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趕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以封建方式制定了一种合乎当时农业扩张的统治形态,又以宗法制度使封建统治更加稳固。”这表明当时A.完全按血缘关系分邦建国B.使官僚政治转为贵族政治C.周朝以宗法封建实现集权D.用礼乐制度实现强国治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通过划分尊卑贵贱、明确礼乐等级的方式以巩固统治,故D项正确。A项,分封制对象包括功臣与先代贵族,排除。B项,分封宗法制构建了贵族政治模式,排除。C项,西周时期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朝统一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这说明秦朝-2-A.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B.秦统一之后始废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D.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并占据险要位置以加强对全国控制,反映了秦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A项,此时秦朝已经统一,兼并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战国时期分封制开始废除,排除。D项,郡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排除。3.下图是古代中国历代人口发展趋势图(图源:《中国人口通史》).据此分析明清时期人口剧增的共同原因是A.“摊丁人亩”的推行B.“多子多福”的观念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世界市场”的推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表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人口剧烈增长,原因在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大量高产农作物引进中国,养活了大量人口,故D项正确。A项,“摊丁人亩”政策为清代实行,排除。B项,“多子多福”观念源于小农经济模式的形成,图表无法体现,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在于南宋时期,排除。-3-4.《国语晋语四》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堪隶食职,官宰食加。这反映出A.社会生活的有序性B.政府采取抑商政策C.专卖制度开始形成D.民营手工业的弱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政治等级不同,所占有的土地多少不同,各自经济生活与政治等级相适应,体现西周时期社会生活的有序性,故A项正确。B项,题干未体现政府的抑商政策,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专卖制度的形成,排除。D项,此时民营手工业尚未出现,排除。5.荀子“一方面认为‘君子'和‘小人'有共同的本性,是可以相互对换的。而另一个方面又主张,君子与小人、贵与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严格界限。”《荀子富国篇》又说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这一思想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反映儒学理念深人人心C.符合了社会转型的要求D.推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荀子强调君子与小人尊卑等级的同时又认为君子能以德役使百姓,达到富国的目的以适应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君主至尊观念,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儒家观念深入人心,排除。D项,西汉董仲舒发展儒家并推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排除。6.(宋代)“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说明A.文学作品曲高和寡-4-B.文学形式没有章法C.文化发展的通俗化D.文学内容趣味低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可知宋代文学更多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通俗化特征明显,故C项正确。A项,题干强调宋代通俗文学兴盛,而非文学作品曲高和寡,排除。B项,题干中文学注重自由表达,并非没有章法,排除。D项为对材料的误读,不符合题意,排除。7.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这主要说明当时A.李贽思想引起保守势力不满B.李贽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C.缺乏推动社会转型的政治环境D.缺乏推动社会转型的社会环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结合所学可知,明代专制统治愈加强化,思想束缚明显,社会新因素的发展受到压制,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强调保守势力对李贽思想的不满,排除。B项,材料中未体现李贽思想对专制统治的不利作用,排除。C项,李贽的悲剧不仅仅是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映,更是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排除。8.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这反映出A.当时开明的政治制度-5-B.清朝版图最终奠定C.稳定和谐的阶级关系D.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可知清朝统治者维护统一,稳定边疆的举措推动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大一统局面下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清朝政治制度的开明,排除。B项,题干未明确体现清朝版图的奠定,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民族关系而非阶级关系,排除。9.“(清朝)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址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殖民主义者大量地向中国推销鸦片。”由此推知A.英国用鸦片贸易打开了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会加深清廷的统治危机C.英国的政策违背了自由贸易原则D.査禁鸦片表明中国人民已经觉醒【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对华输入鸦片以扭转对中国贸易的逆差局面,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加剧晚清的统治危机,故B项正确。A项,题干表明英国输入鸦片旨在扭转贸易逆差,而非打开中国市场,排除。C项,英国输入鸦片并未违背自由贸易原则,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中国查禁鸦片及对鸦片输入的危机意识,排除。10.分析观察下图,这表明当时-6-A.海军将士贪生怕死B.中国战敗的偶然性C.政府避战求和政策D.中国战敗的必然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北洋舰队官员及士兵缺乏真正的军事作战知识,军事训练薄弱,战斗力不足,以致对日作战失败,故D项正确,B项排除。A项,图片并未体现中国军队的贪生怕死心态,排除。C项,图片不能反映政府实行避战求和政策,排除。11.(近代)“地方基层政权建立乡官制度。各家农副业生产所得,除个人消费部分以外,其余都应缴归国库。婚丧等额外开支,都由国库按定额发给。……想通过实施这个制度,建立一个理想社会。”这反映的是A.敌后抗日根据地B.广州国民政府C.太平天国运动D.中华民国政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其余都应缴归国库。婚丧等额外开支,都由国库按定额发给”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通过产品的平均分配以建立农民阶级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故C项正确。“圣库”制度均不属于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州国民政府及中华民国政府的经济措施,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2.“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由此推知五四运动A.使各界团体对社会改造趋于一致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导致当时中国社会秩序大乱-7-D.广泛深人地动员了人民群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可知,五四运动通过学生运动继而影响到广大爱国群众,故D项正确。A项,题干并未涉及各阶层团体对社会的改造意识的趋同化,排除。B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未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形成,排除。C项,五四运动的爆发并未引发广泛的社会动乱,排除。13.“自九一八事变后,各中间政派便积极呼吁团结抗日;华北事变后,他们仍然坚持抗日民主立场,一方面抨击国民党内战独裁政策,另一方面响应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推进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和抗日民族闭结的进程。”这主要反映了A.中共抗日主张被各派接受B.中日之间民族矛盾的激化C.中国各个政派的团结抗日D.中国对日本全面抗战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各中间政派支持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批判国民党内战独裁政策,实质上反映了日本加紧侵华的形势下,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故B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中共抗日主张被各派接受,排除。C项,题干反映中国民党实行内战独裁政策,排除。D项,中国对日全面抗战始于七七事变后,排除。14.下图是近现代我国著名画家张漾兮的漫画《卢沟桥事件》(原载1937年7月25日《新民报》),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8-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即B.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热情髙涨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民族危机加深抗日呼声髙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卢沟桥事件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的抗日情绪日益高涨,故D项正确。A项,卢沟桥事件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社会各界的抗战热情,排除。C项,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15.下表为建国后某地工农业总产值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该地经济发展主要受A.当地经济基础的制约B.国家极左思想的影响C.国际形势发展的制约D.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9至1966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与-9-轻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D项正确。A项,图表信息不能反映当地经济基础的影响,排除。B项,建国初,我国经济的恢复建设并未出现左倾错误,排除。C项,图表信息与国际形势无直接联系,排除。16.“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闲际法,其内容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特别足有关所有权和契约关系的规范。它除了包含罗马法取打的部分规范外,还吸收了与罗马有贸易关系的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法律规范。”这种被罗乌法学家称之为“各投族共有”的万民法A.姑调整财产关系的专门法B.开始脱离了罗马法的范畴C.体现了基本正义和理性原则D.演变为成文法是历史的进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特别是有关所有权和契约关系的规范…还吸收了与罗马有贸易关系的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法律规范”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同时关于借鉴其他民族的有益部分,体现了法律内容的正义与理性,故C项正确。A项,材料并非强调万民法的内容侧重调整财产关系,而是彰显万民法的正义理性原则,排除。B项,万民法本身是罗马法的一部分,体现了罗马法律精神,排除。D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始,排除。17.“伯里克利首先为担任民众法庭陏市员的公民发绝每生活补贴,颇得民心,遂加以推广,使五百人会议成员和包括执政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