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学等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24个小题,共计48分)1.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据此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为“后”。2011年3月在完成扩建的新国家博物馆中司母戊鼎已改名为“后母戊鼎”。据此你认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据是A.文字研究B.史料记载C.民间传说D.专家观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2011年3月司母戊鼎已改名为“后母戊鼎”。这反映了我国的文字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应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书法文字2.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家庭血缘观念的淡化B.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宗法血缘观念比较浓厚,同时比较重视个体家庭,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地位,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设立的,故D项错误。-2-3.1978年,湖北随县发现一座战国墓,出土了大量文物,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ǐ)。经考证,墓主是战国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十分丰富B.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从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相联系,清楚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当时的政治上的严格等级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出当时经济的大发展,故A项错误;贵族墓葬出土了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天子权威受到挑战,森严的等级制度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青铜编钟象征天子的权威,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当时物质的富足,故D项错误。4.韩非在《五蠹》篇中指出:“圣人”不向往久远的古代,不效法成规旧例,而是研究当时的社会情况,据此制定相应的措施。他嘲讽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复古主义者,就像“守株待兔”的人那样思想僵化,愚蠢可笑。这一思想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反映儒学理念深入人心C.符合了社会转型的要求D.推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守株待兔”寓意不知变通、死守教条。材料中“韩非”“不向往久远的古代,不效法成规旧例”说明,韩非认为社会历史是分阶段、不断向前发展的。材料中“嘲讽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复古主义者,就像‘守株待兔’的人那样思想僵化,愚蠢可笑”表明,韩非认为历史不会倒退,复古是不可能的。韩非的这些主张都与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局势相符。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主要是反对墨守成规,没有体现君主至尊,排除;B项,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影响大,但“深入人心”说法欠妥,也不-3-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推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排除。5.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日益见长。杂家《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主要折射出A.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B.儒家独尊地位萌芽C.政治统一趋势日益明显D.传统文化体系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各学派思想趋于调和,体现了战国后期局势由局部统一走向大一统的政治趋势,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排除。B项,西汉时期在董仲舒的倡导下儒家走向独尊,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传统文化体系的确立,排除。6.下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这表明A.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发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4-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可知是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故答案为B选项。材料未体现土地私有的促进作用,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D选项排除。7.自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后,后世历代皇帝在每逢天灾时都不同程度地苛责自身,向上天祈祷以求天降祥瑞,并谋求统治策略的改进。由此可知“天人感应”思想A.使“仁政”理念逐渐深入人心B.有利于规范封建帝王的行为C.实现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D.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后世历代皇帝在每逢天灾时都不同程度地苛责自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汉代儒者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国君的统治是受命于天,这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提供了合法的依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规范了君主的行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仁政”,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秩序的状况,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天人感应”对君主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文化认同感,故D项排除。【点睛】“后世历代皇帝在每逢天灾时都不同程度地苛责自身”是关键信息。8.据许倬云统计,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20年)共修建治水工程56处,18处在陕西,19处在河南,山西有4处,河北有5处,安徽1处。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A.水患程度分布的差异B.区域治理政策的安排C.农业灌溉事业的地位D.经济地理格局的特点-5-【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汉时期,修建治水工程绝大多数在北方,这体现出两汉时期由于由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和资源秉赋不同,导致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北方发展远远好于南方,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水患的分布差异和治理政策的不同,故A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农业灌溉的地位,故C项排除。9.纵观古代丝绸之路,统一时代(汉唐元)主要通过河西走廊通往西方;分裂时期(南北朝和宋夏时代),被迫改道与西方联系。由此可知A.河西走廊是通西域的必经之路B.中西交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河西走廊地区的政局变动频繁D.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交通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的陆上丝绸之路因为不同时期政治形势的影响,其路线有所变更;但是,根据所学可知,从汉朝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原王朝与丝路西方的国家间的交流没有完全中断过,由此可知中西交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分裂时期(南北朝和宋夏时代),被迫改道与西方联系。”可知,河西走廊不是通西域的必经之路,故A项排除。材料中只反映了南北朝和宋夏时代河西走廊动乱,不能得出河西走廊地区的政局变动频繁。故C项排除。材料主要反映由于受政局的影响,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有所变更,D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10.魏晋至北朝前期,北方边境地区及部分内地一度盛行领民酋长、地方护军、军镇、地方行台等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到北魏孝文帝时期后,郡县制全面回归。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A.民族交融的深化B.政区设置的密集化C.郡县制遭受挫折D.世家大族力量瓦解-6-【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魏晋至北朝前期,北方地方行政制度由特殊制度回归郡县制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盛行特殊制度到回归郡县制,反映了郡县制受到了北方民族政权的推崇,是中原文化影响力扩大和民族交融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B项,政区设置与郡县制回归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郡县制回归,而不是遭受挫折,排除;D项,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势力得到发展,而不是大量瓦解,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11.唐初,中书省负责诏敕的制定;安史之乱后,唐德宗以翰林学士(被天子视为“私人”)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中书省则负责草拟日常政令。这种变化A.使三省职责更加清晰B.是皇权对相权的侵夺C.表明中央集权的减弱D.旨提升行政办事效率【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唐初三省之一的中书省负责诏书的草拟;而到了唐德宗时期,则由原只是亲信顾问的翰林学士负责军国大事诏令的草拟,而中书省的职权则有所下降,这种变化反映的是皇帝通过重用亲信来侵夺相权以加强皇权专制,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翰林学士和中书省,没有涉及尚书省和门下省,A项错误;中央集权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材料中没有涉及,C项错误;这种变化旨在加强皇权,D项错误。【点睛】三省六部制度目的是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的统治。-7-12.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B.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太宗签署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能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故答案为A选项。材料涉及的是三省六部而非三公制度,B选项排除。最高决策权是皇帝而非门下省,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科举制,D选项排除。1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故A项排除;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故C项排除。【点睛】“《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是解题的关键。-8-14.读图,与下图有关的分析评论,正确的是注:图中黑点越大、越密集,则表现进士人数越多。A.进士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文化发展相关B.唐朝后期藩镇窃取了开科取士的权力C.统一局面形成使进士的分布区域更广D.唐朝后期南方社会发展已经超过北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后期比前期南方进士数量明显增多,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南方科举制的发展,A选项符合题意。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只能是给当地带了动乱,扰乱中央的统一,与科举制无关,B选项排除。唐朝后期没有形成统一局面,而是藩镇割据局面,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南宋时期南方社会发展已经超过北方D选项排除。15.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