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组织工作要点(文件稿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海委组发〔2012〕1号中共海门市委组织部2012年工作要点2012年全市组织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按照省、市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和组织部长(工作)会议的具体要求,围绕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统筹做好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实现“建设美好新海门,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以换届为契机,为科学发展配班子选干部建队伍1.认真做好换届和领导班子配备工作。抓住市乡镇人大、政府和市政协换届契机,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适应“二次率先”需要,把熟悉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开放型经济、港口经济等方面知识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统筹配备不同年龄层次干部,加大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领导干部交流,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对乡镇、园区和部门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实行重点配备、重点培养、重点教育、重点管理。完善换届工作规程,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严格按照换届政策规定规范操作,精心组织好大会选举,确保换届圆满成功。2加强对换届工作的全程监督,借鉴党委换届成功经验,拓展换届风气“百点监测”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2.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按照“讲党性、重品行、树正气、创一流”的要求,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为重点,在换届后领导班子成员中开展“思想理论武装计划”,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议事决策、党内生活、监督检查等制度,提升领导班子战斗力。以“树一流形象,争二次率先”好班子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按照“满足需求、提升素养、规范管理、注重实效”要求,综合运用大规模教育培训、多途径实践锻炼、梯度式培养储备等多种方式,加强领导班子教育培训。围绕“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主线,加强现代科技、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社会管理和舆情应对等方面新知识的培训。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在全市公务员队伍中深入开展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3.加强干部队伍综合管理。健全干部关怀和激励保障机制,制订科级非领导职务设置和选任办法,完善公务员职务正常晋升制度。贯彻执行好干部休假、健康检查等制度,关爱干部身心健康。以服务“四大园区”和片区经济发展为重点,优化配置公务员招录资源。注重公务员能力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不断规范年度考核评优工作,注重年度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激发好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热情。4.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实施年轻干部“555”培养工程,开展新一轮乡科级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建设3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加大选调生、“名校揽才”工程招录人才、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使用力度,拓宽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在青年干部中开展“推进全面跨越,青年勇当先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派后备干部到基层一线、重要岗位和重点工程中砥砺磨练。实施以“强班子、强经济”为重点的“双强计划”,从市级机关公开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担任驻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培养和跟踪考察。坚持新任领导干部、新录用公务员到城市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一线培养锻炼和挂职锻炼制度,为年轻干部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搭建平台。5.切实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出台《拟提拔干部廉情申报办法》,对拟提任领导干部的有关情况在考察时进行申报,自觉接受监督。完善“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在所有具有任免权的单位全面实施“一报告两评议”,并认真分析和运用评议结果。建立干部网络舆情管理平台,提高快速应对能力。集中聘请一批干部监督信息员,听取各方反映,并定期组织开展选人用人公信度监测,及时了解掌握全市干部选任“两个满意度”情况。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领导干部“三责联审”工作,及时办理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手续。依托“12380”举报网站,建立健全“便利、安全、高效”的举报受理机制。6.重视做好老干部工作。坚持完善形势报告、情况通报、政治学习、组织生活、走访慰问等制度,巩固“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建成果,深化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教育老同志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继续巩固和完4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进一步畅通离休干部“一站式”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进一步健全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不断提高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水平。继续组织老干部深入开展“夕阳映江海,晚霞更生辉”主题实践活动、牵手大学生村官活动,组织引导老干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发挥和放大老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二、以贯彻中央《规划纲要》为抓手,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7.完善干部初始提名。按照民主提名、公开提名、责任提名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干部初始提名,重点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提名行为。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探索等额和差额相结合、定向和非定向相结合,完善全委会、领导干部大会、单位党组织、干部群众推荐等多种提名方式。试行全委会成员署名推荐乡科级党政正职。换届中,坚持对新一届领导班子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8.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干部“绩”的考核科学性。建立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量化测评指标系统,以德才素质评价为重点,完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以及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和党风廉政建设考评内容,注重把体现科学发展实效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管理创新、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建设、民生工程改善等纳入“绩”的考核范畴。注重加强干部“德”的考核。围绕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全面实施干部“四德”反向测评。建立领导干部“德行”档案,探索干部“四德”量化扣分管理方式。结合平时考核、5年度考核、任职考察等,通过干部“述德”、公开“问德”、社区“访德”、综合“评德”、全程“记德”,完善干部“德”的考评办法。加强德的考评反馈工作,注重干部德的考核结果运用,贯彻好中组部《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切实做到“一个优先、五个坚决不用”。9.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探索把组织推荐作为参与竞争的前提条件,民意和基层经历作为竞争选拔的“门槛”,因岗设置遴选程序。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需要,灵活采取集体面谈、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试等新的比选方式。推行大众评委参与面试评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10.树立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用人导向。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新提拔任用的副科职领导干部一般应具有镇村工作、重点工程等任职锻炼经历。专门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名校揽才”工程人才招考一批乡镇公务员。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需要补充工作人员的,一般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乡镇优秀公务员、事业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选调,树立重视基层的鲜明导向。11.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围绕“制度建设年”的目标定位,全面实施干部推荐提名、民主测评结果在领导班子内部公开制度。拓宽干部群众知情渠道,通过报刊、电视、电台、互联网等平台,适时向社会发布换届工作和干部任免信息,做到政策公开、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全面实施选人用人“百点”动态监测,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课题推进过程中取得的实践成果、经验成6果进行总结提炼,及时把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制度文件,实现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三、以实施“东洲英才”计划为载体,培养集聚“三创型”人才12.继续拓展引才聚才渠道。突出“六大人才引进工程”,在深入实施“名校揽才”、“企业聚才”、“政产学研用对接”和“海外猎才”工程的同时,积极实施“智力汇聚”和“我才回流”工程,扎实推进“产业人才发展312行动计划”,有效组织“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研究制定柔性引才、亲情引才的政策办法,建好一批骨干企业海外研发基地,支持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一批懂经营、会技术的海门籍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创新;利用“科技镇长团”来海挂职契机,建立高校人才联系点,加强与名校人才智力交流合作。筹备举办首届哈佛—海门海外高层次人才论坛,邀请海外高端人才实地考察签约。13.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搭建“百企董事长高校行”、“高层次人才海门行”等智力交流平台,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合作,建立“市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在校研究生实习基地,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努力做好省“双创计划”、“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申报和省“333工程”、南通“226工程”培养对象的培育管理工作。统筹推进“党政人才能力拓展计划”、“专业技术人才名家打造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农村实用人才耕耘计划”、“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计划”、“江海文化人才星光计划”、“青年英才创业实践计划”7等“八大人才培育计划”,促使各行业、各领域人才得以全面发展。建立“东洲英才”评选表彰制度,定期开展“杰出英才”、“科技兴市功臣”、“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各类优秀人才评选活动,促使人才价值实现最优化。14.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大力宣传普及科学人才观,全力提升人才工作战略核心地位。以市委人才办成立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工作的体制机制,市财政设立一般预算收入3%以上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调整充实工作人员,确保工作力量、工作经费到位。探索建立乡镇、园区人才科技工作服务站和设立重点骨干企业人才服务联络员。完善人才引进奖励制度,分对象、分层次奖励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整合企业人才资源,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研究机构建设企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加强海门高科技创业园、科技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创意园区的建设指导,扎实推进人才服务窗口、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公司等人才服务和创业融资平台建设。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开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业务。落实财政对科技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强化科技创新企业与金融服务机构的合作。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快人才公寓建设步伐。2012年,在科技创业园、临江新区和滨海新区新建、扩建人才公寓1300套,面积14万平米。15.加大人才工作考核力度。全面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度管理,实行每季度统计报告制和年度综合考评制,突出考核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8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等“四高”人才引进和人才项目申报量,并将人才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列入考核内容,加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修订完善2012年度人才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增强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刚性约束。四、以“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题,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二次率先”凝聚发展合力16.推进各领域基层组织全面有效覆盖。坚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推广培育村带为群村的“先进支部带后进支部”模式,引导每个“双带”五星村结对一个薄弱村,带动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培育“农村党员创业致富中心户”,辐射打造“党群致富共同体”。抓好行业商会、规模以下非公企业等薄弱领域的党组织组建工作,实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街道社区、园区、国有企业、社会团体党建工作相衔接,推行村企联建、“支部+行业商会”等模式,提高组建质量。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动态保持100%,非公企业整体组建率达95%以上,新社会组织整体组建率达75%以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加快党组织在其他领域的延伸覆盖,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城市、工地或者国家建立“一站一支部”(即联络服务站和临时党支部),形成流动党员集出集管、散出集管的新模式。17.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先进性作用。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题,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在农村、社区、“两新”组织、市级机关等领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