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29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9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毛泽东思想1.形成和发展阶段时间著作内容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成熟全民族抗战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发展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①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毛泽东思想并非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创造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学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其他方面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地位与影响-2-(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2)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由于共产党的领导,新式的农民战争不同于旧式的农民起义;由于农民参加了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又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强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社会基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1)背景①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②1978年底,邓小平发表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③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内容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阶段时间内容明确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系统概括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走向成熟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形成体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②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3)地位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重大意义①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②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③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3.科学发展观(1)背景①2002年,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逐步提出科学发展观。②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地位: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背景①2012年,习近平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②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理论探索并取得重大创新成果。(2)内容①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②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③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4-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3)确立: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地位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1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史料一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完成革命的重要因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史料二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史料三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5-——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的三次转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再崛起,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阐述这一次“转变”的涵义,从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解读]史料一阐释了中国革命与农村、农民阶级的关系,主要指出了农民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重要性。史料二说明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史料三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试答]涵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认识:既要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探究2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史料一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史料二邓小平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作为承前启后的思想理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奠基、开创和指导作用。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日报刊文:邓小平理论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2014年)[思考]根据史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不同点及其内在联系。[解读]史料一说明毛泽东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史料二说明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试答]不同点: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主要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步形成的,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在联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体现出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1.继承——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1)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邓小平坚持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理论,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邓小平坚持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判断,进一步提出了用改革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6-(3)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邓小平坚持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或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邓小平继承了这一民主革命的成功法宝,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2.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实现了由以政治革命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2)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家国情怀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其次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用中国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属于历史探讨题,首先根据材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其次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用中国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可以得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然后对观点进行说明,如论述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可从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诞生、暴力斗争、社会主义的建立等方面进行说明;如论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可从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毛泽东的系列文章、政治协商制度、三大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进行说明。答案:示例一:观点:马克思主义“化”中国。论述: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诞生、暴力斗争、社会主义的建立。(详细论述略)示例二:观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述: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毛泽东的系列文章、政治协商-7-制度、三大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详细论述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强国之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3.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4.进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新时期后,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进程。[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泸州二模)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并多次强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