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块提升练(三)(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9·山东烟台模拟)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某份文件的“序言”中提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下列有关这份“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B.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总结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D.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解析据材料“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可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故选A项;“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总结”不符合“新中国建立之初”,排除B项;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1954年宪法,排除C项;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D项。答案A2.(2019·山东淄博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些规定体现了()A.民主集中制原则B.政治协商原则C.人民民主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解析题干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昭示着新中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民主原则,故选C项。答案C3.(2019·山东烟台模拟)浙江大学陈剩勇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材料认为()A.新中国民主政治逐渐与时俱进B.政治协商制度独具中国特色-2-C.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进协商民主D.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国国情答案D4.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的中央委员阅读一些主要参考文件,如下:国别宪法苏俄(联)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及斯大林报告中华民国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其他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D.深受“一边倒”方针的影响解析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主要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政治制度的确立,但在材料里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1954年宪法的制定参考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历史上的宪法,也参考了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历史上的宪法,还参考了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的宪法以及参考中华民国的宪法,这说明1954年宪法草案起草工作既有世界眼光也有历史视野,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1954年宪法与资本主义宪法的区别,故C项错误;此时虽然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但在宪法草案起草过程中还是借鉴和学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故D项错误。答案B5.(2019·山东滨州一中模拟)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3-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解析台湾岛内仍然存在主张分裂倾向的势力,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目没有直接联系;20世纪90年代港澳回归,与题目时间不符合,D项错误;部分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B项正确。答案B6.(2018·江苏单科,12)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解析结合材料信息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可知,邓小平强调的是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应坚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A项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递交了国书,开创了中苏友好的新局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B项错误;C项说法明显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与邓小平讲话精神无直接对应关系,D项错误,排除。答案A7.(2018·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人高兴地互相转告:“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帽致意。此次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亚非会议B.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解析亚非会议是1955年,故A项错误;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是1961年,故B项错误;“1971年”、“纽约”“中国来的”等反映的是1971年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第26届联大,故C项正确;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在2001年举行的,故D项错误。答案C8.(2019·山东泰安二中模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与地区事-4-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外交成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日邦交正常化②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③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④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中日邦交正常化是1972年;②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是1979年;③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2001年;④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1991年;所以正确排序为①②④③,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9.(2019·山东菏泽一中模拟)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解析材料强调“一五”计划中工业的分布,东北、中部、西部均衡分布,强调工业布局的均衡发展,所以选B。答案B10.(2019·山东威海模拟)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解析中共八大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开始探索中国经济建设的会议,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故A项正确;“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项错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中共十三大,故C项错误;八大属于经济探索会议,与革命经验总结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11.(2019·海南单科,12)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5-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解析1953年至1962年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迫于国防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则发展缓慢,造成了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给农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60年冬天开始,党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至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才会促进材料中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故本题选B。这一时期,经济所有制结构没有变化,没有进行合作化运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没有解决,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12.(2015·海南单科,23)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我国从50年代到70年代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现象,并未涉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是1992年南方谈话之后我国经济建设提出的概念,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四川、安徽、广东等地出现的包产到户现象为1978年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借鉴,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自下而上方式推进,故D项错误。答案C13.(2017·江苏单科,13)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6-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解析材料中“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现象的出现,主要与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关,企业没有自主权,因此可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B项正确;股份制是1992年之后企业改革措施,A项错误;中国1986年才提出“复关”,C项错误;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D项错误。答案B14.(2019·山东枣庄八中模拟)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解析时间为1983年,允许私人个体户从事客货运输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活跃市场,故选C。材料涉及的是商品流通领域,排除A;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一直都存在,不是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排除B;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从1992年开始的,排除D。答案C15.(2019·山东聊城一中模拟)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解析1949—1976年中国照搬苏联的经验,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影响下,中国在相对封闭的背景下开展经济建设,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中国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贷款,这个过程反映的是中国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变化。答案C16.(2016·海南单科,25)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7-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确定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基础建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故B项正确。答案B17.(2018·海南单科,13)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