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史限时集训(一)(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合肥二模)殷墟甲骨卜辞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这反映了()A.宗教信仰逐步确立B.王权统治的神秘性C.人本意识日益显现D.宗法观念的制度化C[根据题干“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可以看出,由神本文化居统治地位到人开始敢于挑战神的权威,故选C项。]2.(2019·洛阳一模)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这一变化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贵族专权C.维护统治秩序D.增进文化认同C[由材料“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可知,通过同姓与异姓的交错杂居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故选C项;商周时期并未实现中央集权,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而非贵族专权,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增强文化认同,故排除D项。]3.(2019·衡阳联考)西周时期,有彝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上载有“铸兹宝簠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考于大宗”等语句。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B.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C.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B[本题考查西周时期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西周并无“皇权”一说,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宗皇祖、皇考、皇妣、皇母”和“子子孙孙永用享考于大宗”强调了大宗的特殊地位,宣扬了血缘继承关系,因此西周时期将大宗的地位刻在青铜器上体现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故B项正确;君权神授指君主的权力由神授予,材料表明君权源于大宗血缘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与僭越周礼无关,故D项错误。]4.(2019·武汉调研)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由此可见()A.礼乐制在楚地广泛传播B.楚文化体系完全形成C.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强-2-D.楚文化神秘色彩浓厚C[楚地本为南方楚文化,楚人引用《诗经》说明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中原文化得到楚人认同,也说明文化的同一性增强,故选C项;礼乐制体现在《礼记》中,而不是反映民风的《诗经》中,因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不能说明礼乐制在楚地的传播,故排除A项;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不能说明楚文化体系的完全形成,故排除B项;楚文化多鬼神,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无法体现楚文化中鬼神的神秘色彩,故排除D项。]5.(2019·上饶联考)《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其主张旨在()A.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B.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C.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A[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与材料中“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相符,故选A项;B项与材料中“明君制民之产”不符,本质上反映了君主利益,故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故排除C项;孟子的主张事实上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6.(2019·唐山一模)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A.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B.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D.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C[“规范”一词及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源于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且延续至今,体现了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深远,故选C项;材料强调“规范”对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但不等同于贯通整个中国历史,故排除A项;标准化生产开始于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工艺思想渗透人文精神,故排除D项。]7.(2019·宜宾二模)历史解释的要求之一是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基于下表中史实能够得出的解释是()时间事件周襄王元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周显王三十五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会见于徐州,互相承认为“王”-3-周显王四十六年韩、赵、魏、燕、中山等五个诸侯国国君也同时称“王”A.宗法破坏,等级不再B.王室衰微,礼崩乐坏C.分封破坏,王室内讧D.尊王攘夷,走向统一B[诸侯国之间出现会盟和相互称“王”的现象,这与西周分封制的内容是相违背的,实质是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礼乐制受破坏,故选B项;材料中的现象主要反映了分封制和森严的等级秩序受到破坏,并不能说明等级制度不存在,故排除A项;诸侯王是分封到地方的势力,是中央与地方矛盾,不是王室内讧的表现,故排除C项;分封制受破坏使社会日益走向分裂动荡而不是统一,故排除D项。]8.(2019·南充二模)春秋以来,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到了战国时,修墓道不用天子批准了,不但中型墓出现墓道,连小型平民墓也起而效尤。这种现象说明()A.诸侯已经取代周天子B.血缘关系被打破C.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D.礼乐制逐渐衰败D[材料“春秋战国以来,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修墓道不用天子批准……平民墓也起而效尤”可知,原来等级分明的礼乐制不再得到遵守,故D项正确。]9.(2019·桂林一模)墨家认为“天”与“鬼”是钳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出()A.儒学无法适应社会需要B.墨家思想具有实用色彩C.墨学在争鸣中发展完善D.墨家对儒家思想的扬弃B[由材料“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可知墨家主张为了追求财富可以取消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具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墨家而非儒家,故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墨家思想的发展,故排除C项;墨家与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不同的思想流派,儒家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墨家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故排除D项。]10.(2019·郑州二模)《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这反映出《韩非子》()A.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B.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D[根据材料“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可知韩非子主张恩威并施以加强对民众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并-4-不等同于荀子的“人之性恶”,故排除A项;材料主张“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并非“仁政”,故排除B项;材料“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是加强统治之术,与小农经济发展无关,故排除C项。]11.(2019·桂林一模)1926年,王国维先生作《桐乡徐氏印谱序》指出,近代出土的兵器、陶器、玺印、货币等古物上的六国文字(见下图),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这实际是那时当地的通用文字。这反映出()A.小篆是战国时期各国通用文字B.战国文字存在多元化发展现象C.夏商周历史都有传世文献可证D.战乱导致了部分区域文明消失B[由材料中“六国文字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这实际是那时当地的通用文字”,说明战国文字还未统一,存在多元化发展现象,故选B项;由材料内容可知六国通用文字是那时当地的文字,并非小篆,故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文字的不同,未说明夏商周的历史是否有传世文献,也未说明部分区域文明的消失,故排除C、D项。]12.(2019·潍坊一模)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周王室尚未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故排除A项;春秋时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但并未瓦解故排除B项;“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相对中原落后,根据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称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这说明华夏文化圈向外扩展,故选C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并未实现国家统一,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常州一模)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5-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语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材料二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1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能够概括出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根据材料一中“《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概括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根据材料一中“《礼记·中庸》语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概括出包容和谐精神。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宋明时期儒学家吸收佛道义理来解释儒家经典,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实现了儒学的理论化、思辨化和哲学化。答案:(1)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2)包容:融合先秦以来中国内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包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术观点不同的流派。创新: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将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继承先秦以来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而坚持学术的不断创新,使儒学更具思辨性、哲理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于血缘宗族社会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孕育生长的传统价值观念,便成为引导这一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换言之,正是血缘宗族社会的内在需求,为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传统价值观提供了存在的合理依据,而作为中华元典的“六经”,正是传统价值观的承载者。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连续性”形态的文明。-6-——摘编自姜广辉、程晓峰《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从西周的宗法制度谈起》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对材料中中国文明“连续性”形态的成因进行探讨。(说明: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解析:本题要探讨的问题是中华文明为何能稳定延续,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血缘宗族进行论证,也可以从中国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