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块提升练(三)中外现代文明(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9·广东深圳调研)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解析据题干材料,“《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说明强调工商业改造的稳定性,故选B项。从题干无法判断改造的成果,排除A项;题干无法体现与“一五”计划的关系,排除C项;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就已经基本恢复,排除D项。答案B2.(2019·江西赣州十四县模拟)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方面拒绝了台湾国民党当局提出的让美军“协防(金门、马祖、大陈等)外岛”的要求,另一方面建议国民党政府弃守外岛,退守台湾、澎湖。美国这一政策()A.有助于缓和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B.企图造成台湾与大陆分裂的事实C.表明其无意于插手台湾地区事务D.客观上有利于大陆武力解放台湾解析根据材料“建议国民党政府弃守外岛,退守台湾、澎湖”,可知美国的目的是隔断两岸的联系,造成两岸的分裂,故选B项。美国的建议不利于中国国家的统一和两岸的和平稳定,A项错误;美国的建议本身就是对我国台湾问题的粗暴干涉,C项错误;美国建议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澎湖”,以及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本身就是阻止大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D项错误。答案B3.(2019·四川德阳第一次诊断)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2-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解析新中国前期的四次扫盲运动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识字率,认同新中国政权,故选B项;义务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普及的,排除A项;高科技水平的提高与扫盲运动关系不大,排除C项;扫盲运动与高校院系调整关系不大,排除D项。答案B4.(2019·山东济南模拟)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紧急指示信》中强调“要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制度”。之后安徽、湖南、广西等省农村纷纷进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试行工作。到1962年,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民已超过20%,安徽省更是达到80%。这一制度的试行()A.适应了农业经济恢复的需要B.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说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瓦解D.说明农村所有制成分发生改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1959年到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说明题干中“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试行是为了适应农业经济恢复的需要,故选A项。答案A5.(2019·湖南株洲质量检测)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等,先后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得益于中国()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掀起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排除A-3-项;1971年,我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涉及的是西方国家,排除D项。答案C6.(2019·河南洛阳一模)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A.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C.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D.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解析据题干材料“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可知弱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旨在扩展对外交流,故选A项。“摆脱了”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突破了美苏两极格局,排除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中国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排除D项。答案A7.(2019·四川绵阳二次诊断)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据此可知,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D.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我国建国30年来的工业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C项。答案C8.(2019·湖北名校大联考阶段测评一)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表,据此可知我国()阶段主要行政区划层级划分1949—1954年大行政区—省—县—乡四级制;两个准层级:专区、区公所-4-1954—1966年省(自治区)—县(自治县、自治旗、县级市)—乡(民族乡、镇)三级制;三个准层级:专区、区公所、街道办事处1966—1978年省(自治区)—地区(自治州、地级市)—县(自治县、自治旗)—人民公社(街道办事处)四级制1978年开始省(自治区)—地级市(自治州)—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四级制A.民族区域自治效果显著B.地方行政区划基本稳定C.意识形态色彩较为浓厚D.社会主义民主初见端倪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省、县、乡地方行政区划形式基本变化不大,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特指少数民族地区,A项错误;行政区划的演变,与意识形态无直接关联,C项错误;地方行政区划不能简单与社会主义民主挂钩,D项错误。答案B9.(2019·四川广安、眉山、内江、遂宁第一次诊断)改革开放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A.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B.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D.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解析据题干材料中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反映了汽车行业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故选B项。从材料可知合资企业占主导是指汽车制造业,排除A项;我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中国拥有最先进的汽车核心技术,不能说明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排除D项。答案B10.(2019·四川遂宁第一次诊断)据下图可推知,这一时期我国()-5-我国城镇不同部门就业比重变化示意图(1978—2004)注: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包括城镇就业中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以大量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业转移劳动力为主的未纳入统计部分的从业人员三部分。A.非正规部门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B.传统正规部门遭遇发展瓶颈C.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D.新兴正规部门发展速度缓慢解析根据材料图表并结合时间段得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镇并成为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的主力,故选C项。答案C11.(2019·四川南充一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D.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解析1954年宪法适应了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1982年宪法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我国的基本法律架构都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不会因为宪法的修改而改变,排除B项;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进,排除D项。答案C12.(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测试)下表为2013—2016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单位:万人)统计表。据此可知,我国()-6-年份2013201420152016中等职业教育675620601593普通高中823797797803A.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措施B.推行“科教兴国”战略C.教育改革放缓和迟滞中等教育发展D.对高校建设力度加大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基本趋稳,共同发展,故选A项;材料不能反映科教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分量,排除B项;招生人数基本稳定,说明两类教育发展平稳,排除C项;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均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排除D项。答案A13.(2019·安徽蚌埠质量检查)据统计,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836个,1980年增加到3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文艺领域的发展布局趋于平衡B.文化体制改革已深入开展C.文艺界仍然受“左”倾错误影响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新中国艺术团体的发展布局是相当不平衡的,传统的戏曲剧团占据绝大多数,而乐团等只有极少数,这说明“文革”以来的“左”倾思想依旧在作祟,故选C项。答案C14.(2019·四川绵阳高中二次诊断)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B.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7-解析据题干材料,反对新政的宣言书中说“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结合新政内容,这应该是指新政中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实施基本的生活保障,故选D项。答案D15.(2019·广东佛山顺德区二模)美国绝大多数学者对罗斯福新政的看法是:“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政府有魄力有决心贯彻‘新政’的策略,那么即使没有战时经济活动的帮助,国家也能重新繁荣起来。”据此推测,罗斯福新政()A.实现了美国的重新繁荣B.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C.没有在实践中贯彻执行D.破坏了美国政体结构的稳定解析据材料“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政府有魄力有决心贯彻‘新政’的策略,那么即使没有战时经济活动的帮助,国家也能重新繁荣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罗斯福新政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的,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使被经济危机破坏的美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A、C两项错误;据材料得出罗斯福新政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D项错误。答案B16.(2019·广东茂名综合测试)乌克兰号称“欧洲粮仓”,以3%的苏联国土面积占比长期承担苏联30%以上的粮食征集总量。1932—1933年,乌克兰不堪重负,终于爆发大饥荒,损失400万—500万人口。造成此次大饥荒最主要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B.经济危机冲击了乌克兰农业生产C.为支持工业化对粮食过度征购D.苏联政府对救济工作消极应对解析题干材料强调乌克兰以3%的苏联国土面积占比长期承担苏联30%以上的粮食征集总量,再加上斯大林模式下工业化需要牺牲农业,故选C项。材料没涉及自然灾害问题,排除A项;乌克兰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小,排除B项;材料没体现苏联政府的救济工作问题,排除D项。答案C17.(2019·河南洛阳模拟)1938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68.4%,而1953年仅有14.4%出口产品输往西欧。这一变化主要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