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常德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孟思想的特点在于“道中庸”,在伦理道德领域见长,而老庄思想的特点和优势则在于“极高明”之哲学领域。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儒道两家()A.互相吸纳融合B.具有优劣之分C.展开思想争鸣D.具有不同传统2.晋文公召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春秋》这种“记事”特点表明孔子()A.注重对人物的客观评价B.表达对传统礼乐秩序的维护C.默认当时时代的变迁D.寄予对君主专制的政治诉求3.下表为儒法两大传统吏治观。据此可知()儒家吏治观法家吏治观贤者居位:德治强者为王:刑治从道不从君君主至上“出于公心”的荐贤制形式主义的考试制“内举不避亲”厉行回避制主信臣忠以私制私,设事防事A.两者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B.儒家吏治在于维护民权C.两者奉行相近似的选官标准D.法家吏治优于儒家吏治4.春秋战国时期,许多精英分子为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以求得到重用。无论哪个诸侯国,只要委以重任,便欣然前往。“朝秦暮楚”正是这种现象的写照。这说明当时的精英分子()A.以国家统一为理想B.没有政治信仰和操守C.以改善民生为目标D.民族共同体观念强化5.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具有民本思想。B董仲舒提出:“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确立儒学正统地位。C“二程”提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2D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李贽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空谈仁义道德。6.北宋大儒程颐、程颢兄弟喜欢半日读经半日静坐,与佛门坐禅静虑相似。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都受了佛教禅宗的启发,理学家近乎白话文的语录颇有禅宗风格。这说明()A.宋代理学家排斥佛教B.儒学受到了佛学影响C.儒学与佛学合二为一D.佛学已成为思想主流7.朱熹和陆九渊自鹅湖之会后,直到陆九渊去世,中间十七年,他们两人虽欲互相说服,互有争论,但始终是互相推敬;两家的门人,亦常彼此往来问学,有的先朱而后陆,有的先陆而后朱,有的可立于两家的门墙。这说明朱陆两派()A.思想内容相同B.修养方法相同C.思想本质相同D.哲学思想相同8.明代东林书院刻有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认为:“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这反映了明代()A.知识分子深受政治压迫B.八股取士日益束缚思想C.士大夫的济世安民情怀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价值观9.黄宗羲赞叹“东汉太学三万人……公卿避其贬议”,主张主管太学的“祭酒”应位同宰相,天子、宰相、百官都需定期到太学听祭酒评论政治得失。这反映出()A.士人干预政治的愿望B.黄宗羲不满宰相把持朝政C.理学官方地位的沦丧D.明末清初政治的民主倾向10.北宋的山水画构图工整,气势恢宏,阳刚奔放,如图一。而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像当时的画家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时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如图二。这种绘画特点的变化反映了()图一《夏山图》(屈鼎·北宋)图二《溪山清远图》(夏圭·南宋)A.文人画追求写实的艺术风格B.艺术创作呈现世俗化的倾向3C.政治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D.理学兴起制约了绘画的发展11.“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这说明戏曲()A.最初在民间街坊兴起B.剧本多源于历史典故C.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D.具有社会教化功能12.智者学派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他们认为“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他们的主要观点是()A.认识你自己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即知识D.强调真理和理性13.宗教改革是基于宗教的一场运动,但是这个过程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统治精英各具宗教倾向,常常依据个人的偏好推行新教或天主教,一些野心勃勃的地方领主也会通过吸引某些宗教团体来梳理自己的权力基础。据此推知,从长远的角度看,宗教改革()A.否定了教会等级制度B.推动了新教改革运动C.有利于集权国家形成D.促进了人文主义传播14.法国人文主义者蒙田(1533—1592)提出,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要学会独立思考,“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找不到什么东西”。他的这一主张()A.被启蒙思想所继承与发展B.摧毁了基督教的统治基石C.直接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D.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15.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指出:“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作者意在强调()A.理性思维带来自信自主B.天主教统治的极权蒙昧C.启蒙运动中的极端倾向D.思想启蒙阻碍社会进步16.“在他们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而是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与该艺术流派风格相符的作品是()4A.《自由引导人民》B.《日出·印象》C.《拾穗者》D.《格尔尼卡》17.西方某艺术家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据此可知,该艺术家()A.属于现代主义流派B.主张反映客观事物C.创作手法热情奔放D.善于揭示社会矛盾18.有学者这样评价“中体西用”:“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A.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B.存在巨大的局限性C.彻底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D.有其时代的合理性19.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古文经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目的是为王莽篡汉提供理论依据;古文经完全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与孔子无关。康有为的这一著作()A.恢复了先秦儒家经典真实的历史面貌B.提出了彻底否定儒家伦理纲常的主张C.冲击了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守旧思想D.论证了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变法目的20.右图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画中两个懵懂的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出()A.小孩未能明辨当时思想主流B.守旧势力阻碍社会进步潮流C.政治革命推动思想观念转变D.自由已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21.孙中山认为:只有实行节制私人资本的政策,才可使社会分配做到相对公平合理;必须由国家管理资本,所得的利益归人民大家所有。还必须实行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政5策,解决广大农民的民生问题。这一思想()A.完全继承了儒家大同思想B.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C.与中共革命纲领完全一致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22.1930年,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38年,他又指出:没有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当前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这些论述体现了毛泽东()A.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忧虑B.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C.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D.主张调查中国的国情23.1956年5月,陆定一在中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发言说:“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这次“发言”()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开始明确科技文艺发展方向C.清除了文艺上“左”倾思想D.反映了科技文艺的空前繁荣24.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从1964年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面对这一世界难题,他走进水稻的莽莽绿海;头顶烈日,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走遍南方沼泽湿地,苦苦寻觅。终于有一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后历经10年磨难,终于培育成功。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2019年9月29日荣获“共和国勋章”。材料从根本上体现了袁隆平()A.爱国主义精神B.国际主义精神C.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D.艰苦奋斗的精神25.1952年的院系调整以华北、华东、中南为重点,实行全国一盘棋。通过院系调整,绝大多数省份都设有一所综合大学和工、农、医、师等专门学校。当时的院系调整()A.为社会主义改造服务B.力求实现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C.建立了国民教育体系D.改变了高等教育水平落后局面26.1977年冬天,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试。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这改变主要得益于()A.扫盲教育的开展B.《义务教育法》的制定C.高考制度的恢复D6.“希望工程”的启动27.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进一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列我国科技成就属于该论断提出之后取得的是()A.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B.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神舟”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D.制成“银河-1号”计算机28.现代城市街头“美团外卖”“饿了么”等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也随时随地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B.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C.经济发展丰富人们饮食结构D.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生活方式29.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武德九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李世民()记述出处“□□(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柞中心。”(唐)《唐太宗入冥记》(小说)“(太宗)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唐·吴兢)《贞观政要》“太宗功业日盛,高祖私许立为太子……建成、元吉,实为二凶。运属文皇(唐太宗),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唐之人主,起兵而诛其亲者,谓之定内难;逼父而夺其位者,谓之受内禅。”(宋·范祖禹)《唐鉴》A.继位更利于国家发展B.成功地夺得皇帝位C.夺取皇位是大势所趋D.因太祖偏袒而夺位30.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史记》知道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又通过杜牧的《阿房宫赋》了解到阿房宫恢宏的气势。但2002—2004年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却提出阿房宫并不存在的结论。上述现象说明()A.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结论会有所改变B.《史记》对阿房宫存在与否缺乏严谨的史学考证态度C.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因为主观色彩而不足为信D.当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使历史真实的考证结果更可信7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3分,33题15分,共40分。)31.(12分)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几次文艺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复兴。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材料二我说我们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