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浠水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含解析)一、单选题1.康熙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为投其所好,特命宫廷画师以他自己为形象画了二十三幅耕图,以王妃们为原型画了二十三幅织图,亲笔题诗,组成《耕织图》进献。下面是《耕织图》其中的两幅绘图。由此可知,我国农业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男耕女织的基本模式C.农业技术领先世界D.农民生活的富足安康【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图是妇女在家纺织,第二幅图是男子在用牛耕田,这两幅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生产方式、技术和工具的改进,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技术的地位和农民生活的状况,故CD项排除。2.(宋)王柏《鲁斋集》中说:“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材料反映了A.手工业商业获得高度发展B.农村草市已出现C.农民兼营农业之外的产业D.农工商地位改变【答案】C-2-【解析】材料“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说明宋代的农民在经营农业的同时,为了生计需要兼营其他行业,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民兼业的情况,没有反映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故AB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国家一直奉行的经济政策,因此农工商地位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排除。点睛:“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3.《丝路山水地图》在戊戌年(2018年)春晚惊艳亮相。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B.唐代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C.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D.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了丝绸(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故A项正确;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写实风格,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故C项错误;唐朝丝织技巧高,以轻巧高深著称,借接收了波斯的织法跟图案作风,故D项错误。4.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这体现了A.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C.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D.拜金主义思想的严重【答案】C【解析】材料“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反映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的婚姻等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3-在“终结”;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思想观念的改变,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排除;材料“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说明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5.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中外贸易往来B.重视海关税收征收C.维护外商经济利益D.废除闭关锁国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表明清政府比较重视海关税收的征收,在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税收成为清政府的重要财源,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禁止”;设立广州十三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C项错误;广州十三行的设立是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故D项错误。6.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个双面碑亭,其正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下列与此相关的选项是A.到达好望角B.发现美洲C.直达印度D.环球旅行【答案】D【解析】从材料“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1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故D项正确;A项是迪亚士,排除;B项是哥伦布,排除;C项是达伽马,排除。点睛:关键信息“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7.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农业资产者获得了贵族手中的土地。通货膨胀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西欧物价平均上涨了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被称为A.商业革命-4-B.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D.圈地运动【答案】B【解析】从材料“16世纪”“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西欧物价平均上涨”中可以看出,16—17世纪由于美洲廉价金银流入欧洲而引起的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这一现象被称为价格革命,故B项正确;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故A项排除;C项是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排除;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故D项排除。点睛:“16世纪”“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西欧物价平均上涨”是解题的关键。8.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中提到“到1860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30项外,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积极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这主要缘于英国A.已成为“日不落”帝国B.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实力增强C.先后打败了荷兰和法国D.最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到186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从而促使英国贸易政策发生变动,故B项正确;AC项是18世纪下半叶,排除;D项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排除。点睛:解题时注意关键的时间点“到1860年”。9.1901年3月,摩根以4.8亿美元购买了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此后,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摩根现象”的实质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5-B.工厂制度的形成C.经济结构的变动D.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D【解析】从材料“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中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企业兼并,出现了垄断组织,因此“摩根现象”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殖民扩张和掠夺,故A项排除;B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结构的变动,故C项排除。点睛:“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是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垄断。10.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之器”的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A.使用“制造之器”的工厂B.与洋商争利C.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官督商办【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之器’的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并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建的军事企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建的民用企业,两者都是用机器生产,属于近代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A正确。根据材料中“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可知,轮船招商局符合与洋商争利的特点,但江南制造总局不符合,故B错误。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带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因此,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都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C错误。轮船招商局是官督商办企业,但是江南制造总局不是官督商办企业,故D错误。-6-11.19世纪70年代,中国蚕丝业面临一个严峻问题:生丝质量低劣引发外国丝商的强烈不满。外国丝商发出警告:“除非在这两方面(包装和质量)采取改进措施,否则他们的生丝就必须从我们的消费中排除出去。”而民国初期,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的危机有了一定程度缓解。这一变化出现的客观原因是A.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D.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答案】B【解析】从材料“民国初期,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的危机有了一定程度缓解”可以看出,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B项正确;A项是19世纪末,排除;C项是19世纪60年代,排除;政府的支持是国内因素,不是客观原因,故D项排除。点睛:关键时间点“民国初年”。12.下图是近代中国轻工业生产月平均指数增长图。这一阶段经济的稳定发展为-7-A.戊戌变法奠定了经济基础B.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C.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壮大队伍D.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与材料中1933-1936年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与材料中1933-1936年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端,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13.(家国情怀——工人的建设热情)1956年,广州机械厂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支援建设的苏联专家见到后说:“条件不是不够好,而是很糟糕。”然而在该年的劳动竞赛中,科室和车间每天都出现新记录。材料表明A.苏联大力支持我国经济B.工人建设热情高涨C.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答案】B【解析】材料“1956年”“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每天都出现新记录”反映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人高涨的生产建设热情,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苏联的支持和一五计划的完成情况,故AD项排除;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故C项排除。点睛:“1956年”“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每天都出现新记录”是关键。14.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长篇通讯《春到上塘》中写到:“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8-除了一户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上塘经济发展是由于A.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B.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答案】D【解析】材料“1981年3月4日”“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上塘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时期出现的,故B项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故C项错误。15.近五百年来,各国因势因时而不断崛起,留给世人无尽的思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崛起已是不争事实,更让世界为之侧目的是崛起方式。下列关于中国崛起的主题最恰当的说法是国家主题葡萄牙、西班牙从陆地到海洋荷兰从渔夫到车夫英国从农业到工业美国从邦联到联邦德国从分裂到统一中国?A.从改良到革命B.从城市到农村C.从计划到市场-9-D.从农村到城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崛起,故C项正确;A项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