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一、选择题1.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上呈给皇帝供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A.弱化了君主权力B.扩大内阁决策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使辅政制度完善解析:从材料“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可知该规定加强了皇权,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可知内阁大臣只有票拟权,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一规定前后行政效率的对比,不能反映出这一规定提高了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大臣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皇帝批阅同意后批红,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使辅政制度完善,故D项正确。答案:D2.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C.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D.促进了内延机构外延化解析:“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这是一种效率,不是执行力,故A项错误;“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无法体现规范,故B项错误;“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可见效率得到提高,故C项正确;“清代军机处”本是外部机构,故D项错误。答案:C3.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A.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2-B.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C.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D.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解析:从材料中内务府是管理皇室事务的自成体系机构,但是它的收入与支出却是既有皇帝也涉及国家,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特征,故A项正确。答案:A4.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其中,“冲”指地当孔道,“繁”为政务纷纭,“疲”是赋多逋欠,“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对此划分的合理解释是()A.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B.清朝统治仍有贵族等级色彩C.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D.政府以发展交通为首要任务解析:“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可知这是依据地方的不同情况而进行针对的管理,故C项正确。答案:C5.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直接有利于()A.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D.行政与监察分权制衡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两朝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明清两朝的监察制度,主要针对监察官员,而不是针对相权,故B项错误;“杜绝腐败”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行政与监察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6.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材料表明()A.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植B.农民阶级出现分化C.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D.小农经济已经瓦解解析:据材料“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3-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得出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作物的种植,排除A项;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排除B项;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项。答案:C7.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832)的70年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动荡C.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D.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解析:海禁是指禁止民间出海,材料的内容是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832)的70年间,中英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这与海禁无关,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中英贸易中中国是贸易顺差,白银是大量流入中国,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中英贸易中中国是贸易顺差,无法得出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832)的70年间,中英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当时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正确。答案:D8.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A.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B.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C.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D.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海禁政策实施后,民间对外通商状况,不涉及贫富分化,故A项错误;同理,B项错误;根据材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不利于社会的安定,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民间私下发展对外贸易,故D项正确。答案:D9.明朝货币白银化“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材料表明货币白银化()A.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B.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进程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D.破坏了稳定的社会秩序解析:“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主要是指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材料没有分析白银货币化的原因,也无法判断海外贸易的影响,排除A项;根据所学,明朝没有发生明显的社会转型,排除B项;“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无法判断当时社会的环境是否稳定,排除D项。答案:C10.明朝初年,地方行政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但在省级行政上,明朝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即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和刑名司法、都司掌理卫所军政,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提高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C.确保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D.解决废除丞相制度所带来的弊端解析:通过题干可知明朝的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11.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解析:据材料“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可知,古代医术重在治病救人,而不是教化病人的心理,故A项错误;“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以儒家思想作为行医准则,而不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故C项错误;据材料“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可知古代中国医术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润,而不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D项错误。答案:B12.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5-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A.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解析:两部作品都没有描写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故A项错误;陶渊明代表知识分子,并不代表市民阶层,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敢于反抗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两部作品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故C项正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黑暗政治生活的不满,并不涉及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冲击,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费正清曾说:“中华帝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它能用个很小的官员编制来统治如此众多的人口。”进而他解释:“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材料二在清末民国的地方治理中,形成了几种具有公共权力性质的组织机构,他们的首领人员是各地的士绅。如县议(事)会、参事会、城镇乡议(事)会、董事会、乡董(佐);各县的教育、警务、实业和财务等四类局、所,县、区、乡保卫团等地方保卫机构;教育、警务、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区乡行政机构;各地乡村长副、正佐等村治组织;农会等社会自治团体等。曾经是以“士”为基本特征的文化权威在地方自治的制度演变之下,逐渐开启了“士绅权绅化”和“绅权体制化”。此时的士绅已非传统社会中的威望型人士,而是更多的依赖于占有公共组织和权力机构的权绅。他们在主持基层社会的公共事务时,已经不是源于他们曾经所具有的无形的社会声望,而是“大多已具有成文的法律依据”。——摘编自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国基层治理相较于古代中国的主要不同-6-之处,并分析其成因。答案:(1)特点: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历史意义: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2)不同之处:清末民国形成了具有近代性质的基层公共权力组织机构;基层事务处理的层次性、专业性增强;处理基层事务有了成文的法律依据。原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传入;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革和革命的推动。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费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