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揭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7题,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代,诸侯礼聘会盟等正式外交场合常常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诗经》有规范的外交礼节和辞令B.《诗经》全面反映西周春秋社会现状C.使外交辞令含蓄高雅,以情感人D.借助《诗经》以获取文化共识【答案】D【解析】【详解】《诗经》的作品蕴含着周人宣传和推崇的价值观念,因此诸侯礼聘会盟引用《诗经》,是借助《诗经》以获取文化共识。故答案为D项。《诗经》中没有规范的外交礼节和辞令,排除A项;《诗经》内容丰富,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但B项中的“全面”说法绝对,排除;从材料中的“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来看,不是在外交辞令方面的需要,排除C项。2.南北朝时期,南梁使者陈庆之出使北魏曾感慨道:“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B.魏孝文帝改革C.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D.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北魏孝文帝在494年迁都洛阳,通过孝文帝改革,洛阳出现“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的现象。从材料中的“南梁使者陈庆之出使北魏”的时间信息可以看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2-因是魏孝文帝改革,故答案为B项。A、D项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是孝文帝改革的条件,不是材料中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点睛】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有学者认为:“从隋朝开国到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西汉的古典官僚制”。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B.商品经济的繁荣C.科举制的发展、完善D.士族地主实力壮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家族政府”指的是汉朝至隋朝之间,国家政权由世家大族所控制。而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后,打破了特权垄断,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使得“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的局面,故答案为C项。北宋不是政治统一时期,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这一变化无关,排除B项;士族实力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不会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排除D项。4.我国很早就有花卉栽培的记载,但因“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花卉栽培技术长时期不列入农书记述范围。到了宋代,关于花卉栽培的专著纷纷问世,均为历代所传颂。这一变化A.反映了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动B.是士大夫群体追求生活情趣的体现C.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D.反映政府从重农转向重商【答案】A【解析】【详解】北宋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特别是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爱美-3-之心导致社会上花卉栽培现象较为普遍,从而出现“关于花卉栽培的专著纷纷问世”。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这种现象仅仅是在士大夫群体中,排除B项;这种现象与农业生产没有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排除D项。5.《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一书曾记载:“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长期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民众无法产生国家认同B.专制制度剥夺人民政治自由,民众缺乏国家观念C.民众“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D.英军挑拨与分化,使民众严守中立【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的国家观念缺乏,这是由于长期的专制统治剥夺人民政治自由,导致民众认为国家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与普通百姓没有关系。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的现象与天朝上国观念没有关系,排除A项;民众对政治不关心不是“喜明哲保身”,而是专制政府剥夺了参与的机会,排除C项;这一现象不是英军挑拨与分化的结果,排除D项。【点睛】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实行的是“家天下”的统治,普通民众的政治自由被剥夺。民众认为国家、政府与己无关,在面对外敌入侵时,认为这是统治者要解决的事情,因此持隔岸观火的态度。6.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从推崇多党制议会政治逐渐转向追求一党独大,以党治国的党国体制,这一变化A.是对民国初年政治现状反思的结果B.主要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是孙中山革命性衰退的表现D.是国民党巩固全国统一的必然要求【答案】A-4-【解析】【详解】多党制议会政治导致民国初年的中国政坛乱象丛生,政府更迭较快,实际权力有限,难以形成对社会的有效统治,不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因此孙中山追求党国体制。故答案为A项。孙中山追求党国体制时,十月革命尚未发生,排除B项;这一变化表明孙中山试图通过新的方式实现革命理想,不能反映革命性衰退,排除C项;国民党还没有实现全国统一,排除D项。7.1939年1月,蒋介石指示国军各战区军事长官:“应以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且按战区具体状况逐一指示方针,如:“第九战区应以有力一部向武汉及沿江各要点游击,并保持九宫山游击根据地,不断袭敌后方”。这表明A.国民党作战重心转移至敌后战场B.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C.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完全一致D.国民党重视国军的敌后作战【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应以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可以看出,国民党也重视国军在日军占领区的敌后作战。故答案为D项。国民党作战重心仍然是正面战场,排除A项;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B项;C项中的“完全一致”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主要是在正面战场作战,但并非不重视敌后战场。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国民党重视国军的敌后作战。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仅仅只是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作战。8.1962年,中央大力精简职工,减少城市人口;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停建缓建大批基本建设项目;缩短工业战线,实行必要的关、停、并、转;进一步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加强和支援农业战线,加强农村基层的领导力量。这一做法A.消除了左倾错误对经济的破坏B.宣告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C.奠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5-D.体现了对过激政策的反思【答案】D【解析】【详解】1962年属于实行“八字”方针时期,材料反映的调整、巩固等措施,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错误做法的纠正,体现出对过激政策的反思。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是在1983年,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排除C项。【点睛】从1960年冬开始,针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逐步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9.周枏在《罗马法原论》中强调“罗马法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并且由此引出诚实信用、公平合理、信息公开、交易透明、保护交易弱者及维护交易安全等民法的一般原则。这说明罗马法A.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B.致力于保护弱小者的利益C.有利于规范社会经济活动D.使市场交易公开透明安全【答案】C【解析】【详解】从“罗马法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来看,罗马法认为市场经济应当通过法律加以规范,材料列举的维护交易安全的一般原则说明罗马法有利于规范社会经济活动。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规范经济秩序,而不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排除A项;保护交易弱者是为了保持公正的经济秩序,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10.宗教改革运动中形成了“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的原则。据此,尼德兰分化成信仰天主教的比利时和信仰新教的荷兰;在处理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时,形成了信仰天主教的奥地利和信仰新教的普鲁士。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国王的宗教信仰决定臣民的信仰B.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6-C.民族国家的形成导致了宗教分化D.新教比天主教更有益于国家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来看,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形成了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民族国家,因此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臣民的信仰由国王决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信仰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不是民族国家的形成影响宗教信仰,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新教和天主教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排除D项。11.有人认为,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分权制衡、联邦与州之间的分权制衡制造了政策过程中的一系列否决点,严重地限制了美国政府通过公共政策解决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治理能力。这说明,美国的代议制民主A.分权制衡以否决为主B.导致公共政策的失灵C.存在着体制上的漏洞D.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严重地限制了美国政府通过公共政策解决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治理能力”来看,材料认为以分权制衡为核心的美国代议制民主存在体制上的漏洞。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能反映分权制衡以否决为主,排除A项;B项中的“失灵”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分权制衡机制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局限性,不是代议制民主导致社会问题,排除D项。【点睛】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但也存在效率低下的弊端。12.20世纪60年代,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结果,苏联最终在亚洲压出了一个对它具有灾难性的变局——将正在寻求合作力量的中国和美国推向一起。上述状况A.体现出“冷战”格局下国际关系的分化组合-7-B.使中美两国结成了对抗苏联威胁的同盟C.使中苏关系由结盟转变为军事上的对抗D.美国和苏联都利用中国增强对抗的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中苏关系破裂和矛盾的激化,导致中国与美国关系的改善,体现出“冷战”格局下国际关系的分化组合。故答案为A项。中美没有结成同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苏关系破裂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美苏对中国的利用,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160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晚清时期京杭运河漕运逐渐衰落,京杭大运河经历了500多年的辉煌之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有着千年历史的运河漕运终于寿终正寝。——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材料二:19世纪,欧洲国家在大力修建铁路的同时,还大规模开凿运河。鹿特丹的新河道和阿姆斯特丹的北海运河使荷兰成为通向德国内地的重要转运站。德国人开凿了基尔运河。在不列颠,曼彻斯特运河的开凿使远洋船只可以深入到北方工业区的心脏。其中最负盛名的则属苏伊士运河,它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之处,是世界上最长的无船闸运河。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