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题跟踪检测(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西汉初年,统治集团认为宰相不应限于政务细节之中,而应更加务虚,所谓“宰相器者”,应“知大体”,有宽仁的“长者之风”。这一认识有利于()A.实现儒家核心思想B.稳定统治秩序C.防范诸侯叛乱D.避免丞相专权乱政解析:选B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汉初要求宰相不应限于政务细节之中,而应更加务虚,结合所学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丞相的作用,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期,应排除;题干涉及的是加强丞相的作用,与诸侯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丞相专权乱政,故D项错误。2.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A.分割地方权力B.对地方官的监察C.发挥文官作用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宋太祖设置的通判都是地方监察官,而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道是监察区,这反映了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对地方官的监察,故选B项。3.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简化分工,提高效率B.削弱封国,集权中央C.集思广益,减少失误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设立中朝,这一措施限制了相权,加强了皇权。4.下面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的权力最大D.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解析:选B注意题干中“说明的实质问题”的限定词,A项只是表面现象,与题意不符,可排除;C、D两项本身说法错误,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的设置,以分-2-权的形式达到了强化皇权的目的。5.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解析:选A从题干中“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以看出这是重文轻武思想;“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是加强禁军、削弱地方军,可以排除;各州郡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握体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也不符合重文轻武的思想;A、B两项都有重文轻武的思想,题干中说的是“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管理地方,故A项更合适。6.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解析:选A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度集权导致地方权力削弱,造成地方县官职位空缺时却无人履职的现象。由此可知,题干现象的原因是北宋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的结果,故A项正确。7.据史料记载,宋仁宗时的参知政事吴育在政府中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于上。可见当时()A.参知政事地位高于宰相B.皇权旁落导致宰相专权C.政治清明有赖于贤相D.宰相的权力受到了制约解析:选D宋朝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依据材料宋仁宗时的参知政事可“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于上”可见宰相的权力受到了制约,从而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B项错误;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A项说法错误;“政治清明有赖于贤相”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8.“国初沿五代之制。量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中的“……”应为()A.通判B.中书门下C.枢密院D.三司解析:选D根据《宋史》可知为宋代史实,根据“供赋”一词可知与财权有关,北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9.元朝的行省不是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它的实行既是为了避免宋代过分分权所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也是为了避免类似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这说明行省()-3-A.主要着力于政治与军事控制B.是地方行政制度调整的产物C.彻底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机构解析:选B从题中“既是为了”“也是为了”可以看出行省制的设置是在吸取了以前地方制度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产生的,故选B项;元代行省制度对地方管理不仅包括政治与军事控制还有经济等方面,排除A项;C项“彻底”二字太绝对,排除C项;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目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10.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德才兼备B.家庭背景C.个人声望D.考试成绩解析:选A依据材料,汉代的察举制有各种名目,但不管是孝廉还是茂才异等、贤良方正、孝悌力田,重视的都是人的德和才,故选A项;材料仅仅体现了对孝廉、贤良、孝悌等个人品德和茂才异等个人才华的重视,并未涉及家庭背景,排除B项;察举制重视的是个人的德和才,而非个人声望,排除C项;察举制度是由地方官举荐授官,不是通过考试,排除D项。11.唐初进士科只考时务策,后来先考帖经(熟读经史),再考杂文(文字写作)对策。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更是以“诗赋取士”。由此分析,进士科有利于()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鉴别官员道德品质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D.排除世家子弟入仕解析:选A题干关键信息“熟读经史”“文字写作”“诗赋取士”强调了文化水平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作用,可见科举制有利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故A项正确;科举制选官标准主要是才学,故B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取士,不一定能够全面考核、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故C项错误;唐代科举考试不分世庶,故D项错误。12.《新唐书》记载:“(卢商)蚤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从此记载可看出唐代()A.科举制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原则B.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选官偏重人才品行D.进士科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解析:选B题干中“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唐代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A项表述错误;C项是对汉朝察举制的表述;D项表述绝对化;B项是对科举制作用的正确表述,且与题干材料相符。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4-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材料三元朝行省图(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制度?(6分)(2)材料二、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3)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12分)解析:第(1)问,考查了我国古代三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三省六部制及行省制。第(2)问,可结合材料二、三所体现的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方面思考作答。第(3)问,注意依据教材所学知识从积极方面作答。答案:(1)周初分封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行省制。(2)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地方和中央的矛盾。(3)分封制的影响:加强统治,扩大统治区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三省六部制的影响: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行省制度的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5-——《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8分)(2)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据材料四,概括说明这种制度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问,据“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说明选才标准;据“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说明进步性。第(2)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足以证明材料三中说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材料四所说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影响按照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血缘、门第、等级、世袭。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2)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影响: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