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7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人民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时分层作业(七)(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B[本题材料“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反映了《诗经》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故选B项。]2.“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汉代文学主流形式是汉赋。A项选自《诗经·秦风·蒹葭》;B项选自汉代《上林赋》;C项选自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D项选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故选B项。]3.中唐时期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所强调的是()A.文章必须记载历史B.文学艺术必须真实C.诗歌要反映民生疾苦D.希望得到皇帝赏识B[“为时而著”,是说创作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事而作”,指创作要缘事而发,于事有益,突出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真实。故选B项。]4.苏轼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段话说明了()A.唐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B.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C.大唐盛世政治经济的繁荣D.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峰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杜子美、韩退之、颜鲁公、吴道子分别为唐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材料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文化的繁荣。故选A项。]-2-5.他的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魄,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儿女情长,更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柔情之美。他就是宋代大文豪()A.苏轼B.苏辙C.陆游D.辛弃疾A[材料中的宋词名句出自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故A项正确。]6.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D[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代表市民情感需求的文学作品逐渐丰富,冲击了当时的传统观念,故D项正确。]7.明清时期,以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已开始流行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的壮大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满足广大市民娱乐要求的新的文学形式产生,故选C项。]8.明清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因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它们共同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A.极度的拜金思想B.奋发向上的精神C.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D.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思想,D项表述正确。]9.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3-——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宋代之后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的文学形式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以后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宋代文化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宋词;第二小问,据材料“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得出词有利于表达个人情感;形式活泼有利于娱乐传播;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第(2)问,据材料“宋代之后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及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需求日益提升得出平民化;据材料“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和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得出娱乐性、形式灵活;据材料“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得出关心时政;据材料“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得出表达情感。第(3)问,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影响了社会生活,二者相互作用。[答案](1)形式:宋词。原因:词有利于表达个人情感;形式活泼有利于娱乐传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2)特点:平民化;娱乐性;形式灵活;关心时政;表达情感。(3)关系:相互影响。[能力提升练]10.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文理论,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其继承了()A.汉赋夸饰的特点B.《诗经》现实主义传统C.楚辞的浪漫风格D.骈体文的浮丽风格B[汉赋夸饰的特点体现在气势恢弘,辞藻华丽,一定程度上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故A-4-项错误;白居易强调文章诗歌“为时”“为事”而作,有利于反映社会现实,故B项正确;楚辞的浪漫风格表现为感情奔放,想象奇特,风格绚丽,与材料“歌诗合为事而作”不符,故C项错误;骈体文的风格浮夸,辞藻华丽,讲究形式,无益于“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故D项错误。]11.元代一度取消科举制,读书人流落为“九儒十丐”(地位仅高于乞丐)的地步。于是,儒生与戏子结合,成为创作戏曲的主力,以此维持生存。这反映了元代()A.文化政策促进社会阶层趋同B.商品经济推动市民文化兴起C.国家政策影响文化事业发展D.等级制度造成文化传承断层C[根据材料“元代一度取消科举制,读书人流落为‘九儒十丐’(地位仅高于乞丐)的地步。于是,儒生与戏子结合,成为创作戏曲的主力,以此维持生存”可以得出国家政策影响文化事业发展,故C项正确。]12.《西游记》这一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荒诞无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带有一个鲜明的倾向。这一倾向是()A.怪诞化B.脸谱化C.世俗化D.功利化C[《西游记》情节荒诞无稽,怪诞化只是其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脸谱化指塑造人物过于简单化和概念化,不符合《西游记》的创作特点,故B项错误;《西游记》以降妖伏怪的情节,宣扬了惩恶扬善的主题,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体现出世俗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西游记》没有反映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与功利化特点无关,故D项错误。]13.韦庄的《洛阳吟》写道;“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这首唐诗()A.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B.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真实再现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D.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B[“胡骑北来”不等于长安流行胡化风尚,故A项错误;材料中“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体现了唐代的社会生活,故B项正确;下层百姓与材料中“宫官”不符,故C项错误;诗歌有一定的夸张成分,“真实地再现”说法不准确,故D项错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5-——《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解析]第(1)问,从材料信息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赋成为汉朝代表性文体。联系汉朝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回答“特征”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方面回答。第(3)问,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小说影响力大,据此回答“特点”。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因素”。第(4)问,比较三则材料可知文学的流传趋势,从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回答“认识”。[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朝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