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培训思考心得体会范文关于新高考改革与培养的思考:从**新高考改革中思考学生究竟该如何正确选择等级考10月15—17日为期三天的新高考培训虽然紧凑,但还是获益良多。三天的课程既有**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解读**新高考政策及执行情况,也有一线高中学校老师讲述他们对新高考的应对及评价,还有高校教授讲解高考新政的前世今生及改革中的利弊。这次改革前沿阵地的身新高考改革培训思考心得体会本文内容:从**新高考改革中思考学生究竟该如何正确选择等级考10月15—17日为期三天的新高考培训虽然紧凑,但还是获益良多。三天的课程既有**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解读**新高考政策及执行情况,也有一线高中学校老师讲述他们对新高考的应对及评价,还有高校教授讲解高考新政的前世今生及改革中的利弊。这次改革前沿阵地的身临其境使我们如醍醐灌顶,真实感受到新高考真的来了。2017年是**市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之年。具体改革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两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目前从录取的角度来看,依然是分数优先原则。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这轮高考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特别是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市6选3就有20种组合,不像我们湖北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这种改革方式学生就可以更多的按照学科兴趣及将来的职业理想来选择科目。但现实真的有这样美吗?从目前试点情况来看也不见得跟想象中的一样美。首先,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新高考6选3有20种组合,但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并不能完全满足当下改革的需求。来自**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最后高考成绩不理想,则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其次,等级考科目充满了选择性,在计入高考成绩时又按比例划分等第、计入高考总分时再予以赋分,这样等级考成绩除了与考试试卷的得分有关,更与选考学生群体有关,所以选择科目时就连带选择了不同的考试群体,由于充分的自主选择,实际上是无法预先估计考试群体的。这样一来,同样一名考生在等级考中是取得A还是B那就不光与自己的个人能力有关,还关乎他所选择的群体。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这样的报道:在去年的新高考试点中**有一所非常好的高中校领导说,他们学校在高考改革中非常吃亏,为什么吃亏?因为这所学校原来是传统理科强校,很多学生因此选了物理、化学,结果他们学校得A+这个等级的学生比例很少,还比不过其他原来比他们学校成绩差的学校,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不选物理,而选了地理。同样的问题在给我们上课的**格致中学也遇到过,格致中学就正处于这种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的层次中,但他们学校的学生相对于交大附中这样的顶尖中学又差了一点点,如果仅仅让格致中学与交大附中的学生去竞争,那么他们显然是处于劣势的,这种劣势在去年的高考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好的高中学校基本都是偏理科的,所以学生在选择等级考中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物理,结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选择物理能的A+的仅占13%,这个比例在格致中学那就显得相当低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格局呢?果真是学生的水平于成绩不理想吗?不尽然。因为他们选择了物理,选择了这个群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呢?这就是一个学霸群体,最好的高中学生大多都会选择物理,因为这正是他们的强项。而格致中学的学生在这群顶级学霸中竞争当然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就像在百米赛跑中你虽然已经是苏炳添了,少有对手,可无奈的是在这场比赛中大多数人都是博尔特,在这样的分组中何谈优势。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失败,格致中学学生在今年新高考的等级考中便有很多人放弃了物理,而是选择了此次给我们授课老师何刚所教的地理,当然最终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因为地理在他们学校取得A+的比例可达37%。为什么从物理到地理的改变可以带来成绩的突飞猛进?这也是群体,跟田忌赛马的原理是一样的,我本就是一匹中等马,去和别人的下等马竞争怎么会没有一个好的成绩呢。大家既然都选择地理了,那地理就真的那么重要吗?也不是,按照**录取投档模式来看,等级考选择了物理的近90%的专业都可以填报,而选择地理的这一比例仅为30%,而且好的高校、好的专业一般都会要求等级考选择物理。那为什么很多学生又放弃了选择物理而选择地里去了呢?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在和高手比拼中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新高考改革是为了全面扩大学生的权利,摒弃文理分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人生规划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但在实践中却还是遇到了种种困难。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为什么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种种难题呢?我认为首先是我们的学校、老师、家长还有学生都还没有做好迎接新高考的准备,还没有从传统高考的惯性中走出来。大部分学生及家长还是本着取得一个好的分数的目的来选择他所参加的等级考,并不是按照新高考改革的目的根据学生本人的学科兴趣、对未来大学的兴趣、专业兴趣和人生规划来选择最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等级考。或者说他们首先还是本着先拿到一个好的分数,再根据自己的分数去选择相对应的大学和专业,被动的接受自己未来的选择和职业方向。这样的选择在我看来正是我们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地方。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学生在高中时期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自己将来想做什么、要做什么,选科后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然后朝着自己所选择的方向去努力奋斗。学生一旦先确定目标,选课时就不会成为一只无头苍蝇。由于新高考改革的步伐才刚刚迈出去,学生、家长不适应这是难以避免的,但学校作为新高考改革的前沿阵地,学校应该本着为学生及学生未来发展的服务意识,着力加强对即将参加新高考的学生做好培训,使他们提前掌握相应的改革政策,做好自己人身的长远规划。其次,在这次高考改革中,我们着重改革的地方是课程改革及考试改革,但相对应的招生录取改革并没有本质的变化,这也是我们学生改选地理课程的重要原因。虽然在录取中明确了“两依据一参考”,但“依据”才是重点,所谓的依据也就是高考分数,分数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时就不得不首先考虑哪个科目能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这样就造成一些本应该选择物理的学生反而选择了地理那个群体。基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要改变学生和家长这样的心理,重点还是要突出选考科目在对应选择专业中的重要性,虽然**录取投档中的院校专业组模式中体现了这一点,但是重要性并没有突出,大多数专业并没有要求那么“专业”,从而给学生很大的退路,因为即使他们放弃物理可能还有机会通过化学来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其次“一参考”的价值还要在录取中得到更大的价值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有时候更能凸显他的能力和观念。对目前实行的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应该以“招考分离”为原则,深化改革。具体而言,可将其逐渐与统一填报志愿、录取脱钩,改革为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实行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的高校,自主提出申请成绩方面的要求,达到要求的同学可自主申请若干所大学。然后由大学独立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申请学生的统一高考成绩、学科特长(竞赛获奖)、中学学业表现、中学综合素质和大学面试考察成绩进行录取。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从而更能判别学生是否符合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达到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新高考改革已经在路上,朝着时代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进着,虽然在试点的着两年中也凸显了各种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与学生个性成长的长远角度来看,这次改革是发展的,是进步的,是成功的。作为招生考试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发展的步伐,把握改革的方向,探索成功的秘诀。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新高考把握方向,为我们即将参加新高考的考生做好服务。本文档由论文格式()用户上传新高考改革培训思考心得体会本文关键词:高考,心得体会,思考,改革,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