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修1-4学案 岳麓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选修1-4第1讲中国古代的改革[考纲要求]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考点一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1.背景(1)时代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②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地主阶级要求改革旧制度。③“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法家思想为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2)秦国现状①国势衰落:无论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皆落后于其他六国。②秦孝公继位:广纳贤士,决心变法图强。③商鞅宣传变法。2.措施(1)政治①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②建立什伍组织,实行什伍连坐制度。(1)政治③建立县制,地方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④规定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2)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3)文化: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2-3.历史作用(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3)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的下一步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史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解读史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的改革措施。史料三……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迁。解读史料体现的是实行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史料四……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投入官府为奴。解读史料体现的是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等措施,促进了国力的提高。史料五(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3-——《史记》卷六十八解读史料表明商鞅变法使秦民富国强,社会安定,民风淳朴。(2014·高考浙江卷,节选)史料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思考:根据史料,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要点提示:(1)指导思想:法家思想。(2)作用:增强了国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发展,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建立及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商鞅变法的四大方面八个要点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大方面八个要点:政治上,定法律、行县制;军事上,奖军功;经济上,重小农、废井田、统一度量衡;思想上,焚诗书、改习俗。其影响宏观上要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微观上从对秦国历史发展的作用的角度分析。2.商鞅变法的五大特点(1)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加快了秦国的社会转型。(2)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3)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4)不畏权贵、严刑峻法。(5)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4-3.体现地主阶级利益的三大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这就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2)废除井田,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权,准许土地自由买卖,保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便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这样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封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3)建立县制,实际上废除了分封制,打破了原来的封疆界限,剥夺了奴隶主贵族对地方的控制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考点二游牧民族封建农耕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1.历史背景(1)有利条件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各民族生活在一起,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社会矛盾①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民族矛盾。②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危机。(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2.改革内容(1)经济①实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徭役、兵役。②推行三长制:三长(邻长、里长、党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2)政治①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按政绩考核地方官吏。②迁都洛阳: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控制黄河流域。-5-(3)社会风俗①易服装:鲜卑族改穿汉装。②改汉姓:鲜卑姓氏改为汉姓。③讲汉语,与汉族人通婚。④行汉制,包括机构设置、礼仪、典章等。3.历史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2)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3)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4)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要点图示]孝文帝改革的要点史料一神瑞二年(415年),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冯太后、孝文帝下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魏书·食货志》史料二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魏书·成淹传》解读史料表明自然灾害频繁、京城粮食供应困难,也是迁都洛阳的原因之一。史料三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解读史料说明孝文帝精通诸子百家、儒家经典,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这促进了他后来推行汉化政策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史料四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6-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伽蓝记》解读史料表明迁都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和北方的民族融合。史料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思考:(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要点提示:(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举一例说明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1.改革前的矛盾及对应解决措施(1)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2)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3)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性质:少数民族主动封建化的改革。(2)影响①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7-③生活方式汉族化: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民族融合的实质(1)北方民族大融合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质是封建化。(2)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方面的汉化。考点三克服统治危机谋求富国强兵——北宋王安石变法1.历史背景(1)社会危机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北宋集中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导致“三冗”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③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不断,财政入不敷出。(2)有利条件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2.主要措施(1)富国之法①青苗法a.措施:每年夏秋两收前政府以低息贷借给农民钱或粮食,收获后农民按20%—30%的利息率归还。b.作用:限制了大地主、高利贷者的剥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②募役法a.措施:州县政府按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b.作用:保障农民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地主特权。③其他a.措施: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b.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8-(2)强兵之法①措施:实行“省兵”和“强兵”措施,如精简军队,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②作用: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3)取士之法①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是科举考试内容;批评“恩荫”制度,实行择优录用原则选拔人才。②作用:为变法选拔了一批人才,推动了新法的实行。3.历史作用和教训(1)历史作用①积贫局面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②积弱局面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历史教训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9-史料一宋太宗至宋英宗时期财政情况。时代岁入(缗)岁出(缗)盈亏(缗)太宗至道末年(976年)22245800—余大半真宗天禧末年(1021年)150850100126775200余24074900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126251964—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8405120343174非常费:11521278亏15736047史料二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而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宋史》卷二八四解读史料表明北宋中期面临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史料三北宋的既定政策是纵容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而且给予免税免役的特权。而中小地主和较富裕的自耕农,为逃避繁重的税敛和差役,宁愿托庇于官绅和豪强之家,伪立契约,假称土地已典卖,自己沦为佃户,实则仍在原有的土地上耕种,但要把收获物的一部分交给官绅和豪强之家。史料四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解读史料表明北宋初纵容土地兼并,豪强拥有免税特权,造成赋税不均,逃税现象严重。一方面加剧了政府财政困难,另一方面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史料五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治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解读史料反映出“岁币”的存在加剧了北宋的负担。-10-史料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

1 / 1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