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为正数,大约为14万人,而总增长人数为负数,大约为负19万人。由此可推算①地迁出人数大约为33万人,同理可估算②③④地迁出人数,对比分析,①地区净迁出人数最多。第4题,四个地区都是人口净迁出区,劳动力数量减少。答案:3.A4.D图1和图2分别为某年因务工经商分年龄、性别的人口迁移率统计图和该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图。读图,完成5~7题。5.图1反映出()A.男性迁移率一直高于女性迁移率B.不同年龄段女性迁移率变化幅度大于男性迁移率C.男女性迁移率在25~30岁均处于上升时期D.女性迁移率较男性迁移率提前达到峰值6.图2反映出()A.跨省男性主要从事商业服务业B.跨省女性较省内流动女性的商业服务业就业比率高C.省内流动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就业比率较高D.农林牧渔水利业的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就业率7.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和就业特征揭示()A.男性迁移率变化受婚育、家庭等文化因素影响B.女性迁移率变化中就业、收入是决定性因素6C.城乡就业岗位的不同,影响男性、女性迁移类型和数量的变化D.绝大多数行业女性省内就业率低于省外就业率解析:第5题,从图1中发现,20岁以下,男女性迁移率相同;女性迁移率的变化幅度约为15个百分点,男性迁移率的变化幅度约为20个百分点,女性小于男性;25~30岁,女性迁移率在下降;女性迁移率在24岁左右达到峰值,而男性在26岁左右达到峰值,女性早于男性。第6题,从图2中发现,跨省男性主要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省内流动女性在商业服务业就业率高于跨省女性;省内流动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就业比率较高;农林牧渔水利业的就业率女性高于男性。第7题,从迁移率的峰值及变化趋势看,影响男性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就业、收入及年龄等;而女性迁移率的变化受婚育、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城乡就业岗位的分布,影响人口迁移的类型和特点;女性倾向省内就业。答案:5.D6.C7.C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影响。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流入新疆的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为什么?(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和云南,两省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4)西藏是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最少的省区,为什么?解析:(1)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环境、留守儿童和赡养老人问题等方面分析。空间分布特点可从图中获知。(2)新疆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其商品棉的采摘,主要集中在8-10月。(3)影响山西和云南人口流入的因素应分别从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进行分析。(4)主要从西藏生态环境和人口数量少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不利影响: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留守儿童和赡养老人问题严重。7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时间:8-10月。原因: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种植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10月。(3)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的种植和边境贸易等吸引大量人口迁入。(4)生态环境脆弱,不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人口数量少,也不会有大量人口迁出。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