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专题学习总结讲义 人民版选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学习总结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与条件1.背景(1)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农业发展促进手工业、商业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崩溃,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3)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地主经济,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变法成为风起云涌的时代潮流。(4)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法家学说成为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理论依据。2.条件(1)秦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2)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3)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影响措施影响废井田,开阡陌承认了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对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建立有重大意义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对于稳定小农经济,发展封建经济,提高国家实力有重大意义统一度量衡加强了经济领域的中央集权,有利于秦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广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对于形成封建专制,以中央集权制取代宗法分封制的政体转型以及加强社会管理有重大积极意义2奖励军功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纯洁了政治,发展了封建经济,凝聚了社会力量,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新的社会风尚的形成三、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点比较对象内容不同点相同点梭伦改革商鞅变法目的旨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城邦秩序旨在富国强兵都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在分裂割据中谋求发展内容鼓励工商业发展,吸引公民参与国家管理重农抑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都有促进经济发展、划分等级、建立政权机构的规定,也涉及风俗变革特点梭伦厉行“法治”是民主政治的需要商鞅实行严刑峻法是君主专制的需要都重视“法治”,削弱了旧贵族势力影响促使雅典走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使秦国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都促进了本国的发展与进步性质是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运动例题(2019·全国Ⅰ)[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审题意]第(1)问要求回答秦“二十等爵”制与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关键词在“思想流派”。第(2)问要求回答两点,一是两种授爵制度的“授予对象”,二是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抓关键]“二十等爵”制,始于商鞅变法时的军功爵制,说明了授爵的对象和理论依据。“五等爵”制,“仿照《周礼》”“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含有对象和思想流派的信息。[扣知识]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规范答](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的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高考试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命制试题,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运用材料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掌握好解题技巧是高考中“水平正(超)常发挥”的关键,应特别注意解答非选择题常见失误及解决办法:(1)答题没有思考的过程,看到题目就写,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解决办法: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问题的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层次结构;对应材料内容,思考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2)不按题目要求做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解决办法:认真审题。审题意——紧抓“题眼”,揣摩题意,审题型——辨别题型,确定方法;审题分——注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多的题目答案要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少。(3)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解决办法:注意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和利用材料。(4)角度单一、重复。解决办法: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4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