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本课无课标要求把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遣唐使对日本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一、遣隋使和遣唐使1.条件(1)地理位置: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一衣带水。(2)社会发展:隋朝和唐朝,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2.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3.过程:607年第一次派遣隋使,开启了长达近300年向中国学习的历程,其中以遣唐使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4.作用(1)促进中日文化交流。(2)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深度点拨]遣唐使的贡献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二、大化改新1.背景(1)3世纪兴起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2)国家体制极不完备,豪族势力强大,政局动荡不安。(3)在归国留学生的推动下,出现了以中臣镰足等人为代表的主张仿效隋唐制度的改革派。(4)645年,改革派发动政变,组成新政权,逐步全面推行改革。2.措施(1)经济①土地制度: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废除贵族拥有的田庄和人口,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②赋税制度: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定期向农民授田。(2)政治-2-①国家体制:确立了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在中央设立了神祇官和太政官两机构,在地方设置各级机构,把地方置于中央控制之下。②法律制度: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用法律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下来。③神化天皇:编纂历史,利用神话传说,神化天皇与皇室。3.影响(1)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2)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3)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4)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5)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2,思考:试比较长安与奈良的城市布局。提示奈良是模仿唐长安建造的京城。两者中央北端都是宫城,宫城正中向南的朱雀大路将京城分为东京、西京或左京、右京,京城内也设有众多寺院。奈良的建筑面积只有唐长安城的四分之一。[深度点拨]神化天皇的措施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也为日后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恶性发展提供了土壤。1.大化改新使日本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是日本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其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民族。3.日本对先进的中国文化有选择地继承,同时还有所创新,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大化改新的土地改革史料一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①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曰,-3-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大化改新诏史料二初造户籍,计账,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二十步为段,十段为②町。段租稻两束两把,町租稻二十二束。……①“食封”是律令制下贵族的重要经济基础。因大化改新废除了私地私民,朝廷便以食封的形式给予贵族阶层以补偿。②日本的一种面积单位,1町约等于1公顷。(1)归纳史料中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提示公地公民制度、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公地公民制度是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的前提和基础,租庸调制以班田收授法为基础。(2)分析这些措施对日本历史产生的影响。提示这些措施使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大化改新中土地制度改革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1)社会性质上:通过班田收授法,将土地授给农民,从而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大化改新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2)阶级关系上:改新后,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班田农民有了生产资料,虽然人身仍然不自由,但有了人格,已是封建农民。(3)生产关系上:豪族对部民的奴役解除后,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生产积极性提高。但班田制实施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大化改新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成功的原因史料一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诏“改新”。首先是废除皇室和贵族的领地及部民,一律改归国有,变为公地、公民。与之相应的经济措施便是效法唐初实行的均田制,施行了“①班田收授法”,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受田人承担租税,一如唐朝的租庸调制。史料二大化改新废除了世袭贵族的称号如臣、连、国造、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与唐朝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极为相似。弹正台,主监察,分设于各郡,正相当于唐朝的御史台,监察各级官吏。地方的国、郡、县也是参照唐太宗时的②道、州(府)、县三级而设,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掌管。①即“班田制”,其中“班”是分、赐的意思。-4-②唐代的“道”主要着眼于军事,按照山川便利所设置。唐初分天下为十道,仅为州县之上的一种监察区,之后迭有增加。但节度使掌握地方实权后,“道”日渐演变为对一个节度使辖区的称呼。(1)史料一反映出唐朝的经济制度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日本仿效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施了“班田收授法”和类似于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2)史料二反映出唐朝的政治制度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仿效唐朝政权结构设置,推行两官八省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并且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大化改新成功的原因(1)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是成功的根本原因。(2)改革派通过政变消灭专横的中央豪族,组建新政权,是成功的前提。(3)日本民族对先进文明积极学习、善于利用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4)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1.大化改新前,中央豪族左右朝政,地方豪族对抗中央;大化改新通过斩杀豪族和推行公地公民制度,打破了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2.大化改新前,国家体制极不完备;大化改新通过设置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确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3.大化改新前,天皇仅仅是氏族联盟的首领,没有绝对的权威;大化改新通过神化天皇和皇室,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由此可见,日本社会发展在大化改新前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所以我们说大化改新使日本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教材答疑·名师指津[阅读与思考](教材P13)这段话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结合课文说明这一特点对日本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提示善于模仿,积极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遣唐使等把中国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带回日本,促进了日本的变革和经济文化发展。[解析与探究](教材P13)1.想一想,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5-提示大化改新在政治改革方面效法隋唐,同时也积极从中国文化中吸收营养,在教育、宗教、建筑、美术、文学等方面,都受到中国影响,故有此称。2.三条材料反映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提示日本对先进的中国文化有选择地继承,同时还有所创新,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自我测评](教材P13)1.概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提示(1)废除贵族的田庄及人口,实行公地公民制。(2)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官僚组织。(3)实行班田收授法。(4)制定律令。(5)神化天皇。2.简析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提示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积极引进中国先进文化;改革派消灭中央豪族,建立新政权;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