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震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江苏省震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1956年4月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A.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B.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C.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D.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56年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及知识,排除。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弊端2.1993年,苏联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谈道:“经济方面的改革,如果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方面改革,应该就是最有效,最快速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途径,那就要好得多。”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冲破了斯大林体制B.选择的突破口不够准确C.轻视政治结构改革D.注重经济比例的协调发展-2-【答案】B【解析】材料“经济方面的改革,如果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方面改革,应该就是最有效,最快速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途径,那就要好得多。”说明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方面作为突破口,即他选择的突破口不够恰当,故B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政治结构改革和经济比例问题,故CD两项排除。点睛:本题抓住关联词“如果…就…”结合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即可得出答案。3.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他批驳个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A.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B.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C.彻底消除个人迷信根源D.尚未打破原有体制框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并没有评价赫鲁晓夫以政治改革为重点,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与“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无关,故B项排除;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是赫鲁晓夫自己也个人崇拜,故C项排除;“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说明了赫鲁晓夫改革尚未打破了原有体制框架,故D项正确。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名师点晴】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制约了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3-2、内容:(1)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2)工业方面: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3、结果与影响:(1)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改革失败。4、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苏共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2)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3)赫鲁晓夫本人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4.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故本题选D。A项主要是美、加、墨之间的贸易,材料没有体现;B项主要是对欧洲的援助计划,材料没有体现;C项主要是自由贸易,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协定》-4-5.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个主题下有三个重要的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说明,APEC的作用表现在A.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B.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D.巩固了中国在亚太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看出A项正确;B项中的“消除”错误,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组织;D项错误,中国只是成员国之一,不是领导国。考点: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6.“为了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大企业纷纷转向更贫穷的国家,雇佣那里的廉价劳动力,并且在国内或者跨国购买其他公司,以求做得更大。”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全球化深入发展B.全球化给贫穷国家提供发展新机遇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D.全球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资本扩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大企业纷纷转向更贫穷国家”“在国内或者跨国购买其他公司,以求做得更大”中可以看出,全球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资本扩张。所以答案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全球化的问题-5-7.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下列主张与上述言论观点相近的是A.“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B.“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C.“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D.“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道家思想愚民的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观点相近,故A正确。“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属于孟子的仁义思想,故B排除。“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也属于孟子善政思想,故C排除。“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属于韩非子法治思想,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道家思想8.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消失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依据材料所述为汉初的功臣多出自于平民,到东汉中兴是则主要是儒家知识分子,由此可见儒家知识分子的地位有所提升,结合所学西汉、东汉的选官制度均为察举制,所以A错误;推动-6-民间向学风气兴起的是唐的科举制,所以C错误;汉代都比较重视儒者,所以D不正确;汉初采用的道家思想休养生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所以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9.萧公权在评述某思想家时指出:“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朝廷官吏视为邪说,东林首领顾宪成亦斥其不守礼教,一任心裁。”该思想家应是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萧公权认为致良知的学说继承了孟子思想,具有打破传统思想权威的倾向,因为传统思想注重外在道德对人的束缚,而良知学说注重人的内心反省,因此朝廷官吏将其视为邪说,而致良知的学说,是王阳明最早提出的,C项正确。董仲舒的思想与良知学说不符,排除A。朱熹提出理学,与良知学说不符,排除B。黄宗羲属于明清进步思想家,提出反对君子专制,与良知学说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良知学说”“朝廷官吏视为邪说”等,运用所学知识即可知道答案。10.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谈到李贽时说:“他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材料中的‘环境’特指A.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加强B.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7-D.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题干“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大环境就是君主专制的强化,D项时间不对应,排除;BC两项是环境中的因素,但是不知主要的,其都包含在A项中。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影响1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以下能印证其观点的是①火药最早用于军事②指南针用于航海③活字印刷术的出现④发明淬火工艺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火药最早是在唐朝末年用于军事,而不是宋代,故①错误;宋朝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故②正确;北宋毕N发明活字印刷术,故③正确;西汉时冶铁业中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宋代的科技12.清代孙承择评价,“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8-已若显质之先人矣。”下列碑贴风格符合该观点的是A.《曹全碑》B.《颜勤礼碑》C.《古诗四帖》D.《兰亭序》【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奇峭端严”可知,所述碑文为楷书,《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曾祖父撰写的楷书碑文,与材料字体风格一致,故选B。《曹全碑》为汉代隶书作品,与材料所述字体特点不符,排除A;《古诗四帖》为草书字体,排除C;《兰亭序》为王羲之的行书佳作,排除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依据材料“奇峭端严”先判断出描述字体,而后结合图片上的字体特点做出相应的选择。13.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城。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B.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C.词、话本等文学体裁兴起D.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管理【答案】A【解析】-9-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是元朝,故选A;BCD都是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排除。14.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二者的共同点是A.重视智慧发展B.关注理性思考C.强调道德素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