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宋国大夫华元于公元前579年首倡弭兵休战;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合晋、楚及中原小国达成弭兵之盟:晋、楚共为盟主,自后中小国家对晋、楚同时朝贡;齐、秦分别同晋、楚联盟,不向晋、楚朝贡等。这些弭兵会盟A.消除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B.顺应了民众祈求和平的愿望C.确立了晋楚两国的霸主地位D.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的开始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为争夺霸权,连年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而当时的弭兵会盟有利于减少战争的爆发,在客观上顺应了民众祈求和平的愿望,故答案为B项。A项中的“消除”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弭兵会盟的内容可以体现出当时晋楚两国的霸主地位,但是并不表明是通过这两次弭兵会盟才确立霸主地位,排除C项;周朝的宗法分封制在西周晚期就已经开始瓦解,排除D项。2.《秦律》规定:同一家庭中的适龄男子不能同时征发兵役。县啬夫、尉及士吏征发戍役时,如果违反这一规定,要罚二甲。这一规定折射出秦代A.统一后社会环境较宽松B.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严密C.法律文化具有专制色彩D.小农家庭的社会主体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同一家庭中的适龄男子不能同时征发兵役”等信息可知,秦朝重视保证发展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表明秦朝注重农业经济,也反映出小农家庭的主体地位,故答案为D项。秦统一全国之后,实行严刑峻法,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信-2-息与官员考核无关,排除B项;单凭材料中对农民征发兵役的规定,就得出秦国法律文化具有专制色彩,证据不充分,排除C项。3.从西汉中后期开始,一些被册封的诸侯王在年龄已符合就国规定的情况下往往延缓就国。他们居留京师,何时就国以皇帝的意志为准。这一现象反映出西汉A.削藩政策的成功践行B.集中主要力量解决边患问题C.朝廷与王国矛盾解决D.地方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西汉中后期,一些年龄已符合就国规定的诸侯王只有在皇帝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就国,这表明当时皇帝权力得到加强,这与汉武帝的削藩政策有关,故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出西汉削藩政策的成功践行,答案为A项。材料中未有边患的信息,得不出B项结论,排除B项;C项的“解决”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此时西汉在地方仍实行郡国并行制,地方管理体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4.曹魏以《周礼»中的“八辟”为原型确立了“八议”制度;晋代将表现宗法制度的服制纳入律典以处理宗族内部犯罪;陈朝公然允许不同级别的官职抵免相应不同的刑罚;北齐在修定律典时把严重危害政权和礼教的犯罪总结为“重罪十条”。这些现象共同反映出魏晋南北朝A.社会统治秩序日益稳定B.律令是维护专制的工具C.儒家思想影响法律制定D.宗法血缘成为审判依据【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八辟”“将表现宗法制度的服制纳入律典”“不同级别的官职抵免相应不同的刑罚”等信息,体现出儒家的“礼”“等级秩序”等内容,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影响了法律的制定,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能表明当时社会统治秩序日益稳定,排除A项;B项表述虽然正确,但是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不能反映材料的共同信息,排除。-3-【点睛】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从总体而言,就是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使儒家思想成为刑事的、民事的、婚姻家庭的、行政的、诉讼的等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灵魂,也就是说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5.下面为敦煌莫高窟第45窟壁画《胡商遇盗图》,取材于《观音经变》。画面描绘了山谷中一队西域胡商遭到强盗拦路抢劫的情景,胡商身后是驮着丝绸、珠宝的毛驴。该幅壁画可以用来说明唐朝A.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B.敦煌地理位置的重要C.佛道思想文化的融合D.区域商贸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胡商”“驮着丝绸、珠宝”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有胡商到敦煌来经商,反映出唐代不同区域之间贸易往来较多,区域商贸经济有所发展。故答案为D项。单凭材料信息得不出唐朝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敦煌地理位置的重要,排除B项;壁画虽然可以反映出佛教信息,但未反映出道教的信息,排除C项。6.下表是宋代张方平在《论国计事》中对景德和庆历年间商税、酒税和盐税征收的记载。据表可知,当时-4-项目景德年间(万贯)庆历年间(万贯)商税4501975酒税4281710盐税355715总计12334400A.朝廷抑商政策发生变化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C.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D.商税成为主要财源【答案】B【解析】【详解】宋朝景德至庆历年间商税、酒税、盐税均呈增长的趋势,反映出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故答案为B项。北宋时期仍然实行抑商政策,排除A项;商税等税收呈增长趋势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能反映当时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排除C项;表格中没有农业等其他税收的数据,不能得出“商税成为主要财源”的结论,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商税、酒税和盐税征收不断增加,则表明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增加,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7.宋代通俗文学中的女性,富贵者多不愿意屈尊为妾,糟糠妻亦不肯让出正妻之位;而到了明代小说中,女性柔顺谦让、姐妹相称共侍一夫的情节屡见不鲜,妻妾相睦不争之作蔚为风潮。促成明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世俗文学的兴起C.理学思想的炽盛D.社会风气的转变【答案】C-5-【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明代小说中,女性柔顺谦让、姐妹相称共侍一夫的情节屡见不鲜,妻妾相睦不争之作蔚为风潮”,表明明代较之于宋代而言,男权色彩更为浓厚,反映出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强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主要是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A、B两项表述与材料的变化在逻辑上不成立,均排除;D项就是材料信息反映的社会风气的变化,不是原因,排除。8.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继承了先秦儒家推崇的唐虞三代圣王之治的传统,在《潜书尊孟》中提出了自己的追求目标,即“君明臣忠,上下和易,老幼保暖,养生送死无憾”。这表明唐甄A.依托历史经验构想愿景B.以复古为基本政治目的C.主张强化传统伦理纲常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唐甄在继承先秦儒家推崇唐虞三代圣王之治传统的情况下,提出了自己的目标,体现了其依托历史经验构想理想社会的愿景,故答案为A项。唐甄推崇唐虞三代圣王之治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是为了复古,排除B项;唐甄主张“君明臣忠”是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并非表明其主张强化传统伦理纲常,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西方启蒙思想的信息,排除D项。9.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失败,很多民众思考的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不是外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他们的理解中,“天朝上国”观念并无不妥,战败的原因是主事官员们的不作为。这一认识A.科学分析了战败原因B.实质上维护了清朝统治C.掩盖了政府卖国行径D.便利于投降派推卸责任【答案】B-6-【解析】【详解】民众没有认识到外部发生的变化,认为“天朝上国”观念并无不妥,战败的原因是主事官员的不作为,说明当时民众并未认识到中国封建制度腐朽才是造成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所以这一认识实质上维护了清朝统治,故答案为B项,排除A项。材料中民众把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归咎于主事官员的不作为是在谴责投降派的妥协退让,排除C、D项。10.有学者认为,古罗马雕刻在艺术创造性上弱于古希腊。古希腊的作品多为“人化”的神女和英雄,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而古罗马的雕刻作品多是歌功颂德的大型历史题材,当中加入了纯粹的功利性因素。这表明A.艺术创作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B.民主氛围决定人文主义发展方向C.希腊文明的程度高于罗马文明D.罗马扩张促进了艺术风格的融合【答案】A【解析】【详解】古希腊作品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是民主政治带来的结果;古罗马雕刻作品多是歌功颂德的大型历史题材受到专制统治的影响,因此这一现象体现了政治因素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B项表述绝对,民主氛围会影响人文主义发展的方向,但不是决定因素,且古罗马并未实行民主政治,排除;古希腊、罗马文明没有程度高低之分,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罗马艺术风格融合的信息,排除D项。【点睛】古希腊民主化的政治氛围在古希腊深入人心,人们无论对待艺术还是外界的文明都保持一种纯朴简单的情怀,并具体到雕刻艺术中,他们在艺术上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完美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因此古希腊的作品多为“人化”的神女和英雄;而古罗马的共和与帝国专制制度则是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使得人民的自我意识薄弱,臣服并听命于君主,因此古罗马的雕刻作品多是一些歌功颂德的题材,带有功利性色彩。11.有学者指出,尽管人文主义者总是指责教会的各种缺陷,但没有人敢于承认自己是个异教徒,甚至是无神论者,“当死亡逼近的时候也会像普通人一样渴望上帝的恩典”。这体现出人文主义者A.对教会权威的肓目崇拜-7-B.坚持以宗教神学为中心C.对因信称义的质疑批判D.理性与信仰交织的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一方面人文主义者指责教会的各种缺陷,表明人文主义者认识到教会的问题,体现了其理性色彩;而另一方面,人文主义者“当死亡逼近的时候也会像普通人一样渴望上帝的恩典”则体现了对宗教的信仰,故答案为D项。根据材料中“人文主义者总是指责教会的各种缺陷”可知,人文主义者并不盲目崇拜教会权威以及以宗教神学为中心,排除A、B两项;材料中的人文主义者坚持对宗教的信仰,这与因信称义原则是相通的,排除C项。12.18世纪的英国议会制在运作中,贵族经常利用议会的自由辩论将公共事务决策转变成不同派别及其追随者分赃和妥协的产物。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辩论是议会决策的主要手段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尚不完善D.混合体制是贵族专权的根源【答案】C【解析】【详解】18世纪的英国贵族经常利用议会的自由辩论将公共事务决策转变成不同派别及其追随者分赃和妥协的产物,表明当时议会的辩论制度和程序方面存在不足,反映出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多不足,尚不完善,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辩论是英国议会决策的主要手段,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国王专权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贵族利用议会的自由辩论将公共事务决策转变成……产物”表明当时英国不是贵族专权,排除D项。13.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正式成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他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这表明()A.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B.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8-C.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D.唐代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答案】D【解析】材料中说中书省即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唐朝后复命中书省,说明唐朝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故D项正确;曹魏时期中书省正式成立,没有形成正式的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中书省和六官制,并不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唐朝官制的由来,并不是君主集权专制制度的加强,故C项错误。14.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答案】A【解析】【详解】A.从材料可以看出,梁武帝是对九品中正制定的调整,重视九品中正制前提下加强对人才的文化教育。故A项正确。B.从材料可以看出有九流常选,所以没有废除九品中正制,故排除B项。C.材料只是反映了对九品中正制下,进入官场子弟的文化教育,并没有说严重打击了氏族势力。故排除C项。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科举制开始是隋朝。故排除D项。15.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A.政治局面影响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