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易混易错 高考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易混易错+高考体验对应学生用书P17[易混易错]1.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答案C解析材料“以往的诸侯国,都是……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反映出,分封造成了不同族属的混居,打破了以往聚族而居的氏族社会的基本状态,为各种文化的融合以及统一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因此,周代的分封制促进了中国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变,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说法错误,错在“直接”。2.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春秋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期,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这一历史现象()A.造成分封制彻底崩溃B.说明官僚政治已完全取代贵族政治C.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D.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集权趋势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出现并逐渐取代分封制,秦朝建立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战国时期分封制仍然存在,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但还未完成,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朝建立君主专制制度,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3.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官僚制度,这种制度在秦汉时期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对三公职责描述不正确的是()A.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B.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2-C.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有权调动全国军队D.三公均对皇帝负责,最高权力由皇帝执掌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制度下,太尉虽然负责管理军务,但无权调动军队,军队的调动权只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调发军队,将领手上的虎符必须与皇帝使者送来的虎符验合,方能生效,C项错误,符合题意。A、B、D三项均符合对三公职责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4.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与“封建”时说:“集权与分权乃是一切国家权力统治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犹如广阔光系的两极。向心力与离心力构成一种弹性张力,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材料表明作者认为()A.“郡县”优于“封建”B.“郡县”与“封建”都有其合理性C.“封建”优于“郡县”D.“郡县”与“封建”矛盾无法调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郡县制具有“向心力”,能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加强中央集权,而分封制具有“离心力”,能适当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构成一种弹性张力”,能够更有效地维系统治,故选B项。5.“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置()A.反映了三省六部制度的兴衰B.使三省协同理政,行政效率提高C.使相权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D.使三省机构精简,职能趋于合一答案B解析三省六部制下,因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二省常有争论,莫衷一是,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政事堂”设置后,三省长官合署办公,集中议事,便于达成共同意见,行政效率明显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三省六部制的兴衰,故A项错误;宰相只是协同理政,权力并未加强,职能也未合一,故C、D两项错误。6.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A.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B.继承了前代的遗风-3-C.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D.未得到平民的认可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前代九品中正选官制的某些传统,如“声名、影响、家世、地位”,还在影响科举制的录取,故选B项。A项错在“决定”,排除;科举之下,取士权在于中央,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7.宋代路级(地方行政级别)诸司并立、互不统属、各司其职,一路之内分设四司,分别收州县兵、刑、政、财权力。正如时人所言“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由此可知,宋代对地方的管理体制()A.增强了地方应对危机的能力B.极大强化了君主权力C.有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D.有效遏制了地方势力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诸司并立、互不统属、各司其职,一路之内分设四司,分别收州县兵、刑、政、财权力”来看,北宋时期通过对地方分权的方式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天下之势一矣”可以看出,这一措施有效遏制了地方势力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地方权力受到削弱,应对危机的能力有所减弱,排除A项;削弱地方权力,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强化君主权力,排除B项;对地方分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8.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大封刘姓诸王,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明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都封为藩王,以“藩屏帝室”。血缘分封的长期存在说明()A.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定B.分王子弟是皇权的表现形式C.西周分封制度完备为后世普遍推崇D.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同姓子弟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血缘分封是中国古代分封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血缘分封在本质上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故B项正确。分封不利于中央集权,汉初和明初的分封都埋下了动乱的隐患,故A项错误;C项中“普遍推崇”不符合史实,排除;分封也可能以异姓为主,如汉朝建立后,刘邦大封功臣为列侯,异姓王被翦除后,分封同姓王,故D项错误。9.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B.阁臣拥有“批红”权力-4-C.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D.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答案C解析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非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A项错误;阁臣拥有的是“票拟”权,而非“批红”权,故B项错误;内阁正式出现是在明成祖时期,故D项错误。10.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主要原因是它()A.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C.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D.有利于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答案C解析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C项正确。A项是中央集权制度不利的一面,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维护小农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没有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B项错误;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盛行,社会环境并不宽松良好,D项错误。[高考体验]1.(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从而使周的文化影响也因此覆盖其所辖之处,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加强了文化认同,故选A项。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排除B项;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排除D项。2.(江苏高考)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5-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答案D解析“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反映了“长子”“长孙”在家族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这体现了宗法观念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家族和睦、等级秩序和贵族世袭等信息,故排除A、B、C三项。3.(北京高考)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B.秦C.汉D.唐答案B解析碑文大意是:战国时期天下一分为七,秦灭六国,变分封制为郡县制,又经过魏晋时期的分裂,直到隋灭陈,天下重新统一。据此判断,“□”处缺失的文字应是秦。故B项正确。4.(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秦朝灭亡后,萧何重视整理秦朝的国家档案文献,并为汉所用,即“汉承秦制”,因此汉初统治全国,靠的是继承了秦朝的典章制度,故选B项。汉初崇尚黄老之学,排除A项;材料强调汉初充分发挥了文书的功能,排除C项;材料意在表达汉初对秦朝典章制度的继承,而非官员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排除D项。5.(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项。材料并未涉及二省职权,排除A项;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只是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这样的官员并未得到晋升,排除B项;材料中-6-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项。6.(全国卷Ⅲ)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力下降,排除A项;两宋时宰相祖辈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排除C项;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排除D项。7.(天津高考)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元朝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材料不符,故排除B项;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符合材料,故排除C项;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D项。8.(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