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讲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考点一民族危机的加剧与中国人民的救亡(一)列强侵华1.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3)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③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3)影响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抗争与探索1.戊戌变法(1)背景①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②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③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2)内容①政治:允许官绅士民参政,精简机构等。②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③军事: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④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3)评价①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②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③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④社会生活上: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2.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概况: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3.辛亥革命(1)过程-3-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③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④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2)意义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1.1894年7月,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连续报道:《清国商人归国》(11日)、《袁世凯归国》(21日)、《有七十一名支那人回国》(27日)、《清国公使馆员回国》(28日)、《支那人归国》(29日)、《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31日),这一系列报道()A.预示中日大战迫在眉睫B.宣传日本政府亲善外交C.渲染清人仓皇逃离日本D.传达中日已经断绝邦交解析1984年7月,中国商人、民众、领事相继归国,说明中日之间即将发生战争,故A项正确;这些报道未体现日本政府的外交态度,并且中国人大规模集中离开日本也不能说明日本外交亲善,故B项错误;这些报道的标题反映了战前中国人离开日本的事实,并不能体现中国人仓皇逃离,故C项错误;这些报道是民间行为,并不代表中日已经断交,故D项错误。答案A2.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A.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解析根据材料“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可知,辛-4-亥革命的成功是革命派、立宪派等数个反封建阵营相互合作促成的,故A项正确;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二者都不属于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民主共和思想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依旧占据着重要地位,这就说明立宪思想还远未被国人摈弃,故D项错误。答案A考点二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1.民族工业的发展(1)初步发展①背景:甲午战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②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短暂春天”①背景:辛亥革命扫除发展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②表现: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③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2.社会生活的变迁(1)社会生活①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前后,“剪辫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交通和通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1.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企业形式设厂数资本(万元)资本所占比重官办371007.89.2%官办招商集股6356.43.2%-5-官督商办273.80.7%官商合办301139.910.5%商办4168277.776.4%合计49110855.6100%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D.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解析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时间,结合表格信息可知,中国民族企业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这一时期有较快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这一时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故A正确。答案A2.据记载,1916年上海一家并不显赫的运输洋行,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内,就收到了铁路、面粉厂、纺织厂等工业行业的订单20多张。此现象说明()A.中国工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B.重工业已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C.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D.“实业救国”已经开始变为现实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16年,“订单20多张”可知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近代民族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故选C项。答案C考点三清末民初的进步社会思潮1.康梁维新思想(1)兴起: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2)内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3)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4)影响: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6-2.三民主义(1)提出:1905年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首次提出,并成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2)内容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统治。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③民生主义:土地国有,平均地权。(3)评价①性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③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3.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特点:把救亡图存与思想改造相结合;认识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探索;从学习西方文明转向学习苏俄。(4)影响: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概况: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1919年,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2)意义: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1.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7-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康有为将孔子虚构出改制形象,且说自己的变法主张继承孔子事业,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又很强大,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故选D项。答案D2.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种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这表明他的民生主义()A.与中共的共产主义理想本质相同B.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C.主要是反对少数人垄断社会财富D.主张贫富均等保障工农幸福生活解析据题干“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才是……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财富为大多数人所占有就是民生主义,即反对社会财富为少数人所垄断,故选C项。答案C-8-考向一晚清后期列强侵华的加剧(1)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和清政府的舆论宣传策略为切入点,考查清政府的近代外交。(2)创设新情境,考查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3)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甲午战后民族意识的加强。(4)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考查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考题例证1](2017年4月浙江选考,8)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关联主干八国联军侵华寻找题眼依据“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可知,时间是20世纪初;“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面临灭亡的边缘”反映了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这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错点诊断“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商品完全垄断中国市场”过于绝对化,而且也不符合20世纪初史实答案C拓展教材宽度甲午中日战争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1)领导阶级转变为民族资产阶级。(2)探索内容:由器物上升到制度、思想等领域。(3)中华民族开始觉醒,更多的阶层投身于爱国救亡的行列。-9-挖掘认知深度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1)争做中国债主。(2)抢夺路权和矿权。(3)在中国争相开设银行。(4)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5)“门户开放”政策。考向二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运动的高涨(1)创设新情境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2)从历史反思角度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义和团运动的巨大功绩。(4)结合具体事例,考查武昌起义的首创精神。(5)从破旧立新角度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对《临时约法》的评价。[考题例证2](2018·江苏单科,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关联主干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意义寻找题眼“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为推翻清王朝提供了条件错点诊断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国民革命始于1924年答案B拓展教材宽度客观认识清末“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