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行为学复习题知识点大全(管理类)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它又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2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社会关系又可分为动态的和静态的两种。动态指社会中人们的互动、静态得指社会现象的关系模式。3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简化表示。4量表:是用于每一被观察单位的测量系统。5观察法:观察者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6调查法:是运用各种调查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度。7实验法: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条件诱发被研究者产生某种行为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研究的方法。8个案研究法: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9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10特质性:就是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1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12能力:是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13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4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15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了解自己。16社会知觉:是指知觉过程受社会因素制约。17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这种倾向使人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18晕轮效应:是指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19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20首因效应:是指对象首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趁着强烈的影响。21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22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23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1.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24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25自我实现:指的是一种使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完成某项工作或某项事业的欲望。26保健因素: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27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或者使这类需要得到满足,往往能给职工以很大程度上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利于充分、持久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即使不具备这些因素和条件,也不会引起职工太大的不满意。28挫折:指人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29强化:强化是心理学术语,是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30组织:组织行为学中,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使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当一个单独的个体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与愿望时,组织便产生了。31组织设计:是为了有效的实现经营目的而实际探索应该如何设计组织结构。即一种由管理机制决定的,用以帮助达到组织目标的有关信息沟通、权力、责任、利益和正规体制。32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既吸收了直线型和职能型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它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是按命令统一原则设立的直线指挥系统,另一套是按专业化原则设立的职能管理系统。直能管理系统中的职能人员是直线指挥人员的参谋和助手。只能对下级机构进行业务指导,而不能对他们进行直线指挥和下达命令。33事业部制: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称“斯隆模型”,基本管理原则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是在总公司的领导下,按照产品或地区划分为许多事业部,这些事业部一般都是独立核算单位,又称利润中心。34部门化:是指对所分工的工作的合理组合,也就是将工作和人员组编成可管理的单位。35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36工作压力:即人在对付那些在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上的身体上的异常反应,它是任何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内部状态,是焦虑、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以及挫折等各种情感的反应。37组织文化:主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在企业中通常称为企业文化。38组织环境:对组织的设关农村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组织所处的内在与外在的客观条件。39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40群体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粘合力”。41哥顿法:是邀请5-7人参加会议进行讨论,但讨论的问题先不让讨论者知道,而采用类比的方法,如拟人类比,象征类比、幻想类比等。42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2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3冲突:处在组织中的人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会产生分歧、争论、冲突和对抗,使彼此间的关系出现的紧张状态。44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45领导者:是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和集体,或者说领导得是集权,责、服务为一体的个人或集体(集团)46被领导者:是指领导者所辖的个人和团体。47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刘·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48、组织变革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最初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变革和修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对全部组织进行有计划、系统的、长远的变革和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和变革的战略、措施和方法,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自我实现:是一种使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完成某项工作或某项事业的欲望,是使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向往。3、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类因素处理不当或者说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导致职工的不满,甚至会严重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反之,这类因素处理得当,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但不能使职工有更高的积极性。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为此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赫兹伯格发现保健因素主要有10个:①公司的政策和行政管理;②技术监督系统;③与监督者个人之间的关系;④与上级的关系;⑤与下级的关系;⑥工资;⑦工作安全性;⑧个人的生活;⑨工作环境;⑩地位。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46.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49.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如职业道德手册),也可以是不成文的。50.群体压力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顺从”或“从众”。也称之为“群体压力”18、竞争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60.信息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通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关于事实、思想、意见和感情等方面的交流,来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7、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群体成员的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信念结构等。群体结构就是指这些结构的有机结合。52.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76.PM型领导模式:P因素,指领导者为完成生产目标而作的努力和工作绩效;M因素,指领导者为维持团体而作的努力。根据这两个因素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种类型:P型-目标达成型;M型-团体维持型;PM型-两者兼备型;pm型-两者均弱型。81.领导规范模式:领导者可以通过改变下属参与决策过程的不同程度,来表明领导者的行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根本没有对所有情况均适用、唯一正确的领导作风,应该开发一系列的领导者行为,从专制独裁的到参与管理的不同领导方式。3、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工作目标,按有关规定确定组织成员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利、义务的一种群体机构。90.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关系为非官方规定的,在自发的基础上为满足某种心理需要而有意或无意地形成一种不定型的组织。97.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确立的相关形态。10、工作生活质量是一种关于人与组织关系的指导方针和管理哲学,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措施。它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以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增进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率和职工满意感的目的的一项根本措施。2、凝聚力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2.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一个人来说,他认为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3.群体规范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4.组织发展组织发展包括了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幸福。组织发展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合作与参与过程以及质询精神。单选题1.面谈法属于下面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中哪种研究方法?(B调查法)2.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本我)。3.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干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C可能高也可能低)。4.某公司年终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5.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B.正式群体)。6.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A.同质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3工作绩效。7.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B.1.9型)8.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C1000—45000人)。9.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A.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5.面谈法属于下面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中哪种研究方法?(B.调查法)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本我)。7.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A.惩罚)。8.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9.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A.同质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10.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D.团队式)。11.“途径——目标”理论是(B.豪斯)提出的。12.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