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前仿真模拟卷(十一)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2.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流派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3.某朝代中央政府在全国划分了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一朝代是()A.秦代B.汉代C.唐代D.元代4.《通典·职官》记载:“大唐侍中、中书令是真宰相。其余以他官参掌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下列各项中对这段史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唐代三省制一度被废②唐代实行集体宰相制③唐代宰相有名无实④宋代宰辅制度部分沿袭唐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道:“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这体现出()A.古代农民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B.经营农业是当时农民的毕生追求C.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2-D.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6.有人这样评论某位词人:“他(她)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下列人物,最符合这一评论的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7.唐代诗人杜牧指出:“慥(杜牧堂兄)今在郢州汨口草市(汉水中游的一个埠口),绝俸已是累年。孤外甥及侄女堪嫁者三人,仰食待衣者不啻百口。”据此可知()A.草市演变成地方商业中心B.草市成为大户居住之所C.商人凭经济实力控制草市D.州城中的草市十分繁荣8.中国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此次战争结束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9.从1887年到1912年,宁波创设了19家现代工业企业。到1921年,全宁波共有39家现代工业企业,分类如下:企业经营类别数量企业经营类别数量棉纺针织业9家食品加工业11家机器修理业6家公用交通业5家日用品工业8家据此可知()A.面粉业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B.宁波的近代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C.宁波发展近代工业的条件优于其他地区D.宁波近代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清政府放松限制10.19世纪末,严复为中国引进了赫胥黎和斯宾塞的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思想。他腰斩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形成《天演论》,在翻译过程中加进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的第一大潮,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前最重要的思潮。严复的学说一度盛行的主要原因是()A.能提醒国人奋发图强,挽救危机-3-B.洋务思潮破产,维新思潮兴起C.《天演论》的科学性D.保持中华民族优越性的需要11.上海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下列有关说法最准确的是()A.西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B.反映了当时中国百姓的饮食已经完全西化C.近代中国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了很多西餐厅D.近代中国的农业开始按照西方标准生产12.下图为蒋介石于1937年9月颁发给朱德的委任状。对这一史料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它拉开了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B.它说明了国共走向了合作抗日之路C.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D.它反映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成功开辟13.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A.“和平共处”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14.一位英国记者在中国某地参观后说:“这里草草建成了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人们有的用筐抬矿石,有的给炉子添火……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原料一模一样,没有变化。”他描述的是()A.“一五”计划的成果B.“大跃进”运动的表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征D.手工业合作化的产物15.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4-占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④浦东的开发开放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伯里克利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共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使我们信服”。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以前要宣誓:“他们将公正和依法从政,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这说明古代希腊崇尚()A.法律至上B.直接民主C.公民意识D.权力制衡17.中世纪的绘画只能围绕着《圣经》的故事来表现,耶稣、圣母、天使和圣徒的姿态、表情都是固定的。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一变化反映了()A.宗教绘画技法的改变B.绘画摆脱了宗教题材C.绘画揭示了自然人性D.科学方法融入了艺术18.被尊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在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其政治理念在1787年美国宪法的主要体现是()A.总统为三军总司令B.行政、立法、司法分立C.人民主权高于一切D.议会至上19.“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出现B.19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形成C.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0.通用汽车公司驻15个国家的49位海外代表,向华盛顿发了106封电报,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新的关税法将会孤立美国经济,并招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大约一千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上书胡佛总统,但是《斯姆特—赫利关税法》最终还是通过了。对于此事件,下列说法准确的有()-5-①该事件的历史背景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②“新税法”会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该历史事件严重阻碍了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④巩固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1.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A.吞并奥地利B.割占苏台德地区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进攻波兰22.下表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速度(单位%)统计表。据表格信息可知区域贸易自由化()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总进口区内进口区外进口总进口区内进口区外进口总进口区内进口区外进口1990-1994年15.310.217.89.039.109.8218.21.16221995-1999年9.0611.78.115.676.364.9921.62.02169差额-6.241.5-9.69-3.36-2.74-4.833.40.86147A.使发达国家经济开始依赖发展中国家B.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的浪潮C.极大冲击了发达国家经济安全与主权D.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3.《史记·秦始皇本纪》用于研究司马迁是第一手史料,用于研究秦始皇则是第二手史料。这表明()A.在史学研究中第一手第二手史料难区分B.双重证据法是史学考证的重要方法之一C.第一手史料研究价值远高于第二手史料D.史料的类别可随着研究对象变化而变化24.戈雷岛见证了殖民罪恶,造成这种殖民罪恶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家贪得无厌B.非洲的愚昧落后C.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6-D.美洲对劳动力的需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国名对于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具有强烈的凝聚意义和符号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代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名也……以一姓之朝代而诬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于三者俱失,万无得以,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嫌骄泰,然民族之各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梁启超《中国史叙论》(1901年)材料二革命党人于1911年11月11日晚组织了谋略处,做出了下面这样一些重要决定:“一、以咨议局为军政府及都督;二、称中国为中华民国……”“称中国为中华民国”的含义深远:其一,它说明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是这个地方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号,“中华民国”只是将其具体化。其二,它说明自此后,“中国”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中国不再是文化共同体,而是现代政治共同体的指称了。在这里,“中国”不是“中华民国”的简称,中国人通过“中华民国”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现代认同。——李扬帆《未完成的国家:“中国”国名的形成与近代民族主义的构建》(1)阅读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这一观点的客观原因。(8分)(2)阅读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社会习俗角度论述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10分)26.一战后,美国总统倡议建立国际联盟,但美国最终却未加入国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7-领都拥有一票。材料二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去美国作了10000公里的旅行,到处演说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均摘自《国际关系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国联的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10分)(2)据材料二内容,你如何理解西方评论家的话?(8分)2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于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皆孔子改制之事也。——摘编自康有为《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