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自由放任”的美国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1.时空观念: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史实、影响为时空线索,形成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时空特征。2.唯物史观:通过学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必然性和影响,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爆发:1929年10月,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本土爆发。3.扩展: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4.特点(1)范围广: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2)破坏性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业也遭受灭顶之灾,农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3)持续时间长: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5.影响(1)经济: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2)政治:工人罢工运动频繁、农民运动也不断高涨,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3)世界局势: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局势紧张。[易错提醒]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过分投机股票市场是直接原因。知识点二杯水车薪1.危机前的美国经济(1)20世纪20年代,美国依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膨胀起来的实力,扩大生产,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经济一片繁荣。1928年,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头。2(2)经济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过度的贫富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造成“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3)1929年胡佛入主白宫时,美国正值经济繁荣的顶峰,但经济危机的凶兆已经显露。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初期(1932年前)①特点: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②内容: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维持生产和投资;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鼓励企业投资;1930年,大幅度提高关税。③影响:使美国经济掉入“沟底”。1932年,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2)调整(1932年)①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及各州提供贷款;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②影响:美国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胡佛名声扫地,最终被人民抛弃。[概念阐释]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提倡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通常被视为由于工业革命和随后的资本主义体制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知识点三病入膏肓的经济1.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业务被迫部分或完全停顿。2.工业危机:工业生产持续下降,重工业部门所受的打击尤为沉重。3.农业危机: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农产品批发价格暴跌。4.商业危机: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5.政治危机(1)失业现象严重。(2)阶级矛盾激化,整个社会一片混乱。6.信任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信心,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史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①。当时美国还流行一种说法:“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②。史料二本来,股票市场的繁荣只能依靠资本收益的提高,而现在股票本身却成了交易的形式,所以依靠投机支持的股票市场很快达到其能发展的极限而走向崩溃③。史料三同1929年相比,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国下降36.1%,英国下降3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④。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经济大萧条研究》史料四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⑤。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⑥。——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解读](1)注意史料一中①处信息数字的变化,②处信息“贷款购物”和史料二中③处信息股票市场走向崩溃,说明了经济危机爆发的三个方面的原因。(2)史料三中④处信息说明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大,危害深。(3)史料四中⑤处信息实质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⑥处信息反映胡佛主张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思考](1)根据史料一和史料二,归纳概括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源于美国的经济大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世界的主要原因。(3)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临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世界各国在初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结果如何?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提示】(1)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分期付款导致银行不良信贷增多;股票市场崩溃。(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美国经济发达,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3)措施: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结果:经济形势更加恶化。启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反对保护主义,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要适时进行改革。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1.对策(1)提高关税: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2)实行货币贬值: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2.教训4(1)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2)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3)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1.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世界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2.经济危机引起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3.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这就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也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危机。[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1929年10月,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生产大幅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突出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2.在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是由盲目生产、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胡佛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它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推入了深渊,迫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来挽救现存的社会制度。3.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5一。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是()A.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B.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C.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D.民主政治转变为富人专制B[从题干可看出,繁荣时期的美国,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扩大,从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加剧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故选B项。]2.下列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股票投机盛行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力C.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腐朽,丧失了生命力D[股票投机、人民购买力低、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等反映了产销矛盾,均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故排除A、B、C三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但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生命力,故选D项。]3.“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A.破坏性严重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C.持续时间长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B[由材料“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可知,盲目的生产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故B项正确。]4.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C[调高关税属于贸易保护的表现,不利于世界经济良性发展。A、D两项表述与题干信息不符;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项。]5.1930年12月胡佛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其依据是()6A.重商主义经济理论B.新经济政策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D.国家政权干预经济思想C[由材料信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可知,胡佛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是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故C项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胡佛总统时期的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二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胡佛始终强调危机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强调美国对欧洲的冲击。——据卢文璞《世界现代史》材料三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40%,1932年相当于1900年的水平,(20世纪)20年代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这时被人们称作“饥饿总统”。——《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1)根据材料,归纳美国人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基本论点。(2)材料一、材料二反映出当时美国人对危机的看法在哪些方面达成了共识?有何共同缺陷?(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前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解析]第(1)问,要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对他们各自的观点进行概括。第(2)问,要说明他们对经济危机的危害有所认识,但都没有找到危机发生的根源,只是看到表面现象。第(3)问,前两则材料是对危机的错误认识,导致出现材料三中危机加深的局面。[答案](1)梅隆认为经济危机无法遏制,它的发生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必然联系;弗里德曼认为美国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偶然事件引起的;胡佛认为欧洲的危机影响了美国,而欧洲学者的态度与胡佛相反。(2)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危害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缺陷:都没有认识到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3)正如前两则材料所反映的那样,对经济危机缺乏本质认识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