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1.重点:慕尼黑阴谋的实质和影响。2.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1.概念: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时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实行姑息纵容政策。2.表现(1)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时,得到英法操纵下的国际联盟的迁就。(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英法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3)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英、法等国采取了“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4)西班牙内战期间,一些英国、美国的公司也用不同方式帮助了西班牙法西斯势力。二、慕尼黑阴谋1.背景(1)面对德国在1938年吞并奥地利,英法等战胜国平静地接受。(2)德国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割占苏台德区的要求遭拒绝后,英法等国向捷施压,企图换取一时和平,并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2.过程:1938年,慕尼黑会议召开,英法两国同意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3.影响(1)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2)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深度点拨]慕尼黑阴谋成为绥靖政策顶峰的原因①此前的绥靖政策,主要是通过所谓的“中立”和“不干涉”的方式体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还不甚露骨。②慕尼黑阴谋是英法公开与法西斯国家直接勾结在一起,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三、集体安全的落空1.背景-2-(1)一战以后,很多欧洲国家主张建立集体安全体系。(2)由于绥靖政策的推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没有被国联制裁。(3)欧洲局势日益紧张,英法和苏联都面临着战争威胁。2.概况(1)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未达成一致。(2)1939年8月,三国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结果,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最后一次努力归于失败。3.后果:《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1)过程①为防止英法与苏联结盟,德国积极展开外交活动。②苏联与英法不能结盟,转而寻求避战自保。③苏德双方于1939年8月在莫斯科签订条约。(2)内容①规定双方互不使用武力。②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向第三国提供任何援助。③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4.影响:西方大国执行利己主义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一再受到纵容,世界大战迫近。[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57“学思之窗”,结合本课和前一课的内容,请思考:为什么丘吉尔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不必要的战争”?20世纪30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提示】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反法西斯国家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法西斯轴心国的综合国力。然而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使得法西斯势力越来越嚣张,直至全面发动战争。因此,丘吉尔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不必要的战争”。②20世纪30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大都处于孤立无援、各自为战的境况,未能形成反法西斯斗争的统一力量,所以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绥靖政策史料一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3-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国际关系史》[解读]由史料一中“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削弱”“满足侵略者……既得利益”来分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实质。史料二还有30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国际关系史》[解读]由史料二中“经济危机……外交政策”“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的敌人”等信息分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实质。[思考](1)史料一、二中英法纵容法西斯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英法两国实力削弱;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影响到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无视小国利益;希特勒的欺骗策略。(2)根据上述史料,谈谈你对绥靖政策的认识。【提示】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目的是通过部分满足侵略者的贪欲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基础上的;具有反苏性质。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实质(1)原因①英、法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受到极大削弱,导致其不敢同德、意、日法西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②1929年经济大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战争。③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④法西斯巧妙地利用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打出“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⑤英、法资产阶级企图牺牲苏联和小国利益避战自保。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负罪感。-4-⑦英法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不愿破坏现状。(2)实质:为了保全自己,竭力避免与法西斯国家直接冲突,不惜牺牲一些局部的或小国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将祸水东引,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政策也是一种绥靖政策。[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2.慕尼黑阴谋使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3.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欧洲一些国家寻求维护本国安全的出路,但集体安全的落空导致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难以避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王春良《世界现代史》材料二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将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证各项允诺将这样付诸实现。——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5-“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规范解答】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抓住材料一中“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的信息,可以得出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第二小问,从法国的角度来分析其意图可得出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根据材料一中“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后果为: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布拉格政府”的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希特勒想得到的“东西”是苏台德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很明显看出是绥靖政策;第三小问,联系绥靖政策的影响来作答即可。[答案](1)原因: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意图: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后果: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2)“东西”:苏台德区。政策:绥靖政策。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1.20世纪30年代国联的所作所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国联()A.仅是一个软弱的国际机构B.无法制止战争却是伸张正义的讲坛C.成为法西斯国家操纵的工具D.成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D[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实行纵容、绥靖政策,故选D项。]2.1938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致电法国外长说:“一旦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未能获得和平解决,法国政府不应对英国政府的态度抱有任何错误的幻想。”这段话的实质含义是()A.向法国表示英法共同行动的愿望B.通知法国,丘吉尔将对德采取强硬政策C.英国反对法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等结盟D.要求法国在捷克问题上对德妥协D[题干材料大意是“捷克问题未能获得和平解决,法国不应抱有幻想”,实质要求法国在捷克问题上对德国妥协,故选D项。]3.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一结局()①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③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6-C.①③④D.①②③④D[英、法、苏谈判的破裂,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最后一次努力归于失败,这有利于德国侵略计划的实施,也使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从而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因此,①②③④圴符合题意。]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达拉第被当作凯旋而归的英雄得到迎接和欢呼。巴黎的报刊都在狂热地称颂达拉第和外长博内,赞扬他们同张伯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起“拯救”了和平。勃鲁姆甚至在《人民报》上写道:“没有一个法国女人或者男人会拒绝向尼维尔·张伯伦和爱德华·达拉第两位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战争不会落到我们头上了。巨大的灾祸消除了。生活能够重新自然进行下去。我们每个人都能重新恢复工作,高枕无忧。每个人都能享受秋天绚丽的阳光”。——吕一民《法国通史》(1)材料中“‘拯救’了和平”是指哪一事件?结合材料分析英法这一做法的目的?(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巨大的灾祸消除了”的认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赞扬他们同张伯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战争不会落到我们头上了。巨大的灾祸消除了”可知“‘拯救’了和平”的是慕尼黑协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没有一个法国女人或者男人会拒绝向尼维尔·张伯伦和爱德华·达拉第两位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战争不会落到我们头上了。巨大的灾祸消除了”可知英法之所以和法西斯国家签订协议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牺牲小国利益,避免和法西斯国家发生战争。第(2)问,《慕尼黑协议》实际上宣判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死刑,使这个国家不但丧失了大量领土、人口和重工业实力,而且还打乱了它的整个铁路运输、公路交通、电话电讯系统,使它丧失了重要的防卫屏障,最终被德国吞并;英法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使斯大林对英法将法西斯祸水东引的企图有所警惕,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促使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慕尼黑协议》使希特勒看透了英法的虚弱,他更加肆无忌惮地横行于欧洲大陆,随着二战的爆发,他们也遭到法西斯国家的进攻。[答案](1)事件:《慕尼黑协议》的签订。目的:维护自身利益,避免与法西斯国家的战争,牺牲弱小国家。(2)认识:灾祸并没有消除。法西斯德国不仅侵占了苏台德地区,而且进一步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促使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英法自身来讲,很快尝到了绥靖政策的苦果,随着二战的爆发,它们遭到了法西斯国家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