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后作业(含解析)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答案B解析材料中“恭行天罚”“天命殛之”“子畏上帝”“天命诛之”都体现出借用上天意愿来加强统治或达到其他政治目的的思想,反映出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中国,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借助神权思想达到其政治目的,不是迷信活动盛行,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等级观念,故D项错误。2.《尚书·酒诰》在追述商朝的制度时说:“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这反映出商朝实行()A.王位世袭制B.内外服制度C.封建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答案B解析从材料“商朝的制度”“越在外服”“越在内服”中可以看出,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故B项正确。3.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对血缘政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A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是周灭商后推行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说明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地缘政治的特点,这就为以后的地缘政治出现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4.《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2-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答案A解析材料讲人有十等,王以下每一级分别臣服于上一级,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序列,故A项正确。继承权问题材料未提及,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故C项错误;血缘关系问题材料未提及,故D项错误。5.《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答案A解析材料描述的是诸侯国反叛西周,周厉王命令禹出征,生擒反叛的诸侯国国君。这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趋向衰落,但还是能维护王权的。故选A项。6.周代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A.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B.反映了社会的转折变革C.折射出了王侯关系的变化D.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鼎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是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材料中“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反映了政治等级秩序被破坏,C项正确。7.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说明强大的诸侯国()A.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B.扩展了天子的统治范围C.有效地抵御了外族入侵D.冲击了当时的分封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周室衰微……政由方伯”可知,地方诸侯实力增强,不听从周王室的-3-号令,表明分封制开始崩溃,故D项正确。A、B、C三项符合分封制初期的作用,但与材料不符,故排除。8.西周时,周公死后,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伯禽的弟弟则要在他的率领下,才能参加祭祀周公的祭典。这体现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可知,这体现了西周宗法制的原则,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权利,故A项正确。9.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说明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衍生出其他制度,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衍生品,故排除。10.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宗法色彩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答案B解析从“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可见,其评论的是宗法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即有利于凝聚宗族,稳定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A项错误。宗法制是通过血缘纽带维系家国,解决分封制的继承问题,并不能真正对地方实行有效控制,故C项错误;材料与国家决策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11.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4-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因此“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说法错误,排除④,故选A项。12.“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材料最能说明,西周()A.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C.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D.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C解析材料“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故选C项。A、B两项只是反映了宗法制或分封制,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13.观察下列两幅图片:-5-请回答:(1)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思考,西周封国主要有哪几类?举例说明。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到什么作用?(2)图二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后世统治者可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试说明理由。答案(1)类型:①同姓王族建立的封国,如晋、鲁、卫等;②功臣建立的封国,如齐;③先代贵族建立的封国,如宋。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变化: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原因: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室衰微,无力再控制诸侯。(3)不能。原因:因为血缘关系不能维持长久的政治关系。解析第(1)问,根据图一信息“王室贵族”“功臣”“殷商贵族”等,可以得出西周封国的类型。第(2)问,由图二漫画中诸侯对待周天子的态度不难看出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变化的原因要从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力思考。第(3)问,结合分封制的弊端说明理由。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白虎通·宗族》材料二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6-丰富,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简要解释“大宗”“小宗”的划分。指出各个阶层的等级关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案(1)凡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都被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等级关系: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2)原因: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庭观念;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关系;巩固统治。解析第(1)问,根据示意图中的内容,从“大宗”“小宗”所处地位、彼此关系上阐释,然后指出四个阶层的依次等级关系。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