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题专练——觉醒与探索1.(2019四川德阳三模,29)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诗社的盛行反映出()A.日本对中国台湾实施同化政策B.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C.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D.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2.(2019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二次素质测试,29)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清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据此可知()A.历史叙述随时代变化而不同B.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C.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D.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3.(2019山东济宁二模,28)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A.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4.(2019山东德州一模,29)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2A.强调托古改制B.宣扬种族革命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5.(2019山西太原一模,29)古之四民,士农工商,士为首,商为末。清末新政时期,大量士子从事其他行业,“弃儒就贾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导致当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读书人价值观的改变B.个人创业的障碍消除C.制度变革的进程加快D.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6.(2019河北保定二模,29)下图为1907年《时事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有关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漫画《舆论》。画中左上角的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画中老人口呼“立宪”,胸藏“专制”,该漫画意在说明()A.清政府无视群众建立民主政治的心愿B.内忧外患迫使清政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C.清政府已经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D.通过预备立宪欺骗国人已不言而明7.(2019广西桂林一模,29)1905年至武昌起义期间,孙中山多次在宣言、誓表、军约等文件中沿用明末以来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以此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这一做法()A.表明孙中山封建残余思想严重B.是团结各反清力量的策略之举C.意图用各种方式宣传革命思想D.佐证了“天运”纪年法是正统8.下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此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年份新办民族新增民族平均每年平均每年3工业总数/家工业资金总额/万元设厂数/家新增资本/万元1895—1900100450077501901—1911300560031510A.“抵制日货”运动开展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C.“实业救国”思潮高涨D.列强侵华方式改变9.(2019湖南衡阳三模,29)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揭示了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时间(年)新式学堂总数(所)学生总数(人)1902357871006740190659117逾160万1912822722933387对上表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是()A.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民众觉醒B.科举制废除切断士人的传统仕途C.辛亥革命成功实现近代教育转型D.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10.(2019广东深圳二模,29)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4B.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11.(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29)张謇在担任民国农商总长(1913年10月至1915年9月)期间,先后颁行了20多个法规条例,如《商会法》《证券交易所法》《公司条例》《矿业条例》等,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施行细则,涉及农、林、工、渔、牧、副等方面。这些法规条例的颁行()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促进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C.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结构D.清除了旧势力对近代企业的干扰12.(2019山东聊城二模,29)陈独秀说:“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之也。”材料主要体现了陈独秀文学革命的()A.激进色彩B.理性精神C.民主思想D.革新意识答案与解析第29题专练——觉醒与探索1.D解析诗社传播的是汉学,故A项错误;诗社仅仅是传承中华文化,不能体现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诗歌的内容是反日,故C项错误;诗社传播的是汉学,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D项正确。2.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对其不同的记载,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历史解释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不能说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义和团运动做出了不同的评价,所以历史5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C项正确;史料由于记述者的立场不同而不同,但历史事实可以在众多的史料中求证其客观性,故D项错误。3.A解析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等或以传统思想——“经世致用”为指导,或深受其影响,梁启超强调西方民主形式——“议院”,这说明他们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故A项正确;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传统文化深深影响西学传播,故C项错误;D项表述仅符合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4.D解析强调托古改制只符合维新派,故A项错误;宣扬种族革命只符合革命派,故B项错误;维新派和革命派均没有调动社会各阶层民众,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可知,维新派和革命派均利用传统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故D项正确。5.C解析根据材料“清末新政时期,大量士子从事其他行业”可知,弃儒从商受到了清末新政时期实行“奖励实业”政策的影响,故C项正确;读书人价值观的改变,是弃儒从商的主观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个人创业的障碍消除”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实业救国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提出,故D项错误。6.D解析漫画中“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胸藏‘专制’”等信息显然说明晚清预备立宪并不是想真正的实行立宪政治,实质上还是专制制度,体现出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故D项正确;漫画现象是揭示预备立宪的实质,不是说明清政府无视群众民主政治的要求,故A项错误;内忧外患迫使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属于实行预备立宪的原因,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预备立宪使清政府陷入孤立境地属于实行预备立宪的影响,故C项错误。7.B解析材料强调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而非孙中山的封建思想,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孙中山通过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方式调动反清力量,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孙中山反对清政府的举措而非宣传革命思想,故C项错误;由材料“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可知“天运”纪年是民间反对清政府的纪年方法,故D项错误。8.B解析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了办厂热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与材料时间“1895—1911”相符,故B项正确;“实业救国”长期存在,是重要原因但非“此6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故C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错误。9.B解析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推动民众觉醒,但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导致士人接受新式教育,故B项正确;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但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0.D解析材料中宁波妇女的发式变化体现了社会变化,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中宁波妇女的发式变化与反专制的民主共和观念无关,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前,中国主流文化依然是封建儒学思想,宁波妇女的发式变化不能代表社会的主流方向,故C项错误;由材料“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可以看出社会变化对民间头饰的影响,宁波妇女的发式反映了社会变化,故D项正确。11.B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故A项错误;张謇所颁布的“20多个法规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施行细则”有利于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只是述及张謇在1913年10月至1915年9月之间,为发展民族工业所做的贡献,单凭一些法规条例及实施细则不能改变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故C项错误;1912年清朝虽已灭亡,但封建势力没有消失,仍在阻碍近代企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12.A解析材料体现陈独秀坚信文学革命的正确性,不容讨论、不容纠正,体现了陈独秀文学革命的激进色彩,而不是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B项错误;民主思想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产物,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认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是属于是非之争,也是进步与倒退之争,坚信文学革命的正确,带有不容讨论、不容纠正的激进色彩,没有体现革新意识,故D项错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