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史”专练(时间:25分钟满分:27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2019·无锡一模)据《荀子·儒效》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由此可见周朝()A.神权与王权相互结合B.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D.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解析:选B题干信息反映了周王室的子孙大多数成为天下的“显侯”,即实力和地位强盛,王室子孙地位的取得,主要是因为其血缘关系,从而分享到了更多的政治权力,故B项正确;A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权力分配问题,故C项错误;“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与史实不符合,故D项错误。2.明弘治四年,邱浚入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前他是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入阁时加太子太保,从一品。邱浚入阁,开了六部尚书入阁的先例。这说明()A.内阁成为法定行政机构B.六部尚书的权力大为削弱C.内阁地位已经高于六部D.六部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解析:选C材料中“以前他是二品户部尚书”“入阁时加太子太保,从一品”说明他的身份地位进一步提高是因为入阁,从而判断此时内阁的地位高于六部,故C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六部尚书的权力是否削弱无法通过材料判断,材料中邱浚只是户部尚书,也不能代表六部尚书,故B项错误;六部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材料中不能判定,故D项错误。3.(2019·常州田家炳中学调研)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A.冶金工具革新B.农业技术进步C.风能普遍利用D.小农生活富足解析:选B材料“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风轮共转相钩加”反映了宋代利用风力的水车进行农业灌溉,体现了当时农业技术进步,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冶金工具的革新,故A项错误;“风能普遍利用”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小农生活富足,故D项错误。24.《五代会要》记载长兴二年(931年)洛阳城内规划:“如是临街堪盖店处田地,每一间破明间七椽,其每间地价,亦委河南府估价准前收买。”这说明洛阳城()A.城市职能发生巨变B.严格执行市坊分开政策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D.政府不断创新税收形式解析:选C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长兴二年洛阳城内规划时,临街处可盖房子的土地需要进行土地评估,然后进行买卖,这反映的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故C项正确;此时城市职能没有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市、坊分开,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征收新税,故D项错误。5.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A.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B.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D.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解析:选D戏剧是一种艺术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故B项错误;题干中“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推知反映的是维护君权,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包公戏反映了民众的清官情结和君权的卫道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2分)6.(2019·徐州、淮安、连云港一模)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材料二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如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以上材料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5分)3(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政区域划界依据的原则及作用。(4分)(3)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解析:第(1)问,“表现”的作答,回忆教材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是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特点”的回答,据材料一中“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的信息,得出二重性的特点。“原因”的作答,考生可结合元朝疆域的特点和统治的需要两个角度来组织答案。第(2)问,“原则”的回答,据材料二中“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的信息,得出犬牙交错的原则。“作用”的作答,考生可从军事和政治两个角度来分析。第(3)问,考查学生对国家治理的认识,结合行省制的治理措施,可知制度创新要结合国情,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答案:(1)表现:行省制建立。特点:二重性。原因:疆域辽阔;沿袭传统做法;加强统治需要。(2)原则: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作用:加强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3)启示:制度创新要符合国情;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专练(二)](时间:25分钟满分:2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2019·徐州、淮安、连云港一模)《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做儿子的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这说明荀子的主张()A.丰富了民本的内涵B.发展了孝道的思想C.强调了仁爱的意义D.突出了德治的主张解析:选B“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这是孔子对孝敬的理解,而荀子认为孝敬父母或者君王要遵守“道义”,说明荀子对孝道的主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故B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论证的是孝道思想,不是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的不是国家治理问题,故D项错误。2.如图为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铜尊颈部,铜盘内底都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该文物反映出战国时期()A.官营手工业的技术高超B.青铜礼器开始刻有铭文4C.手工业发展达最高阶段D.青铜器主要以礼器为主解析:选A材料中曾侯乙尊盘制作精良,程序复杂,体现出古代官营手工业的技术高超,故A项正确;铭文是西周时期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该产品不能说明手工业发展达最高阶段,故C项错误;青铜器还用于兵器等,故D项错误。3.(2019·海安中学月考二)唐代陈鸿祖的《东城老父传》中记载,唐玄宗时期,长安城内“卖白衫、白叠布(即棉布)行,邻比廛间”。材料反映了当时()A.官营棉纺手工业技术先进B.商品的买卖突破时空限制C.棉布产量和运销数量较多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繁荣解析:选C据材料“唐玄宗时期,长安城内‘卖白衫、白叠布(即棉布)行,邻比廛间’”的内容可知这一时期棉布的产量和销售数量较多,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4.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别头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弥封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誊录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锁院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A.参考人员多元B.考试规定渐趋严密C.选拔方式多样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解析:选B表格体现不了参考人员多元,故A项错误;通过严格的规定体现考试规定渐趋严密,故B项正确;选拔方式为考试,不能说多样,故C项错误;措施较为严密,不是流于形式,故D项错误。5.顾炎武曾说徽商“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但他们的子弟却纷纷“走长途而赴京试”,且出行简朴,“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徽商子弟不承父业,转而低调“赴京试”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重农抑商B.商人勤俭持家C.徽州山多地少D.南方经济衰弱解析:选A徽商家庭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期望改变家庭社会地位,源于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秩序,故A项正确;供养子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件颇费财力的事,故B项错误;徽州山多地少是徽州人从商的重要原因,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国家的经济重心在南方,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4分)56.(2019·盐城三模)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太祖多次颁布禁海令,严禁濒海军民“交通外番,私易货物”。明成祖即位后,沿袭海禁政策,并奉为祖宗法度。此后,明廷三令五申,禁止人民私自出海贸易。然而,屡禁不止,民间开海呼声与违禁出海行为从未间断。嘉靖二年(1523)宁波争贡之役与二十八年走马溪事件发生后,海上走私贸易愈禁愈盛,尤其是自嘉靖三十一年起,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倭患。时人认识到,要消除倭患,保卫海疆安全,最好的办法是疏而非堵。闽、浙、粤三省官员不断上奏,请宽海禁,与主张严禁的官员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开海与禁海之争。隆庆初年,明廷同意福建巡抚涂泽民所奏,宣布开放海禁,漳州、泉州之民“准贩东西二洋”。开海政策持续五十余年,不仅在明后期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对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的否定,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摘编自涂丹《明代禁海与开海之争》材料二康熙时本有四口通商的规定,但几十年间,外国商船绝大多数开赴广州贸易,形成了固定的贸易路线和惯例。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班牙商船到福建、厦门贸易。当地官吏认为“吕宋(指西班牙)为天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民风不淳朴)。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拟俊夷船回棹之日,善为慰遣,不使复来”。清廷的复示是:“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慰遣之处,可以不必。”……1757年十一月初十日,乾隆正式颁布谕旨,明确宣布:“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摘编自《清世祖实录》(1)据材料一,指出隆庆初年明廷开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隆庆年间的开海政策。(5分)(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初年福建地方官员和清廷在对待西班牙商船贸易问题上的分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后期从“四口通商”转变为“一口通商”的原因。(5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海上走私贸易愈禁愈盛……要消除倭患,保卫海疆安全,最好的办法是疏而非堵”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考生要注意思维的辩证性,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来评价这一政策。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的“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和“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信息,可知前者认为不宜通商,后者认为继续通商。第二小问,可从国防安全和政治统治的角度来思考。第(3)问,综合两段材料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由相对开明逐渐走向保守,由此来分析概括出答案。答案:(1)原因:海上走私贸易猖獗;倭患四起,影响边疆安全。评析:促进福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否定了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自我调整,一定程度上顺应世界潮流。6(2)分歧:地方官员认为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大且漳泉风俗不淳,不宜通商;清廷认为应照惯例,正常通商。原因:被动维护海疆安全,抵御外来势力入侵;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特征:从适度开放走向闭关自守。[“中国古代史”专练(三)](时间:25分钟满分:27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2019·常熟期中调研)“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D.适应了不同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