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时空观念:以鸦片战争为时空起点,了解近代前期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2.史料实证:通过研究图表、数据等史料,解读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识点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背景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2.原因(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2)外商在华私自设立的工业、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等企业也迅速发展。3.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表现(1)农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2)手工业: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破坏,城市手工业遭受沉重打击。(3)商业和金融业①外国的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洋行大量增加。②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5.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误区警示]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进入近代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并开始解体。但在整个近代,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依然存在并在广大农村中还占据着统治地位。知识点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条件(1)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2)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2.途径(1)洋务派的官办企业。2(2)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3)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3.分布: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4.代表企业工厂名称时间地点创办者发昌机器厂1866年上海方举赞、孙英德继昌隆缫丝厂1873年广东南海陈启源5.特点(1)发展速度慢且不均衡: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2)部门分布不均衡:集中在轻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等。(3)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概念阐释]正确理解“近代民族工业”中的“近代”它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知识点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原因(1)客观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和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2)主观原因①政府自救: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②爱国人士: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3.表现(1)新建工矿企业增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快。(2)出现了一批著名企业,如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保兴面粉厂等。4.意义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图解识记]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史料一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史料二中国海关报告统计的主要农产品出口数据年代蚕丝(担)大豆(担)棉花(担)1871—1873375295750684861891—189359946760522290417史料三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②。史料四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解读](1)史料一中“1840年”“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说明上海开埠后,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出口,对外贸易兴盛,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2)根据史料二中的时间及表格中蚕丝、大豆、棉花出口数据的变化分析中国近代经济4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3)史料三中①处信息说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技术;②处信息说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剿发捻”“勤远略”。③处是史料四的关键信息,“旧轨”意指封建制度,“逸出旧轨的趋向”指封建制度受到冲击,并产生了近代化因素。[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3)根据史料三,分析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和目的。(4)史料四反映了洋务运动有哪些客观作用?【提示】(1)导致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导致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破产;客观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2)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增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3)原因: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下,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不得不正视并承认敌强我弱的事实,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封建统治。(4)在客观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1.经济结构变化(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2.变化原因(1)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2)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3)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4)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及评价1.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5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2.评价(1)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3)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逐步沦为资本主义附庸的过程。[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1.刘大白《卖布谣》中写道:“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歌词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民族工业的产生C[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大量商品输入中国,输入的洋货多为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而中国的土货滞销,土布、土纱等的销售陷入困境,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C项符合题意。]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丝、茶大量出口6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D[“解体”指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解体,即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故选D项;大批洋货涌入中国不能体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含义,故排除A项;B、C两项的说法本身错误,故排除。]3.19世纪,我国有一类企业“设总办、督办、会办、帮办、提调等主持运营,多由现任官员兼任,其薪俸亦以官阶而定,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衙门”。这类企业最有可能是()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洋务企业C.在华外商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B[洋务派的官办军事企业虽然采用了西方的技术设备,但并没有采用西方的管理体制——董事会与厂长经理制,其管理实际上是封建衙门式管理。]4.“陈启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民族工业兴起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清政府设置工厂B[注意抓住题干中的两个主要信息,一是人物陈启源,二是时间1872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工业的兴起,故B项正确。]5.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必要的资金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C.劳动力素质较低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D[材料反映出民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有价格高,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其中价格高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产品的成本高,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而设备和技术的落后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这也是导致产品质量差的主要原因。]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状况地点19世纪80年代前期状况19世纪80年代末期状况山东—土纱每千克白银6两,洋纱仅3两多浙江鄞县家庭纺织业发达“百里不闻机声”7江西茶叶每千克700文茶叶每千克640文广西桂皮每50千克白银7至8两桂皮每50千克白银8至9钱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额由四五十年代的每年一千万至三四千万海关两,迅速上升到1864年的1.05亿两,中国也很快由出超国变为入超国……19世纪70年代后,晚清中国的洋务运动投资方向发生了变化。材料三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2)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两种经济现象有何内在联系?(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19世纪中后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设问入手,进行对应性思考。第(1)问,可以结合表格内容从中国传统手工业和土特产品的不同境遇分别予以概括。第(2)问,可以从表格中企业的名称入手推理出其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第(3)问,难度较大,可以从经济结构变化的几个方面进行概括。[答案](1)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大量涌入中国的沿海省份,并逐步取代土纱土布,使沿海地区一些专以纺织业为生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西方列强开始操纵中国的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2)新变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联系: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经济近代化有了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