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选考内容专题十七 经济学常识真题多维细目表考题涉分考点题型难度设题情境核心素养2017北京文综,354分考点三选择题0.61某国四十年间的经济运行情况科学精神:考查考生读取经济图表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用经济知识分析,运用综合思维作出判断2016北京文综,324分考点一选择题0.44“文景之治”科学精神: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把握社会主义趋势2015北京文综,354分考点一选择题0.80假设斯密和凯恩斯穿越时空相遇科学精神:区分斯密、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北京5年总计次数3次总分12分考点一,2次,8分;考点二,未考查;考点三,1次,4分;考点四,未考查;考点五,未考查考点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考点三现代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考点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考点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命题规律与趋势01考查内容以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和现代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为主。02考频赋分(1)最近几年,北京卷对本专题的考查频率较低。(2)一般为4分。03题型难度近几年对本专题的命题以选择题为主。04命题特点以文字材料的形式考查较多。05命题趋势(1)考查内容仍将以教材主干知识为主,题型、难度会保持稳定。(2)仍将以能力立意为主,更加侧重对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06备考建议在复习备考中,要掌握整个专题的线索,一条主线是西方政治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另一条主线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各种经济理论,加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本专题高频考点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现代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专题十七 经济学常识109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81考点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1.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角度阐释理论贡献①在经济学说史上,他首次明确提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他认为价值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②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他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③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认识到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理念缺陷①没有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②有时还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这就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 2.斯密的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内容评价社会分工理论①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②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其一,分工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③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财富增长理论①他从所谓的人的利己的本性出发,认为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利用效率的提高是增加国民财富的两大途径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而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自由放任理论①斯密认为,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敏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从而强调市场的作用②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得到的呢?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③斯密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在他看来,国家的职能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三个方面①积极方面:a.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非常可贵的。b.斯密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对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c.斯密认识到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认识到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②局限性:a.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b.斯密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3.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阐释基本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评价①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局限性②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国际分工的形成是与政治因素、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4.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理论贡献局限性劳动价值理论①李嘉图关于财富增长条件的观点。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由于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而积累资本来自利润,所以他主张通过降低地租的方式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在他看来,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②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a.李嘉图同意斯密的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点,同时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c.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他把商品生产看成永恒的,没有看到它只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才发生的特殊生产关系 5.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角度阐释内容李嘉图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评价①进步性: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②局限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实际上,它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一样,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对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应当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独立自主,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110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考点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1.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角度阐释商品二因素①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物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劳动二重性①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含义: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②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而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④对劳动二重性的评价: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价值量的决定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①含义:无须经过专门学习与训练,每个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称为简单劳动;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才能从事的劳动,称为复杂劳动。②关系: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货币的产生、含义与发展 ①产生: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必然结果。②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发展:货币的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1)价值规律的地位、基本内容、表现形式角度阐释地位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2)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原因结果积极方面消极方面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有利于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会千方百计地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客观上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私有制条件下,也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优胜劣汰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情况相反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它们之间的竞争过程,也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会使社会资源从效益差的企业转入效益好的企业,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在私有制条件下,也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考点三现代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1.全面把握凯恩斯革命的知识体系内容①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这三大心理规律,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②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来摆脱危机专题十七 经济学常识111 续表影响(积极作用)①《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前,西方没有宏观经济学。该书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到目前为止,该书仍然是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之一,凯恩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者之一②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凯恩斯提出的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不同程度地为西方国家所奉行,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受到了怀疑,但仍然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质(消极作用)①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