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本试卷共8页,6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商朝甲骨文中有卜问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记载,如“帝令雨足年”。还有王亲自从事农作的记载,如“王黍于南”等。这些卜辞说明A.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时期B.商王的占卜只重视农业生产C.农业生产是商朝重要的经济活动D.占卜能很好的推动农业生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商朝时期通过占卜预测来为农业生产活动服务,而且王亲自从事农业活动,可见对农业活动的重视,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末期新石器时代初期;B选项不符合史实,占卜活动服务于国家各个方面,包括战争、祭祀等,不只是重视农业生产;D选项错误,占卜是迷信活动,与农业生产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种等级序列的形成是根据周代贵族A.实力的强弱B.血缘的亲疏C.封国的大小D.军功的高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序列,故B项正确;周代形成的等级秩序与实力强弱、封国大小和军功高低无关,故ACD项排除。23.秦朝的文化政策,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了中央集权B.“一法度衡石丈尺”,促进经济发展C.“禁毁诗书,以吏为师”,统一思想D.“书同文字”,提升了民族的认同感【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AB项分别是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用法家思想来统一思想,而后世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故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统一文字提升了民族认同感,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影响深远,因此答案为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统一的措施【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4.如下图所示,最能体现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是A.中央任命郡县长官B.皇帝实行世袭制C.三公九卿由皇帝任命D.考试选拔郡县长官【答案】A【解析】3【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所以中央任命郡县长官最能体现秦朝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皇帝实行世袭制与中央集权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三公九卿是中央官员,不能体现中央严格控制地方;D选项错误,秦朝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是考试选拔。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5.历史学家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选项中,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①汉朝丞相位高权重,为“百官之首”②汉武帝设立中朝,首长制得到加强③唐朝三省长官集体议事,相权分散④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皇权得到加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汉承秦制,设立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首,①表述正确。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外朝制度,分割了丞相的权力,②表述错误。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掌管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③表述正确。从汉代到秦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④表述正确。故本题选C。6.《宋史》记载的“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A.三司B.政事堂C.门下省D.枢密院【答案】D4【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机构是枢密院,负责掌管军事,故D项正确。三司指的是盐铁、户部、度支,其长官称“三司使”,掌管统筹国家财政之事,排除A。政事堂是指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与材料不符,排除B。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与材料不符,排除C。【点睛】本题以宋代二府三司制为切入点,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即可知道是枢密院。7.下边是《中国历代官称辞典》中的一个辞条,依据辞条内容推断这一机构是A.礼部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明朝始设”“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为皇帝顾问”,结合所学可知,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阁臣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为皇帝顾问,故C正确;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礼部是六部之一,A不符合题意,排除;晋朝以后出现中书省,不符合“明朝始设”,排除B;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不符合“明朝始设”,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明朝始设”“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为皇帝顾问”,联系所学明朝内阁设立的时间和内阁的实质分析解答。8.下列措施和制度中,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的有①三省六部制②中书省代替三省③废丞相④议政王大臣会议5⑤军机处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答案】D【解析】【详解】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相权分散意味着皇权的加强,故①符合;中书省代替三省导致相权反弹而加强了,故排除②。废丞相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使皇权大大加强,故③符合;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它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不仅没有加强,还受到很大限制,故④不符合;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故⑤符合。9.亚里士多德评价雅典政治时说:“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A.轮番而治B.民主C.分权制衡D.人民主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信息可知,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轮流坐庄、轮番而治的特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民主不是材料主旨;C、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分权制衡和人民主权的信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0.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激化了社会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答案】C【解析】6试题分析:结合所学不难判断出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共同点是三者都打破了世袭特权,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巩固统治基础,所以答案选C,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三者的共同点,即梭伦改革属于奴隶社会的改革不会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同时也未彻底解决社会矛盾。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的影响11.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体现了A.保护私有财产B.限制贵族权力C.维护平民利益D.扩大统治基础【答案】A【解析】材料“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故选A;《十二铜表法》从根本上保护贵族利益,排除B;C不能体现,排除;废除债务奴隶制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1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和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分别是A.《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公民法、万民法C.《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新敕》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49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公元6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不断完善的过程,它们不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和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C选项错误,《查士丁尼7新敕》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不是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D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3.《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相同点是A.实行君主立宪制B.确立议会权力至上C.限制国王权利D.实现国王统而不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大宪章》在历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权力,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把英国的王权比较牢固地置于法律之下,使王权向法律臣服,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权利法案》扩大了议会的权力,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所以两者都限制国王权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大宪章》无关;B选项错误,《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不是《大宪章》的影响;D选项错误,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不是《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相同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4.根据《权利法案》的规定,英国的政治状况是A.议会只对国王负责B.议会开始掌握征税和财政权C.英国政党制度确立D.议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的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了一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确立议会至上,王权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所以答案选D。8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5.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首相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②议会下院多数党通过内阁实际控制政权③首相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④内阁成员实行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议会下院多数党通过内阁实际控制政权,②项符合题意;如果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③项符合题意;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④项符合题意。因此②③④项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英国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并非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①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6.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改革派的呼声日益高涨B.工业革命的深入进展C.英国国王权力较大D.议会内部斗争激烈【答案】B【解析】9【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的很长时期里,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通过控制议会而掌握国家政权。到十九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资产阶级财富增多,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参政意识觉醒,他们要求改革贵族寡头把持国家政权的旧制,分享权力。1832年议会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工业革命的深入进展是改革的根本原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要从经济关系上入手,该项不是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C选项错误,到18世纪中叶,《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相继颁布,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力较小;D选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是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与议会内部斗争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推翻的王朝是A.波旁王朝B.斯图亚特王朝C.多铎王朝D.奥尔良家族【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推翻的王朝是斯图亚特王朝,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波旁王朝是波旁家族在法国建立的王朝,波旁家族的支系在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帕尔马也曾建立王朝,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多铎王朝是1485-1603年期间统治英格兰王国及其属土的一个王朝,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奥尔良王朝是1830年至1848年统治法国的君主立宪制王朝,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8.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A.众议院在野党领袖B.英王C.众议院多数党领袖D.国务卿【答案】C10【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到18世纪中叶,《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相继颁布,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首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