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复习文稿评《现代文学史手稿》;第一讲何谓“现代文学”?正名/学科合法性古代近代(≈晚清)现代(≈中华民国)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划分的特征:(1)纷繁、琐碎(2)高度政治化现代文学的多重标准民国:1911-1949现代文学:1917-1949/三十年揭开现代文学的面纱现代文学实际是白话新文学新文学的合法性建构:两条路径、“殊途现代文学史复习文稿本文内容:第一讲何谓“现代文学”?正名/学科合法性古代近代(≈晚清)现代(≈中华民国)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划分的特征:(1)纷繁、琐碎(2)高度政治化现代文学的多重标准民国:1911-1949现代文学:1917-1949/三十年揭开现代文学的面纱现代文学实际是白话新文学新文学的合法性建构:两条路径、“殊途同归”(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学叙事十月革命:1917新文学=新民主主义文学=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学(2)新文化运动的文学合法性叙事:《新青年》北上:1917(《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现代”之名下的遮蔽非“现代”的“现代文学”:(1)文言“旧文学”(仍未获重视)(2)白话“俗文学”(已渐获重视)“白话新文学”获胜后的“僭越”现代文学的价值基点1917:新文化运动文体:白话价值观:个人主义、人道主义为主基调多元共生、偏激、矛盾、含混但也生气淋漓的新文化运动,是现代文学的起点由五四到五卅、到大革命、再到延安:集体主义渐成为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维度“现代文学”的学科反思现代和近代、现代和当代能否分开?(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王德威)(2)没有“延安”、何来新中国?原典性:范式创造;初创性:青涩新鲜;交汇性:古今中外;多元性:百家争鸣批判性:酣畅淋漓;政治性:关怀社会;当下性:延续至今民国范儿:自信、性情、雅量、风骨民国热的背后民国热的强大推动力: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民国:有风采、有精神,但也没那么美好小结:作为白话新文学的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1)晚清至当下(最广义,少用)(2)晚清至1949(3)1917-1949(学科建制)现代:通常并不纯粹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思想概念,蕴含着价值判断modren第二讲晚明与晚清的文学革新明中期思想文化界的复兴官方意识形态程朱理学:天理与人欲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朱子语类》卷13)阳明心学产生:三教融合与世俗化吸收禅宗,进一步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阳明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王学左派)代表人物:王艮、颜钧、何心隐、罗汝芳、李贽等。↓主要观点(1)肯定自然人性(2)人性平等(3)自觉的异端意识和情感意志的张扬影响及于文学李贽“童心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李贽)公安三袁性灵说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本色)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袁宏道《叙小修诗》)·批判前后七子的拟古之风,提倡文体革变: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惟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袁宏道《叙小修诗》)·主“趣”、主“奇”·后劲:竟陵派(钟惺、谭元春):以“幽深孤峭”矫正公安派的俚俗世俗人情“俗文学”创作繁盛·“三言”:冯梦龙以“情教”代“礼教”,高度赞扬俗文学的感染力和教化力量,认为远超儒家经典·“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编纂《情史》:“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辞》)一点说明强调晚明思想解放潮流,不意味着这一思想潮流的必然发展趋势就是新文化运动。强调的原因在于,这一思想潮流,与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一方面构成有意味的同构关系,可兹参照;另一方面,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用来对抗“传统”的思想资源之一种。清末:“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李鸿章)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庚申之变: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败于日本;庚子事变:进一步丧权辱国拯救危亡的努力·同治中兴(1862-1874):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等·洋务运动:船坚炮利;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政治改制康有为、梁启超乙未和议成,士夫渐知泰西之强由于学术。(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改良抑或革命?立宪派与革命派之论战革命派:建立民国孙中山、章太炎、陈天华、秋瑾《民报》立宪派:君主立宪康有为、梁启超《新民丛报》共同:变法改制;文化教育改革结果:革命派在舆论上渐据上风,但改良派的社会基础更为雄厚(1)传统学界的自我革新清代:朴学盛行晚清:今文经学崛起;经世致用。代表:常州学派(庄存与)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包世臣、张际亮王闿运—廖平—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打破了传统经学定于一尊的地位,为变法改制提供思想支持(2)西学激荡:A.进化论推枯拉朽严复《原强》(1895)翻译赫胥黎《天演论》(1898),明确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天赋人权学说严复《辟韩》(1895):以卢梭的天赋人权理论,批判韩愈的君权论“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民之自由,天所畀也。”思想及于文学:文学进化论思想前驱:文学依据时代黄遵宪:“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人境庐诗草序》)文学进化论之梁启超文学之进化,有一大关键,即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小说丛话》)以进化历史观考察文学嬗变文学进化论之王国维各文体有其发生、成熟、衰亡的历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进化论的意义发现或说发明了文体递变的历史规律,从而为文体革命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为白话新文学的创生及确定统治地位铺平了道路文学的时代责任·现代社会的特质:民众开始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成为各种变革、各派政治势力都必须依赖、利用的力量。·政治力量需要“宣传”:唤醒民众:教化民众·足以移风易俗的俗文学地位获得空前提升“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小说界革命”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提出“小说界革命”。(《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理论与现实双重刺激:“谴责小说”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等。似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中国小说史略》)晚清小说兴起的社会原因·印刷术进步,新闻出版业发展·国家积弊日深、政治腐败·科考废除,职业文人出现:卖文为生文学“正宗”之巨变小说、戏曲作为文学正宗,取代了传统的诗文地位。俗文学、市民文学兴起言文分离的时代背景·言文分离:有文字就有言文之分离(地理、行政、印刷媒介等多种因素决定)·文为流通、传播;言为交流。(《尚书》:口语记录。所以格外难懂。)·文字典范确立之后,言文分离趋势日益加深·唐宋古文运动:以复古为名的反拨言文合一亦渊源有自现在对文言和白话的理解已经壁垒分明,一旦打破二者的界限,会产生陌生化的效果,产生了审美愉悦文白之界限分明的固化认识,可能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后果之一其实,古代文白界限未必经常分明,尤其蒙元和满清,官方语言中白话十分流行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黄遵宪的诗学思想开放的文化态度:放弃儒家中心论,广采西方之长·“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诗史”《悲平壤》、《东沟行》、《哀旅顺》、《哭威海》、《马关纪事》、《降将军歌》、《台湾行》、《度辽将军歌》反对复古模拟,以新形式和新内容入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梁启超评黄遵宪)黄遵宪之外王韬:“不必与古合”1895-1897年,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提倡“新学之诗”,“挦扯新名词以自表异”诗界革命1899年,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强调新诗要有“新意境、新语句、旧风格”代表作:黄遵宪《军歌》、《小学校学生相合歌》、梁启超《志未酬》《爱国歌》,蒋志由《卢骚》。革命派:南社,1909年,柳亚子、高旭、陈去病等发起。创作大量革命诗篇。文界革命八股:时文桐城:义理、考据、辞章突破桐城派“翼教阐道”之藩篱,说理明白、叙事清新。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至1903年,思想革命化,提倡三界革命以及戏曲改良。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和《新小说》梁启超倡文界革命直接目的:维新运动的宣传需要1899年,梁启超:“文界之宜革命久矣!欧美日本诸国文体之变化,常与文明成比例。”(《夏威夷游记》)文界革命创作梁启超:“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清代学术概论》)《少年中国说》革命派: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邹容《革命军》特征:文白混杂/缺乏白话自觉兼用些浅近的文言是同样通俗易懂的(张中行《文言与白话》)·文人尚乏明确的文、白边界意识,于是“怎样方便就怎样写”,混用文、白比纯白话更常见。文与白之间总体来看,存在高雅/俚俗的二元认知,文言占据更高位置,纯粹的白话尚不多见。反对的声音桐城派:吴汝纶:新文体“不足与于文学之事”(《天演论序》)严复:应该采用“学理邃赜”的先秦文体著作康有为:“背经舍史,秽言鄙词,杂沓纸上,视之则刺吾耳目,引之则污吾笔”(《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小结:晚明思想解放和俗文学的发展;晚清的政治和社会现实、物质条件等催生了文学的世俗化和功利化诉求,为白话文学尤其是白话小说地位的提升提供了前提;进化论与文学进化论言文关系与白话文的历史渊源;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严复、梁启超、黄遵宪第三讲新文化运动(上)小说界革命:《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小说何以有此效力?(1)满足人突破现实局限性的渴望;(2)满足人寻求自我认同的渴望。小说四种力:熏、浸、刺、提大概可说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开创之作,尤其开启了现代文学功利化一脉可注意、思考之处(1)立论思想资源几乎全部来自佛教(2)文章有哪些观念来自西方?(3)对旧小说危害性的批判,是否恰和旧的小说观契合?(4)新小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最早自觉的白话提倡裘廷梁(1857-1943):字葆良,江苏无锡人。创办《无锡白话报》(1898),编印《白话丛书》《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苏报》,1897)↓“一曰省日力,二曰除矫气,三曰免枉读,四曰保圣教,五曰便幼学,六曰炼心力,七曰少弃才,八曰便贫民”《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部分脱离了视白话为启蒙低等文化水平之人工具的认识,而赋予了白话普遍性的人文和社会功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文白之间的等级界限·仍然把“文”视作文言的专利,而把白话的意义基本落实上实用技术方面。·思想意识上,仍然是保存“圣教”白话报纸风行一时王照的汉字拼音化尝试王照,字小航,河北宁河县人。1891年中举,1894年中进士,在京津一带办学,参与戊戌变法。1900秘密回国,在天津创制“官话字母”,著成《官话合声字母》。取汉字笔画,参照日本片假名,制声、韵母62个,声韵双拼。汉字拼音化之利·只需要花很少时间,掌握注音或拼音方案,即能够:让会说话之人能读、能写(能接受新思想、能传播新思想),成为社会变革的力量。·辨识、书写繁难的汉字变得不再必要。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汉字于此显示出极强的沟通、规范能力。初期的汉字拼音化尝试“汉文俗话并行,互相补助,为益更多。”(王照)晚清各种拼音方案,均植根于“言文合一”的主张。新文化运动只取了“言文合一”,大获成功;一直都被大力提倡的拼音化,未获显著成功。191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