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知识专题训练 单元过关一 中国古代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单元过关一中国古代史易错题归类练易错点1辨不清历史现象与历史本质1.中国许多家族都有续家谱、族谱的习惯,著名的有“孔氏家谱”,在南方一些地区至今仍对“续谱”情有独钟。这种对祖先的崇拜本质上体现了中国()A.农耕文化的传承性B.宗法制度的优越性C.家国情怀的普遍性D.国民心理的劣根性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中国农耕文化集合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续谱”的行为反映出对祖先的崇拜,是宗法血缘关系对后世的影响,其本质是农耕文化的传承,故选A项。宗法制度在春秋时期已开始瓦解,故B项错误;家国情怀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对祖先的崇拜不是国民心理的劣根性,故D项错误。2.秦代北方的郡只相当于今天的一两个地区,河东郡就略似今天山西省的临汾、运城两地区;而南方的郡有如今天的一个省或更大,九江郡起初就相当于今天安徽省及江西省的大部。后来南方政区的幅员越变越小,其政区幅员的变化效率比北方要快。这种变化表明()A.统治疆域的扩大B.北方经济的衰落C.中央集权的加强D.政区细化的趋势答案C解析郡的幅员变小与统治疆域扩大无关,故A项错误;秦朝至唐朝中后期北方经济依然领先于南方,故B项错误;秦朝时南方郡的幅员要远大于北方郡,但后来南方郡的幅员越变越小,且变化效率比北方要快,说明秦朝以后各朝代通过缩小南方郡的幅员来控制南方郡,因而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正确;政区细化是材料表象,背后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D项错误。易错点2史料解读不透3.(2018·武昌5月调研,24)孔子不以族源作为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认为华夏之作为违背礼乐文明则应贬其为夷狄,夷狄之作为符合礼乐文明则应褒其为华夏。孔子的态度说明()A.华夷观念已经不复存在B.文化认同成民族间纽带C.华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D.血缘关系失去政治意义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孔子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是看其言行是否符合礼乐文明,说明文化认2同成民族间纽带,故选B项。当时华夷观念依然存在,故排除A项;华夏没有被周边民族同化,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D项。4.汉武帝时,许昌、薛泽、庄青翟、赵周等为丞相,“皆……娖娖(小心谨慎之意)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于是设立中朝。据此,中朝的设立()A.主要目的在于强化专制B.为弥补宰相才干不足C.为改变频繁换相的局面D.与“外朝”相互牵制答案B解析本题容易误选A、D两项,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不能解读材料本意,而想当然认为设置中朝是为了与外朝相互牵制,从而加强君主专制。据材料中丞相为人谨慎、并没有突出才能,故选B项。5.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军机处()A.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B.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C.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D.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答案D解析本题容易受材料中“有事无不综汇”的影响,误选C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军机处对国家军事、行政大事有权纵览,但没有决策权,由此可以判断军机处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故选D项。易错点3分不清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6.(德州市2019届一模,24)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A.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B.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C.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D.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答案B解析本题易错选D选项,分不清历史史实中的“周公”与后世不断丰富的“周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以为后世发现新史料弥补了前代研究的不足。从材料“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3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可知,春秋时期及汉代以后,人们对“周公”的形象不断进行充实的目的是借助“周公”来表达自己的主张,故选B项。7.(湖北省八市2019届一模)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表古国始封国都今地存灭始置州郡县时期莒少昊后嬴姓国,周武王封之于莒莒县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战国时灭于楚秦因置(莒)县薛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侯滕州市东薛城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鲁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曲阜市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单有虞氏舜帝师所封单县春秋时为鲁单父邑西汉因置单父县对表中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B.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答案B解析本题易受材料中战争造成诸侯国灭国的现象影响而误选C项。从表中内容看,先秦时代,山东地区封国林立,随着秦汉这些古国渐趋湮灭,而后继朝代的大多郡县名却以这些古国名为名,故选B项;材料中只有鲁国是姬姓封国,不能说明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排除A项;兼并战争严重破坏了西周的分封制度形成郡县,有利于中央集权,以此不能说明严重破坏先秦文明,排除C项;以郡统县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时期,排除D项。8.(山西2019一模)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西晋东晋南朝宗室外戚19%—38%7%19%—38%世家大族49%—64%78%49%—64%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4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答案B解析本题容易误选A项,由于材料中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较大,会误认为官僚体系遭到破坏。由材料可知西晋到东晋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在官僚体系中占比降低,而世家大族占比在增大,说明这一阶段王权弱于世族;从东晋到南朝时期,宗室外戚比重占比逐步增大,而世家大族占比缩小,说明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故选B项。易错点4不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9.(2018·成都检测一,24)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B.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答案B解析本题容易误选A,违背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从材料信息看,该学者认为井田制的瓦解和铁犁牛耕的使用没有多大关系,也就是说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故选B项。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与史实不符;D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10.(潍坊市2019届一模,26)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开元二十二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有十八人,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二。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这反映了唐朝()A.宰相权力不断加强B.社会阶层日益固化C.士族势力逐渐削弱D.官僚体制渐趋成熟答案C解析本题受材料中“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影响容易误选B项。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唐朝宰相的出身,唐前期宰相出身科举者很少,表明出身士族的宰相较多;唐玄宗、唐宪宗以后科举出身的人数占绝对优势,这反映出士族地主地位的下降,故选C项;材料强调唐朝宰相及高级官员科举出身的人日益增多,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等促使唐朝宰相权力削弱,排除A项;材料强调官员的科举出身对选官制度的推动而非官僚体制,排除D项。550分钟限时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合肥2019年一模,1)《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据下表可知当时()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A.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B.神权色彩异常浓厚C.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D.儒家思想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表格中的四则材料的共同点都强调民的重要性:听取民意、保民,故选C项;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于明清之际,而材料中《尚书》出现于西周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民意,未反映神权色彩,排除B项;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是孔子,其生活年代是春秋末期,排除D项。2.(山西2019一模,24)在商朝,征伐、祭祀、施政等政治要务都要进行占卜;西周时期,君主管理国家往往关注百姓的议论。这反映了()A.商朝政治制度被西周抛弃B.国家管理不再借助神权C.西周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D.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商朝政治事务中带有鬼神等神秘色彩,而西周管理国家则注重百姓的议论,鬼神等神秘色彩淡化,说明西周时治国理念从注重鬼神变为注重人事,故选C项;西周的政治制度方面有继承商朝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排除A项;西周时期依然有着图腾崇拜,说明国家管理依然有借助神权,排除B项;西周时期还未形成集权,排除D项。3.(潍坊市2019届一模,24)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6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中原诸侯国争霸和少数民族政权和诸侯争霸,体现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故选C项,周王朝尚未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排除A项;春秋时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B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排除D项。4.(湖北省七市2019一模,24)“籍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C.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解析“天子亲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表明对农业的重视,故选C项。5.(太原市2019年一模,24)韶乐与武乐是流行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宫廷雅乐。韶乐是虞舜太平之乐,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武乐是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之乐,侧重于大乱大治、述功正名。孔子认为“武乐尽美而不尽善,韶乐则尽善尽美”。此后各代,皆将韶乐定为国家大典音乐,无出其右。这反映的古代政治理念是()A.注重等级B.礼法并施C.崇尚和谐D.凸显皇权答案C解析材料“安泰祥和、礼仪教化……大乱大治、述功正名”不能体现等级秩序的一面,排除A项;材料“韶乐与武乐……大乱大治、述功正名”,属于儒家礼的范畴,不能体现法家法治理念,排除B项;皇帝制度产生于秦代,排除D项。6.(2018·湖北稳派教育高三第二次联考题,25)观察下图图片主要说明()7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B.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答案C解析图片中通过利用身边的人来直接命令中央的执行机构“九卿”,从而使君权得到加强,故C项正确。7.(五省高三2019届优创名校联考,2)西汉刘邦至吕后时期,汉朝以郡国并行的方式实行过特殊的东方政策,即在要求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据此可知,西汉初期()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急剧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积极缓解文化冲突和对立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解析材料中体现了当时中央对地方的不同的政治统治,特别是“从俗而治”,说明注重缓解文化对立,故选C项;材料中是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不是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急剧激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王国区域的扩大,排除D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