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有人认为:“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合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里的“现实目标”指的是()A.黄金和土地B.资本C.商品市场D.原材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目的。“现实目标”指的是当时西欧社会各阶层狂热追求黄金、白银,A项正确。答案:A2.南非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曾说:“西方人来到我们面前时,手中拿着《圣经》,我们手中有黄金;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黄金,我们手中拿着《圣经》。”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②商路不畅引发商业危机③传播基督教④殖民扩张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从材料中的“黄金”与《圣经》的对调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①③,A项正确。答案:A3.(2018·江西南昌十中高一期中)达·伽马远航赴印度期间携带了一批衬衫,返航时带回来大量香料。达·伽马此行的社会背景是()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B.欧洲物价上涨C.欧洲商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伽马远航携带的“衬衫”是商品经济中的手工业制成品,用来换取欧洲所需奢侈品,体现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而B、C、D三项则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均排除。答案:A4.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是指()2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迪亚士于1487年发现了好望角,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达·伽马于1497年到达亚洲,麦哲伦于1519~1522年进行了环球航行,所以A、B、D三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C项。答案:C5.(2018·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④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欧洲与亚非美洲之间均有直接的商业联系,正确;②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中叶,错误;③示意图表明丝、茶等商品流向欧洲,白银流入亚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流向了中国,正确;④示意图表明,玉米通过美洲和欧洲流入亚洲,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答案:C6.(2018·四川成都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在西欧,“小麦的价格从十六世纪初到世纪中未有上升,而在世纪末却涨到了四倍于世纪中的价格”。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黑奴买卖致农业劳力减少B.贵金属大量输入冲击市场C.机械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D.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的减产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欧,造成物价上涨,故B项正确;机械化生产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圈地运动发生在英国,而且圈地运动促进农业发展,故D项错误;黑奴买卖对西欧劳动力的影响不大,故A项错误。答案:B37.(2018·黑龙江试验中学高一期中)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A.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项正确;A项错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才逐渐导致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此时仍有许多国家是封闭的,如中国;题干没有涉及世界市场,排除B项;D项指的是文艺复兴,与题干无关。答案:C8.(2018·河北邯郸市一模)据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达到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推动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C.清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D.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18世纪由于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促使亚洲商品不断在欧洲市场出现,B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出口,A项错误;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中期,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8分)9.(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马铃薯在传入欧洲之初,并不受人们的欢迎,绝大部分欧洲人对它持一种非常不友好的态度。他们甚至认为马铃薯会导致麻风病和不道德;欧洲人以前从未吃过块茎类食物,《圣经》中也没提到过马铃薯;马铃薯来自美洲,在那里它是不开化的、被征服的种族的主要食物……在欧洲,甚至在马铃薯被称为“魔鬼的苹果”的苏联,农民在最初的犹豫不决之后开始大规模栽培马铃薯。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英国的农村社会,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新的城市环境中,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4材料二:玉黍(玉米)……生地瓦砾山场皆可植,其嵌石砷尤耐旱,宜勤锄,不须厚粪,旱甚亦宜溉……收成至盛,工本轻,为旱种之最。——包世臣《齐民四术》三十年前,从无开垦者。嗣有江苏之淮、徐民,安徽之安庆民,浙江之温、台民,来杭湖两属之各县,棚居山中,开种苞谷(玉米)……近已十开六七矣。每遇大雨,泥沙直下,近于山之良田,尽成沙地;远于山之巨浸,俱积淤泥,以致雨泽稍多,溪湖漫滋,田禾淹没,岁屡不登……他日之钱粮何出,犹其后焉者也。——汪元方《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185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对待马铃薯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玉米种植的两种态度及其各自理由。(8分)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美洲作物传播的主要因素。(4分)答案:(1)变化:从不友好到接受。原因:思想观念变化,科学进步,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战争影响。(2)包世臣支持,理由:易于种植,拓展耕地面积,工本轻,收成多。汪元方反对,理由:过度垦殖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正常粮食生产和财政收入。因素:动植物自身的适应性,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水平,人地矛盾,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