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2.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3.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1.结合地图牢固把握我国对外开放中第一批建立的经济特区、1984年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随后开放的主要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地理位置。(时空观念)2.运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准确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和开放格局的特点。(唯物史观)3.以相关史料为依据认识经济特区“特”的表现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历史解释)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家国情怀)知识点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2.过程(1)经济特区①概况: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②原因a.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b.区位优势:是著名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2)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沿海经济开发区:把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4)开发浦东: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5)开发天津滨海新区:从2004年以来逐渐引起世人关注。3.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4.意义(1)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2)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轻巧识记]“一、二、三、四”归纳“对外开放”一个特征:渐进性。两个趋势: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三个特点:(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四个步骤:“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点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世贸组织的性质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2.过程(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2)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3)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4)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3.影响(1)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2)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易错易混]“复关”与“入世”的区别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所以中国是恢复缔约国地位,即“复关”;1995年关贸总协定改为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是申请加入,即“入世”,注意两者的区别。经济特区的设立史料一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3-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①。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解读]①处信息体现出特区之“特”包括特殊的政策、措施和管理体制。[思考](1)结合史料一,怎样理解经济特区的“特”?【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史料二经济特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其他实践形式不断发挥着示范、辐射和推动作用②。——陈亚联《经济特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解读]②处信息体现了经济特区的重要作用。[思考](2)结合史料二,指出设立经济特区的历史作用。【提示】有利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示范辐射等作用。经济特区的特殊性1.经济结构:特区的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外商投资经济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2.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采取市场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优惠政策:对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企业的所得税率按优惠政策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史料一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①。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解读]史料一叙述了对外开放的地点和范围,体现了过程特点。[思考](1)根据史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提示】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特点。史料二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4-——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解读]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体现了对外开放的成果。[思考](2)分析史料二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1.全方位:全面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2.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会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3.宽领域: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1.必然性:入世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经济的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2.机遇(1)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3)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5)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挑战(1)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会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使有些行业受到冲击。(2)中国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课堂小结]-5-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经济特区的创办是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使我国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2.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3.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1.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新型城市兴起,其中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A.珠海B.厦门C.深圳D.汕头C[国家首先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故选C项。]2.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D.建立环渤海经济区B[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一九七九年”可判断出是B项。]3.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B[“实质”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不是外在表现。故选B项。]4.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6-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84年以后中国进出口总额有了明显的增长,可以判断这个年代是1984年。B项是1984年发生的重大事件,符合题意,故选B项;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故排除A项;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是在1990年,故排除C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故排除D项。]5.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在()A.大连B.厦门C.北海D.深圳A[本题考查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在大连,故选A项。]6.《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C[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时间“1971年”“30年后”即2001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故C项正确。]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2.14平方公里土地上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建设正式破土动工。材料二1984年,深圳对粮食、棉布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7-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例达91.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革关。材料三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建蛇口工业区的背景和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些?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何影响?(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解析:第(1)问蛇口工业区的建立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政策,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第(2)问注意把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和关联。第(3)问注意从“改革”和“开放”两个角度回答问题,要紧扣题意。答案:(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引进外资和技术;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2)条件: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商品供应日趋充足;体制创新,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影响:进一步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改革: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迭起,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重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