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渐进完善的代议制——英国的制度创新[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1.背景(1)历史渊源:13世纪初,《大宪章》签署,以后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议会制度。(2)经济基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阶级基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4)政治前提:从1640年开始,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展开激烈斗争,最终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改革”是当事各方都以理性的态度妥协的结果,只要有一方坚持不妥协,就无法“改革”,社会矛盾必然以不是“坚决镇压”就是“激烈革命”一类的暴力方式解决。……人们自然向往并总是称赞英国革命的平和。但在英国革命时期,正是由于统治者善于妥协,才使英国革命相对平和。——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2.标志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权利法案》最重要的作用是限制了王权,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正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新型国家。3.影响(1)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2)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21.形成(1)“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2)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2.原则(1)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2)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3.发展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三、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完善1.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2)英王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长。(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4)首相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2)内容: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3)影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教材拓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中期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4)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5)世界:为世界许多国家树立了民主政治的楷模,君主立宪制成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形式。[素养提升·融会贯通]3►探究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史料一在斯图亚特王朝前期(1603-1688年),依托于枢密院而设立的“外交委员会”,是一个完全依附于君主、辅佐君主处理外交事务及其他重要国务的秘密机构。到斯图亚特王朝后期……内阁已成为一个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并事实上承担着中央政府的职能,这标志着内阁制在英国的形成。——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思考]根据史料一,指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内阁的变化趋势。[解读]注意“是一个……秘密机构”“内阁已成为一个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这两句信息,它体现了内阁地位的变化。[试答]趋势:从私密的御用咨询、决策机构演变为公开的、合法的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史料二(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思考]根据史料二,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解读]“享有立法权”“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是最重要的信息,说明英国国王当时还没有真正“统而不治”。[试答]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①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②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③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4(2)趋势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②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以家国情怀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机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归纳材料内容,可确定论题为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或发展,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政体建立的相关史实论述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阐述侧重围绕英国的议会制与君主制进行,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论题: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发展。阐述侧重围绕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进行。示例三:论题: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阐述综合前两种答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启示(1)政治制度的确立应符合本国国情。(2)重视妥协在政治进程中的作用,顺应时代潮流。(3)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国家才有活力。(4)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一模)“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该观点的是()5A.发起了“光荣革命”B.通过《权利法案》C.形成责任制内阁D.1832年议会改革B[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故选B项;“光荣革命”未体现克服专制王权,排除A项;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进一步克服了专制王权,有利于现代化,但不是“现代化的第一步”,排除C项;1832年议会改革使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会席位,进一步完善了英国民主政治,排除D项。]2.(2019·广州一模)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办法,追究政府国内外政策失败的责任。这一做法()A.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B.保证了下议院的立法权C.加强了国王对上院的控制D.推动责任制内阁的形成D[通过题干可知,英国下议院的权力有所扩大,这对于在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故选D项;题干反映的是下议院与内阁的关系,不是贵族和平民的矛盾,也与国王无关,排除A、C两项;题干叙述的是下议院有弹劾政府的权力,不是立法权,排除B项。]3.(2019·福州普通高中毕业班质检)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1770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此后诺思任首相长达十年。这反映了()A.《权利法案》并未实行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国王掌控国家行政大权D.责任制内阁名存实亡B[由“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十年”可知,当时的英国君主不能被有效制约且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说明当时的国王还未“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选B项;《权利法案》于1689年颁布实施,排除A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所述仅是一个特例,不能否认内阁制的作用,排除D项。]4.(2019·潍坊一模)有学者指出,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内阁、议会两院到军队,把持权力的主要是各级贵族和他们的子弟。这反映了,英国当时()A.封建色彩异常浓厚B.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C.民主改革需要深化D.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英国上院贵族仍旧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说明民主改革需要深化,故选C项;“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得6重大成就且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表现,排除A项;《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排除B项;上院贵族仍旧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能说明社会贫富差距,排除D项。]“分权制衡”体制的典范——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联邦宪法的制定1.背景(1)政治前提: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2)邦联困境:松散的邦联难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3)面对新问题: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制。联邦制和邦联制二者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其主要区别在于:联邦形成新的国家,组成单位不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组成单位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2.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3.内容(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2)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4.地位: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5.意义(1)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2)它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至今行之有效,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787年宪法的不足“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7——富兰克林二、联邦政体的确立与完善1.确立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2.斗争1861年内战爆发,林肯总统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维护了国家统一。3.巩固内战后,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并肯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三、两党制1.形成两党制在联邦成立之初萌芽,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2.特点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两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史料一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史料二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这条修正案确立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分权原则:联邦政府拥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