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八)(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1.19世纪后半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A.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C.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D.科技革命同时在几个国家进行B[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这一关键信息。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讯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C.爱迪生发明电灯D.西门子制造发电机C[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A、B两项;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美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电力和能源开发”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且发明家应是美国人,故C项正确,D项错误。]3.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A[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故选A项。]4.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③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2-烈,严重污染环境④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内燃机发明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故排除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紧密相关的④。]5.下表为英美两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表(1750—1900年):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英国1.99.519.918.5美国0.12.42.823.6表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C.美国垄断程度相对较高D.英国殖民帝国地位丧失D[从表中看,美国产品在世界产品中所占的份额逐渐赶上并在20世纪初超过了英国,而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是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位演变的根本原因,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故符合题意。]6.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兼并和组合A.工厂制度的形成B.世界市场的形成C.垄断组织的形成D.殖民体系的形成C[工厂制度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形成的,主要是指采用机器大生产,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图片反映的信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和“兼并和组合”可知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的出现,故C项正确;殖民体系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D.重商主义理论的盛行A[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选A项。]8.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B.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C.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D.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西方列强为主导,而广大亚非拉国家被强迫卷入这一体系中,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西方的殖民侵略,故这种经济体系是不公平的,D项符合题意。]9.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航海家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以大无畏的精神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詹姆斯·瓦特在18世纪60年代全方位改进了蒸汽机,后来用于推动交通工具。1785年,这种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它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可以被普遍应用。人类由此进入新时代。——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在电的发明和应用历史上,英、德、美等国科学家都作出了卓越贡献。电力一经产生就引起了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1)材料一中的“新大陆”指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当时发明的交通工具。(3)写出两位在电的发明和应用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任选一位指出其成就。[解析]第(1)问,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这是一块之前不被欧洲人了解的“新大陆”,由此可以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以从对世界、对欧洲、对亚洲、对美洲等几个角度来分析。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的关键点“瓦特”“蒸汽机”“1785年”,联系相关史实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要注意把握“18世纪60年代”这个时间,这一时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和轮船。第(3)问,要注意两问之间的关联性,第一小问,是科学家;第二小问,是科学家的成就。[答案](1)新大陆:美洲。影响: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4-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和世界贸易的发展;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美洲传统社会遭受灭顶之灾。(2)“新时代”:“蒸汽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工具:火车(蒸汽机车、火车机车)、轮船(汽船、汽轮)。(3)科学家:西门子、爱迪生、法拉第等。(答出其中两人即可)成就:发电机(西门子);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放映机、留声机等(爱迪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其他符合史实的人物和发明皆可)[等级过关练]10.一个欧洲人谈及其在美国的见闻时说:“这种地方真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工人的帐篷营,尤其是还有无数在建铁路的护路工……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他描述的这一现象最早发生于()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初D.20世纪初D[由材料“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符合题意。]11.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其做法反映了()A.手工工场的消失B.工厂制度的出现C.垄断组织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衰落C[材料体现了大公司兼并小公司的现象,这是垄断组织发展的特征,故选C项。]12.下面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年份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000272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下列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5-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C[“1870年”是解答本题的题眼。1870年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促使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由题干表格中企业和工人总数不断减少,而产量和投资额不断增多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故选C项。]13.“不断扩大商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对这段话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生产原料成本大大提高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资产阶级致力于开拓商品市场D.资本主义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A[“不断扩大商品销路的需要”说明资产阶级致力于开拓商品市场,“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原料的获得过程就是殖民掠夺的过程,其成本不可能大大提高。因此,符合题目要求的是A项。]14.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1)根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2)根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的新进展。根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3)综合上述材料,概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农业-6-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分析得出。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可归纳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分析即可得出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亚非拉美落后国家的不同分工。第(3)问,抓住关键词“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注意辩证地分析问题。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消极影响:主要是由于国际分工不同而导致经济秩序的不合理。[答案](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2)新进展:资本输出规模扩大,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国际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3)积极意义: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科技进步;消极影响: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