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3 专题10 市场导向下的近代世界工业经济教师用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10市场导向下的近代世界工业经济[网络构建][整体感知]一条主线: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大阶段: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与工业革命时期。三大重点: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四个标志: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西欧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整体化——世界从分散孤立到连为一体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2015·全国卷Ⅱ)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故D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明显,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题号命题特点转换以茶叶在英国消费的变化,分析判断世界市场的形成-2-思维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阶段性特征阶段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武力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武力扩张,以资本输出为主,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结果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亚非拉国家逐步走上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促使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时期推动因素主要资本显著特点主要途径影响(世界市场进程)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暴力手段、残酷掠夺殖民扩张和掠夺初见端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工业优势以炮舰和商品进行不平等贸易初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中后期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最终形成1.(2019·成都二模)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3-B[B项表述与题干中“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相符,故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题干中并未体现推动新旧大陆的发展问题,故排除C项;“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表述不准确,故排除D项。]2.(2019·广州三模)16、17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不再愿意将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更愿意将其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因素有()A.农村劳动力的增加B.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B[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促使西欧发生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产阶级实力壮大,因此封建地主乐意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故选B项;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农村中的大量劳动力成为雇佣工人,农村劳动力在减少,故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时间是17世纪40年代,故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英国的封建领主将土地出租给谁的问题,不涉及土地价格,故排除D项。]3.(2019·黄山二模)《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就在定居新领土的人口来说,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就是从非洲向美洲运送黑奴。自中世纪以来,这种奴隶制就从未完全消失。自17世纪末以来,很多国家还为此颁发特许权。这说明()A.自由贸易遭到了逆转B.殖民扩张引发了劳动力问题C.非洲经济出现了转型D.奴隶制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B[在17世纪,欧洲正盛行重商主义,故A项错误;欧洲在美洲的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杀戮当地的印第安人,从而导致美洲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才会有黑奴贸易的出现,故B项正确;黑奴贸易是从非洲掠取黑奴,与非洲的经济转型无关,故C项错误;黑奴贸易在19世纪被取消,奴隶制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故D项错误。]4.(2019·齐齐哈尔一模)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B.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C.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D[由材料印度商人被排斥、东印度公司对工人的限制等信息可知,印度的纺织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说明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项;材料中印度本国的商人和工人经济活动受限制,不能体现纺织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故排除A项;材料中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工人的要求,没有体现印度纺织业得到东印度公司的支持,故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印度商人和工人受外国资本主义压制,没有体现印度纺织业发展状况,故排除C项。]工业化——经济文明由“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以历史解释考查工业革命的特点1.(2019·全国卷Ⅰ)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A[由材料“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排除B项;C项错在“取决于”,故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大多来自一线工人,并不是各阶层广泛参与,故排除D项。]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影响工业革命的因素2.(2018·全国卷Ⅰ)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材料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探究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最初研究者只关注了经济因素,而后期研究者加入了政治因素和资源因素,说明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全面,故B项正确。]-5-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3.(2016·全国卷Ⅱ)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项;B项“化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C项与工业革命时期农业获得快速发展矛盾,故排除;D项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矛盾,故排除。]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4.(2017·全国卷Ⅰ)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由题干信息可知,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国民总收入提升的幅度大于工人阶级收入提升的幅度,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同步增长,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机器大生产,故B项错误;此时英国工人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不能说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故C项错误。]题号命题特点第2题学术色彩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探究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全方位认识历史事件并做出科学理性的解释能力第3题材料新颖以英国在不同时期人口死亡率的上升折射环境污染的危害-6-视角独特不是考查传统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特点,而是考查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第4题形式灵活变传统文字史料为表格史料,信息更直观对比分析让数据“说话”,应注重数据的对比,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1.经济上:人类社会生产的飞跃(1)生产力飞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经济结构和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工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在工业生产中先是工厂制代替手工工场,后来垄断组织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3)世界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市场逐渐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生活方式改变: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意识增强。2.政治上:民主化进程的加速(1)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加快: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已经建立民主制度的英国、美国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国、德国等国则确立了民主制度。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2)社会主义运动兴起:面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欧美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为人类的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3.思想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三大进步思潮(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主义的内涵不断发展演变,流派众多,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重内涵。(2)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工业革命后,民族主义在欧美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但是部分民族主义者为其殖民扩张进行辩护。在亚非拉地区民族主义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武器。(3)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利器,工业革命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4.科技文化(1)科技上:科学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而生产技术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科技突破层出不穷,尤其在物理学(电学)、生物学(进化论)、化学(元素周期表)等领域。(2)文化上: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这一社会现实深刻体现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作品中。科学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印象派、电影、电视都-7-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二、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1.贫富分化严重: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矛盾尖锐。2.东西方关系的逆转:亚非拉等落后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加快,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环境污染严重: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4.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破坏:生产不足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