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访问中国时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评价的是中国的()A.百日维新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解析:选C。五四运动第一阶段先锋是学生,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符合“14岁多的孩子领导”“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的信息,故C项正确;百日维新没有广泛社会基础,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社会基础,不符合“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领导的,没有以学生为主力,故D项错误。2.《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宣言意在强调()A.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北京的罢课B.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C.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革命运动D.工人阶级给北洋军阀政府以强大压力解析:选D。“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表明工人阶级给北洋军阀政府以强大压力,故D项正确。3.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解析:选C。五四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且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故C项正确。A、B项错误,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或革命没有深入到群众中;D项错误,国民革命由国共合作领导,不符合题干中“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2-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华民族面临的内忧外患主要是()A.袁世凯复辟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B.五四运动、俄国十月革命C.军阀割据混战、华盛顿会议重新瓜分远东太平洋D.北伐战争、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解析:选C。20世纪20年代前后处于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华盛顿会议发生在1921-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内忧外患,故C项正确;1915年袁世凯复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世界经济危机开始于1929年,故D项错误。5.“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A.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B.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C.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D.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解析:选C。根据材料“消灭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可知,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把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确立为当时的主要目标,故选C项。6.“中国大地从南到北,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上述“革命的火焰”始于()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C.国民党一大D.北伐战争解析:选C。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推动了国民革命兴起,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与材料“两三年之内”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革命的火焰”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是“革命的火焰”的高潮,而非开端,故D项错误。7.有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国民党组织遍及全国90%的省区和将近1/4的县份,实有党员人数增至54.4万余人,国内党员占到82%,远不再是原先那种情况了。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辛亥革命的成功B.袁氏复辟的失败-3-C.国民党全面改组D.国共关系的破裂解析:选C。材料“国民党组织遍及全国90%的省区和将近1/4的县份,实有党员人数增至54.4万余人,国内党员占到82%”说明国民党党员人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1924年国民党全面改组,实力壮大,故C项正确。8.口号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某同学翻阅史料时发现了如下口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者出兵满洲干涉中国内战!督促全国反奉军队速灭张作霖、李景林、张宗昌的势力,并驱逐日本在满洲所有武力!”该口号最有可能出现于()A.甲午战争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解析:选C。据材料“中国内战”和“全国反奉军队”可知,此时是国民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甲午战争是中日之间的战争,不是“中国内战”,故A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没有军队参与,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不是内战,且抗日战争时期张作霖已被炸死,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最后,北伐军终因孤军深入而失败。——选自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二1926年7月1日,蒋介石下达北伐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北伐进军计划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以“各个击破”为战略方针,蒋介石开始了挥师北伐,虽然平定湖北后,蒋介石改变策略转战了江西,但是这一战略的改变是符合当时战略需要的……在不超过半年的时间里,蒋介石统帅的北伐军击溃了吴佩孚,打败了孙传芳,占领了湘、鄂、赣和江浙等省,把国民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并且取得了战争胜利。——摘编自沈家玉《国民革命军北伐大事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北伐的目的和影响,并分析北伐失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和影响,并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推翻清政府统治。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一可判断出对清政府造成的震撼,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牵制清政府军队、扩大太平天国的影响、支持南方的太平军活动等角度分析。第三小问失败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战略失误、孤军深-4-入、清军力量强大等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对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二“把国民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并且取得了战争胜利”分析得出。第三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二说明战略方针的正确性,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共合作、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广大战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作用以及苏联的支持和帮助等角度分析。答案:(1)目的: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影响:震撼清朝心脏地区,扩大了太平天国的影响,牵制大量清军,客观上支持了南方太平军的斗争。失败原因:太平军孤军深入,后援不足;清军力量强大;太平军战略失误。(答出两点即可)(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影响: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宣传了革命思想;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答出两点即可)原因: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广大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苏联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