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沙市南雅中学2020年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高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栏内。)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封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下受封的各级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A.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B.“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C.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D.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2.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3.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人物官职事迹人物官职事迹郭进登州刺史、卫州刺史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刘谦邠州知州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刘福卫州刺史、雄州刺史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马怀德雄州知州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高化知事诸州(具体不详)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知节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孟元沧州知州家有文风;应变活民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2A.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B.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C.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D.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4.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B.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C.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5.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这反映了雅典A.改革维护了农民的利益B.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C.农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D.农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6.苏格拉底因批评传统信仰中不协调的东西而获罪,在法庭上他耻于向陪审团乞怜,甚至拒绝按惯例让自已的子女、亲友当庭哭诉以博得同情,而是居高临下,据理力争,这就使得陪审团难以采取变通做法。最终陪审团以过半票的结果宣布其死刑。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B.公民缺乏演讲技巧的能力C.司法程序遵循了民主原则D.辩才不能影响陪审团的决定7.罗马法规定.人生而平等,法律是人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那些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表明罗马法A.关注人的道德以及价值B.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C.保障了每个公民的权利D.具有协调社会关系功能8.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3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B.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实际权力C.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D.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9.某学者描述到:新英格兰的其他殖民地都是在没有得到母国的援助和几乎没有让母国知道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那里的移民虽然并不否认宗主国的无上权威,但他们并没有去宗主国寻找权力的根源,而是自己建立政权,只是三四十年代之后,在查理二世在位时期,这些殖民地的存在才根据皇家的特许状而合法化了。该学者旨在说明A.美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历史渊源B.法国启蒙思想对北美洲的影响C.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D.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特点1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普鲁士王国的政治优势B.促进德意志帝国的统一C.保留和坚持君主专制政体D.减少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矛盾11.在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英方要求中国对香港贸易自由化。中方为此发布告示:“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若不请牌照辄往买卖者,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这表明清政府A.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B.厉行闭关锁国政策C.同意实行“协定关税”D.尝试维护国家权益12.近代部分人物的言论表林则徐“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领土,提出了“塞防”与“海防”并重的观点。李鸿章“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并以大办海军需用大量军费作借口,主张放弃新疆,专重“海防”。这些言论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当时4A.传统夷夏观根深蒂固B.西方海权观的传入C.边疆危机日益凸显D.近代化运动的起步1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提到:“太平天国……其兴起蓬勃激昂,而其衰亡亦哀婉可悲。……占领南京后,太平军应一鼓作气席卷北上攻下北京,这样就有可能将满清宫廷赶走了。可是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并非太平军主力,而是一支孤军深入敌境、自取灭亡的偏师。”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绝对平均的革命纲领B.军事战略制定的错误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14.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有保留地加入了《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应邀参加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并加入相关公约。这一现象表明晚清外交A.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外交的制度框架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C.放弃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D.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发生重大变化15.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党魁直接指派;党员也分成三个级别,即“首义党员、协助党员和普通党员”;所有党员必须立下誓约,并加盖指模(即按手印),声明“牺牲自己,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其背景是A.君主专制势力十分强大B.领导涣散致革命屡次失败C.民主共和已成社会共识D.民国时期民主化持续发展16.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这些规定说明中共A.坚持共产主义基本原则B.照搬俄国的民主革命道路C.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D.认5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17.1934年,有人在描述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变化时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以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这表明当时A.民主共和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B.中共开始重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苏维埃政权有着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D.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较大提升18.1935年6月,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在其《中国未来的局势》中认为,“他知道自己会吃败仗,而失败就意味着后方会爆发叛乱。因此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可见,史迪威认为国民政府A.开展了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B.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局势缓和D.以对日退让换取领土主权完整19.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C.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20.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6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材料表明A.西方学者逐渐认同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发生变化C.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D.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21.巴黎公社共有86名委员,其中工人约30名,其余是新闻记者、职员、教师和医生。公社委员们之间虽然有政治分歧,但没有权力斗争,一直尽心尽力为这个20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公共服务。他们也能达成共识,实行一些进步的和民主的政策。由此可见,巴黎公社A.真正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性质B.具有鲜明的民主性C.践行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22.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A.获得“面包”与“和平”B.建立苏维埃共和国C.推翻沙皇专制D.实现共产主义23.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④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A.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25.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7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这一“存量”不包括A.形成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2分,28题20分,共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卷上。)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1688年光荣革命至19世纪初期,英国地方行政机构始终保持着某种自治的特征。1835年,《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基本上实现了市民的自治。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又被称为《郡议会法》。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日常工作都是由议会下设的各个委员会负责处理。1889年,颁布了《苏格兰地方政府法》,1894年又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把过去教区的一切行政职能均交给民选的议会管理。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导致地方官员和地方行政开支的大量增长,这需要中央财政支持,增强了地方政府对中央的依赖性,减少了地方的独立性。——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地方政府制度演变的特点。(6分)(2)根据以上材料,请结合英国与近代中国的有关史实阐述钱穆观点的合理性。(1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8材料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序号批准时间条文节录41791年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