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城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月考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70分)1.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A.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2.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公元前603年晋灵公派一勇士杀大夫赵盾,勇士从赵府窗户里偷看到赵盾正在吃只有鱼的晚饭,惊叹其“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飨”,不忍杀之,遂拔剑自刎而死。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春秋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B.晋灵公专制残暴残害忠良C.春秋时社会有崇俭尚贤之风D.鱼已成为民众的基本食物3.墨家认为“天”与“鬼”是箝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出()A.儒学无法适应社会需要B.墨家思想具有功利色彩C.墨学在争鸣中发展完善D.墨家对儒家思想的扬弃4.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A.孔子著作遭受学者曲解B.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C.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D.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5.郭沫若说:“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儒家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他意在强调()A.儒学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B.儒学的精神内涵不断与时俱进C.儒学精神被歪曲退出历史舞台D.汉代儒学主要为皇帝一家服务6.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2-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糊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C.二程倡导“格物致知”D.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7.唐代高僧曾把“孝”说成是贯通古今的根本大道,并尽量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反映了唐代()A.三教并立,相互影响B.政教合一,维护统治C.三教矛盾已经化解无余D.儒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8.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理学深入世俗生活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9.明代思想家王艮认为,政治思想应该是“百姓日用之学”,百姓为国家之本,草莽匹夫亦应关心国家天下大事。“道”不应远人,其核心是“百姓日用”,其检验标准同样是“百姓日用”。该思想()A.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B.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色彩C.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D.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观10.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A.“经世致用”B.“人心一点灵明”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11.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A.造纸技术B.转轮排字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12.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是()-3-A.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B.儒学强调入与自然和谐相处C.八股取士禁镏人们的思想D.忽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13.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下列与其书法艺术风格相同的作品是()14.南朝著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现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原因。张僧繇回答说∶“点睛即飞去。”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笛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A.意在借物抒情B.注重写意传神C.追求娱乐教化D.渴望俗世认可15.表现儿童题材的婴戏图盛于宋代,苏汉臣是这类题材的集大成者。下面是其画作《长春百子图》(节选),对此画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人物画,体现写实技巧B.风俗画,画出风土人情C.文人画,表现文人意趣D.宫廷画,服务贵族生活16.《诗经·小雅·大田》的诗句“雨我公田,遂及我田”,被很多著作引为井田外有私田。据此可知()A.《诗经》描写战国时期的生活B.《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4-C.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信史D.《诗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7.明朝冯梦龙所著“三言”中仁、文、礼、智、信、忠、孝、悌等美好品质不再是君子的专利,在书中刻画的市井小民身上也有体现。材料表明()A.市民文学融入儒家伦理B.商品经济冲击儒家地位C.小说动摇了传统价值观D.晚明出现启蒙进步思潮18.某一思想家在评论近代中国一部文献时说:“中国士大夫稍有世界地理智识(知识),实自此始。”该文献最有可能是()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C.《天演论》D.《盛世危言》19.观察下侧漫画,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康有为曾对五部重要儒家经典进行注释,这些注解的特点是结合三世进化说和西方的宪政民主来诠释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他在这些注解中认为儒学非但不与近代宪政民主制度相矛盾,反而可以成为后者的重要思想资源。康有为这一做法意在()A.获得西方支持B.弘扬传统文化C.宣传维新思想D.加强中外交流21.1898年,落第举人王某见京师大学堂有生活津贴,于是报名参加。不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王某的悲剧从侧面反映了()A.传统文化良莠并存B.维新变法阻力较大C.“中体西用”思想盛行D.民主革命即将到来22.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交,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A.推动传统社会转型B.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A.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5-C.改变旧式价值观念D.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23.陈独秀认为,以往历次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由他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其实质是一场关于“人”的运动,即要改变“人”,要换“心”。这说明该运动()A.继承了明末早期启蒙思想B.忽视了政党斗争的价值C.聚焦意识形态领域的革新D.旨在宣传国民革命运动24.新文化运动期间,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表理解但并不予支持,并公开声明:“像钱先生这种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本志同人多半是不大赞成的。”这反映出当时陈独秀()A.继续维护儒家学说统治地位B.理性批判中国传统文化C.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D.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明25.《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B.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26.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刊发了《大同学》一文,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随后,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先后撰文介绍《共产党宣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有识之士在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B.无产阶级初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27.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指()A.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B.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C.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D.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28.毛泽东指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6-万旧制度统治下的农民和手工业同时存在。”据此可知,走井冈山道路的决定因素是()A.三大起义的失败B.毛泽东的思想认识C.中国的社会性质D.无产阶级力量强大29.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者的本质共同点是()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B.坚持独立自主的群众路线C.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0.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A.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C.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3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32.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北京大学教授李汝祺的文章,并增加了由毛泽东拟定的新标题《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还加了一段按语:“我们欢迎对错误作彻底的批判(一切真正错误的思想和措施都应批判干净),同时提出恰当的建设性的意见来。”这表明当时毛泽东认为学术问题需要()A.坚持百家争鸣B.强调阶级斗争C.坚持百花齐放D.提倡兼容并包3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7-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B.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C.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34.邓小平呼吁“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1977年底,政府落实这一呼吁的举措是()A.恢复中断的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35.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决定因素B.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总分30分)36.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